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延安-壶口-西安五日游

远离浆糊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选择乘高铁出游,自认为1500公里以内高铁与飞机耗时差不多,但高铁不仅比飞机舒适度高,而且延误的概率要低得多,沿途还可观光赏景。可谁知此行幸亏高铁摡率极低的因受强台风影响晚点了两个多小时,从而弥补了我因认知错侯粗心大意赶错车站差点误车的失误。</p> <p class="ql-block">  这张出票的火车行程信息提示,我只注意了车次、发车时间和车廂坐位,压根儿就没关注在哪个车站上车,在我的潜意识里乘高铁肯定是到高铁站(扬州东站)乘车,我和夫人还提前了40分钟到达扬州高铁站。进了候车大厅,滚动频上总不见G2225扬州至西安的车次显示,一问服务台才发现是在扬州站发车,扬州站在扬州最西端,一东一西两站相距17公里,公交车要开一个小时,驾车至少要半个小时,此时离准点发车时间仅剩约30分钟。正当我懊恼和焦急万分之时,一人主动来跟我讲,他是出租车司机,专为像我这样的粗心乘客提供紧急送站服务的。此时已不容我有任何犹豫,只问了一句,能不能保证我赶上车,他拍心口保证一定能,我虽半信半疑,但已别无选择。一路上出租车司机跟我讲每天都有像我这样的乘客跑错车站,赶不上车只得改签车次,他几乎天天送能赶到扬州站上车的乘客,他从网上查到,我这趟车因强台风已晚点,肯定能赶上。尽管如此,他还是顾及我的心情,一路风驰电掣超速行驶,不可思议的赶在准点发车前将我们送到扬州站。进了扬州站候车大厅,终于在滚动频上看到了列车的晚点信息,下午2点41分的火车一直到近5点才上车,到西安已是夜晚11点。</p> <p class="ql-block">  秦皇汉武来了都要低头,每个华夏子孙一生一定要来一次的地方,我是第二次来此祭拜</p><p class="ql-block"> 黄帝陵,古称“桥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距西安168公里的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p><p class="ql-block"> 景区主要包括黄帝陵园和轩辕庙两个景点。轩辕庙坐落于桥山东麓,始建于汉代,是供奉和祭祀轩辕黄帝的场所。庙前是入口龙祖广场,地面由5000多块天然河卵石铺砌而成,寓意黄帝率领先民们草创五千年悠久灿烂文明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  进入轩辕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黄帝手植柏,相传为黄帝亲手栽种,树龄达5000年,如今树高19.3米,下围11.6米,1998年被评为中华百棵名树之首,称之为“世界柏树之冠”。</p><p class="ql-block"> 岁月流转,这棵柏树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它的枝叶繁茂,树干粗壮,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圣地。这棵树伫立在华夏大地上,不仅代表了黄帝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风雨变迁,它不仅是一棵树,更是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不屈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20年前,我第一次来祭祀黄帝陵,在此树下留影</p> <p class="ql-block">  20年后,陪夫人重游此地</p> <p class="ql-block">  进入黄帝陵正中央的的第一座建筑就是“诚心亭”,历代帝王将相、墨客骚人,现代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同胞华侨、外籍华裔,谒拜黄帝时,先要在诚心亭整衣冠,备礼品,平静心情,消除杂念,满怀虔诚、崇敬之心,然后缓步进殿,顶礼膜拜,祭祀黄帝。</p> <p class="ql-block">  穿过诚心亭,迎面是碑亭,两者形式很相似,碑亭两侧有砖墙。目前,这里竖立着四块重要的石碑,分别是毛泽东亲笔题写的“祭黄帝陵文”碑、孙中山所作赞美黄帝功绩的一首词、邓小平题写的“炎黄子孙”碑、蒋介石题写的“黄帝陵”碑。</p> <p class="ql-block">  亭外东北不远处有江泽民的题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李鹏的题词“发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  轩辕庙人文初祖殿,正殿门楣匾额“人文初祖”,系国民党元老程潜手迹。大殿正中镶有木质壁龛,内嵌浮雕轩辕黄帝石像。</p> <p class="ql-block">  殿中央取“天圆地方”之意,矗立着黄帝的石刻浮雕像,造型生动,与轩辕殿氛围相协调。</p> <p class="ql-block">  穿过轩辕庙人文初祖殿,便来到祭祀大院,包括祭祀广场、三出阙、轩辕殿、角楼,建筑气势恢宏,每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在此举行。</p> <p class="ql-block">  黄帝陵祭亭-歇山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祭亭楹联曰:“奠华夏宏大业基始祖恩德泽万世;树炎黄浩然正气民族精神炳千秋;”“中华国脉承龙脉,黄帝英魂壮民魂。”亭内现立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石。陵园区周围设置红墙围护,东南侧为棂星门,两侧立有仿制的汉代石阙。陵园区内地铺青砖,显得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  20年前到此祭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华始祖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设计,建筑造型以5000年前“玉龙”为构思之源,寓意黄帝是龙的化身,中华民族是龙的子孙。建筑整体全部隐藏于地下,为覆土式建筑,总建筑2.2万平方米,室内展陈面积约7000平方米,于2019年3月30日落成,与黄帝陵文化园区的轩辕庙、黄帝陵共同构成黄帝陵景区地景文化,成为展示黄帝文化、弘扬爱国主义、传播民族精神的重要平台。</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华始祖堂”分为“黄帝文化”和“黄陵文化”两大板块,重点对黄帝传说、黄帝时代、黄帝功绩、黄帝崇拜、黄帝祭祀等七大方面进行展示,具有文化展示、文物陈列、旅游服务等多种功能。