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鲁迅纪念馆座落在鲁迅公园里,以前这个公园叫虹口公园,离我父母家的溧阳路清源里很近。小时候常在那里玩耍,中学时代还是公园南门进北门出,去东体育会路的新力中学上课,天天路过也没有关注过它。那时看到这个高大的白墙黑瓦建筑觉得与我无关,里面有什么也没曾想进去看看。虽然成年后阅读过鲁迅的小说,被“祥林嫂”、“阿Q”故事所感动,旅游时也去过绍兴的鲁迅故居,但家门口的鲁迅纪念馆却一直没进去参观。</p><p class="ql-block">退休后空暇时间多了可以走走看看,四月初时参观了吴淞口的“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见到上世纪30年代上海文化人的民族抗争,反映出强大的民族骨气,形成了那个年代独有的气节,不由萌生进一步了解鲁迅的念头。上周我来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鲁迅纪念馆,丰富的展览资料把我带入到那个遥远的年代,感受到曾经有过民族灾难的上海,面对强悍的外敌、柔弱的国度、腐败的政权、陋习的民风、积贫的社会…,以鲁迅为代表的文化人,以书刊、报纸、小说、绘画、集会等形式发出强烈的呐喊,唤醒了懵懂的国人,团结一致争取民族解放。重温那段历史,有不少感触。在参观中记录了一些历史资料,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p> <p class="ql-block">上海鲁迅纪念馆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甜爱路200号,占地面积4212平方米,建筑面积5043平方米,于1951年1月正式开放。</p><p class="ql-block">上海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名人纪念馆,同时管理鲁迅墓文物保护单位。上海鲁迅纪念馆以鲁迅故居、鲁迅墓、鲁迅纪念馆的生平陈列三位一体。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上海市红色旅游主要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1,公园里的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四月中旬的一个清晨,我来到鲁迅公园,再次瞻仰了公园里的鲁迅墓。</p> <p class="ql-block">然后来到了鲁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2,纪念馆底楼大厅</p><p class="ql-block">上午九点准时开门,迎来大批的中小学生,我也随后一起进入纪念馆大厅。</p> <p class="ql-block">大厅里的鲁迅纪念雕塑,还有各种纪念品制作、出售、服务柜台。</p> <p class="ql-block">3,首在立人</p><p class="ql-block">登上高高的纪念馆二层台阶,来到鲁迅纪念馆展厅。</p> <p class="ql-block">介绍鲁迅的核心思想,既建立人格独立、思想健康的新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鲁迅的祖父、父亲母亲。</p> <p class="ql-block">鲁迅的家人和朋友。</p> <p class="ql-block">家庭成员。</p> <p class="ql-block">人生知己。</p> <p class="ql-block">4,生命的路</p><p class="ql-block">少年时代的鲁迅,离开故乡绍兴到上海读书,到日本留学。</p> <p class="ql-block">回国后担任大学教师,各处讲学。</p> <p class="ql-block">5,画出国人的魂灵</p><p class="ql-block">学有所成的鲁迅擅长写作,也喜欢画画和木刻。</p> <p class="ql-block">也加入进步刊物的投稿。</p> <p class="ql-block">渐渐成为著名作家。</p> <p class="ql-block">6,精神界之战士</p><p class="ql-block">早年的鲁迅就追求救国救民真理,成为精神界战士。</p> <p class="ql-block">推崇秦汉碑刻与砖画像雕刻。</p> <p class="ql-block">也擅长书法与写作。</p> <p class="ql-block">并运用书店,传播创新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7,支持进步力量</p><p class="ql-block">正当国家遭受外敌入侵,鲁迅与进步友人的联系,推动国际舆论呼吁。</p> <p class="ql-block">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者建立联系。</p> <p class="ql-block">与宋庆龄、蔡元培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与陈独秀、李大钊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与被捕入狱的方志敏烈士通信。</p> <p class="ql-block">与张闻天、周恩来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印刷进步刊物《前哨》。</p> <p class="ql-block">8,人之子</p><p class="ql-block">深受中华民族文化滋养的鲁迅,成为时代思想的“哲人”</p> <p class="ql-block">艰苦日子让鲁迅患病。</p> <p class="ql-block">1936年10月19日鲁迅患病死亡,数日后的鲁迅葬礼上成千上万市民为他送行。</p> <p class="ql-block">当日各报刊杂志的报道。</p> <p class="ql-block">无数作品的留世。</p> <p class="ql-block">鲁迅思想,至今依然是中国人的精神财富与民族脊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