<p class="ql-block">位于虹口港边、溧阳路上的1933老厂坊,起初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现代化屠宰场——上海工部局的宰牲场,老上海习惯叫它“杀牛公司”,解放后转为肉类加工厂。如今这座承载历史记忆的工业老厂房经过改造又重获生机,成为别具一格的创意园区。</p><p class="ql-block">幼时,我在附近的中小学就学,无数次从它身边经过,但始终未能进去瞅上一眼,今天终于有机会看个究竟了。</p> 工部局宰牲场旧影(来源:虹口档案馆) <p class="ql-block">这座工业建筑尽管经历了多次改制和功能转变,但建筑的外貌和结构基本维持原状,厚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牛道,处处都留下当年的印记。</p> 设计精巧的伞柱分八角形和四边形两种,带花纹装饰。 建筑布局独具匠心,为独特的“外方内圆”。外层是东南西北四栋建筑围成一个正方形,中间为一栋圆形建筑,彼此之间通过众多廊桥相连,形成一个整体。 这些廊桥宽窄不一、高低交错,好象迷宫一样,令人眼花缭乱。 <p class="ql-block">为了防止牲畜伤害工人,专门设计了特别狭窄的走道以及走道旁的盘旋楼梯,供员工需要逃生时使用。</p> <p class="ql-block">为牲口进屠宰场设计的牛道路面粗糙不平,具备防滑功能。</p> <p class="ql-block">在建筑物外立面上,圆形窗格密密麻麻地整齐排列,既美观,又便于通风。</p> <p class="ql-block">在90多年前,具有如此规模和格局的宰牲场,全球只有三座,但能完好保存至今的,唯有1933老场坊,所以,它也是虹口区历史遗址纪念地。</p> <p class="ql-block">距1933老厂坊咫尺之遥还有个半岛湾创意园。这里曾是上海电气集团旗下的辛克试验机厂,由多幢3-5层高的红砖建筑组成。</p> <p class="ql-block">面向哈尔滨路的那栋大被称为“哈尔滨大楼”,这座有近百年历史的美式建筑始建于1929年。</p> <p class="ql-block">整个园区依虹口港水系的沙泾港而建,沙泾港在这里优雅地转了个180°的大弯,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半岛湾。</p> <p class="ql-block">我是在虹口港边长大的,曾经的虹口港水质污染严重,尤其在退潮时,流过家门口的河水被两岸工厂排出的废水污水染得漆黑,为避河水散发出的阵阵臭味,有时不得紧闭家里的窗户。而今站在哈尔滨路桥上,清澈的河水能倒映出浦东东方明珠的倩影,的确是今非昔比。虹口港的蜕变,是“Better City, Better Life”的真实写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