</p> <p class="ql-block">  重游延安</p><p class="ql-block">二十年岁月如梭</p><p class="ql-block">再次踏上这片炽热的厚土</p><p class="ql-block">宝塔山依旧巍峨</p><p class="ql-block">延河水潺潺流淌</p><p class="ql-block">光秃的黄土山坡</p><p class="ql-block">已披上葱郁的绿色盛装</p><p class="ql-block">杨家岭的碎石路还记得曾经的脚步</p><p class="ql-block">枣园的灯光依然明亮</p><p class="ql-block">二十年重游</p><p class="ql-block">延安已换上绚丽的新装</p> <p class="ql-block">  20年前因公来延安学习考察</p> <p class="ql-block">  今日自费重来延安</p> <p class="ql-block">  暮然回首,时间犹如杀猪刀,无情斩芳华,刀刀催人老</p> <p class="ql-block">  今日南泥湾</p> <p class="ql-block">  不忘初心</p> <p class="ql-block">  20年前来壶口瀑布是开着车直接停到壶口陕西这边岸边(河对面是山西)没有门票自由观壶口瀑布的壮观美景,穿的浅身裤子拍了几张照片就被冲上来夹着泥沙的黄河浪花打成了泥花裤,又上车换了一条深色裤子继续观景。那的黄河的水是混浊发黄的,此行在黄河壶口发现,黄河水已褪去黄色,清澈如镜,浪花打在身上已无泥沙污衣。多图对比足以证明这一重大可喜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黄河远上白云间,</p><p class="ql-block"> 一片孤城万仞山。 </p> <p class="ql-block"> 黄河落天走东海,</p><p class="ql-block"> 万里写入胸怀间。 </p> <p class="ql-block">  跟着黄河一起咆哮</p> <p class="ql-block">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p> <p class="ql-block">  愚又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p> <p class="ql-block">  黄河万里触山动,</p><p class="ql-block"> 盘涡毂转秦地雷。 </p> <p class="ql-block">  西岳峥嵘何壮哉!</p><p class="ql-block"> 黄河如丝天际来。 </p> <p class="ql-block"> 重游壶口</p><p class="ql-block"> 廿载流光转瞬匆,</p><p class="ql-block"> 重临壶口意难穷。</p><p class="ql-block"> 昔时壮岁今霜鬓,</p><p class="ql-block"> 往日浊波此碧穹。</p><p class="ql-block"> 浩浩涛声情更切,</p><p class="ql-block"> 悠悠岁月梦还同。</p><p class="ql-block"> 山川见证沧桑变,</p><p class="ql-block"> 黄河今日舞清风 。</p> <p class="ql-block">  骊山别名“绣岭”,位于中国西安市临潼区,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最高峰九龙峰海拔1302米,占地面积约316平方千米。骊山于2001年成立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占地面积23.59平方千米;2002年,骊山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骊山景区与华清池景区正式合并,成为华清宫景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西安市区的第一天行程上午华清宫,下午兵马佣,晚上大唐不夜城。骊山作为华清宫景区的一部分,导游先带我们乘骊山索道上山,每人收取60元索道费。华清宫过去来过,骊山是第一次上,原以为上山有什么可游玩的,可体验后才知道就是乘索道观骊山风光,上半山腰上的观景平台俯瞰华清宫,远眺西安城。</p> <p class="ql-block">  东看秦始皇陵</p> <p class="ql-block">  西看秦东陵</p> <p class="ql-block">  骊山索道观光来回20多钟,感觉有点失望。当然是否值得花这60元并耗时近半小时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如果对自然风光感兴趣,希望以轻松的方式欣赏骊山的美景,那么骊山索道是值得一试的。一可欣赏风景。可以俯瞰华清宫的壮丽景色,将青山绿水尽收眼底,领略壮阔与宁静交织的美,还能俯瞰整个临潼城区,视野非常广阔,让人陶醉其中。二是方便省力。可以轻松到达山顶,尤其对于体力有限或者时间紧张的游客来说是不错的选择。不过除了看景,确实没什么可游玩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华清宫是来西安旅游必到打卡之地,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华清路骊山脚下。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在此建立有离宫别院,属于皇家园林。它不但有温泉资源,还有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西安事变的故事等等。属于国家级五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唐宫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p> <p class="ql-block">  20年前来游华清宫从北门进,留影于九龙湖东北角,20年后从骊山索道下来就近从华清宫西门进,取景于九龙湖西南角。</p> <p class="ql-block">  夫人是第一次游华清官,我第二次游览此地,比她略熟一二,有点为之取景跟拍的资格。取景九龙湖,湖对面是华清宫北门(津阳门)因面渭津故名。乾隆本《临潼县志》:“宫倚山面渭,北向,以北门为正门,曰津阳门”。</p> <p class="ql-block">  温泉古源一号出水口(上)和二号出水口(下)--骊山温泉形成于二三百万年以前,已保留有数千年历史。温泉水来自地下的“常温层”,水温不受四季变化的影响,常年保持43℃。该泉水“与日月同流,无霄无旦,不盈不虚,将天地而齐固”,也被誉为“天下第一泉”。</p> <p class="ql-block">  建国后御汤遗址区的发掘与考古,见证了华清池因温泉而受历代帝王亲耐并建设享用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 先秦时期,秦始皇在骊山地区修建骊山汤,是为华清池的前身。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刘彻对秦骊山汤池及房舍进行大规模的修缮修理,使秦骊山汤池成为长安城东重要的离宫之一。公元583年,隋文帝杨坚,在骊山温泉修建屋宇,种植松柏千余株,并多次临幸骊山汤。公元619年,唐高祖在骊山汤畔修建了太元观。公元644年唐太宗大规模扩建,营建皇室楼阁,修理修缮温泉汤池,将宫苑发展到山腰之上,并赐名“汤泉宫”,格局初具模型。公元671年唐高宗改名温泉宫。747年唐玄宗在前代修建的基础上第二次大规模扩建,并将其更名为“华清宫”,华清宫正式建立。唐玄宗每年十月至次年春都留在华清宫,使华清宫除沐浴外还承担着祭祀朝贺、讲武狩猎、农垦耕种等功能和活动,华清宫实际上成为了有长安副都性质的温泉离宫。</p> <p class="ql-block">  “莲花汤”也称“御汤九龙殿”,建于唐天宝六载(747年),专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因汤池的平面呈莲花形,安装有莲花喷水出口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海棠汤,建于唐天宝六载(747年),因其形状酷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又因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专供贵妃沐浴而建。亦称“贵妃池”。</p> <p class="ql-block">  星辰汤是唐太宗李世民“汤泉宫”的文化遗存。建于公元644年,专供唐太宗李世民所用,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御用汤池。星辰汤离温泉水源最近,水质最好。</p> <p class="ql-block">  “太子汤”是专供太子们沐浴的场所。建于唐贞观十八年(644年),1982年发掘出土。系用砂石和青石混砌而成,长5.2米,宽2.77米,残深1.2米。池上殿宇为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的单层建筑。先后有李承乾、治、忠、弘、贤、显、旦、重俊、隆基、瑛等十位太子在此沐浴。</p> <p class="ql-block">  尚食汤,形制小,工艺简单。是供随行内侍官员的沐浴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贵妃出浴--“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唐代诗人白居易一首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描述了杨贵妃沐浴华清池的场景。数千年来,静静流淌的骊山温泉见证着古都长安的历史兴衰和时代变迁。</p> <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旧址区:五间厅</p><p class="ql-block"> 五间厅,即五间房子,为一排坐南面北的砖木结构平房,平面呈矩形,坐南朝北,总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1.16平方米。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和光绪西逃途经临潼时均下榻五间厅;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就发生于此。</p> <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蒋介石沐浴池</p> <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周恩来沐浴池</p> <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五间厅作为蒋介石的下榻之处,受到了陕西地方当局的保护,当时在五间厅砖墙和玻璃窗上留下的弹孔,也被原样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 华清池观游随感</p><p class="ql-block"> 踏入华清池,仿佛穿越回盛唐的繁华旧梦。雕梁画栋间,仍萦绕着“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诗意遐想,那曾是帝王与宠妃尽享人间温柔的所在。</p><p class="ql-block"> 然而,当目光掠过斑驳的汤池遗迹,心中难免泛起感慨。帝王专属的“九龙汤”,不过是一方青石砌就的浅池,虽因“御用水源”被赋予尊贵象征,却无现代洗浴的便捷设施;杨贵妃的“海棠汤”,纵使造型精巧如海棠初绽,也只能依赖人工舀水注汤,哪有如今花洒喷淋的畅快淋漓?即便是唐代最奢华的沐浴场景,也不过是一汪温水、半壁石栏,远不及家中浴室的恒温热水、智能设备来得舒适自在。</p><p class="ql-block"> 但换个角度思索,这些看似简陋的汤池,承载的却是古代皇家的特权和地位。华清池的每一块砖石、每一道水波,都镌刻着封建等级制度的深刻烙印——帝王嫔妃的“汤”是特权象征,平民百姓连靠近温泉的资格都没有。而如今,普通百姓家中的洗浴空间,不仅是满足生活需求的场所,更体现着平等、舒适、个性化的现代生活理念。这跨越千年的变迁,折射出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p> <p class="ql-block">  秦兵马俑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五A级旅游景区,他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陪葬品,一支规模宏大的兵团潜伏地下千年,发掘出来后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  踏入秦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时,眼前的景象让我瞬间失语——不是因为千军万马的震撼,而是层层叠叠的游客浪潮,几乎要将那片沉眠千年的军阵淹没。站在一号坑观景台边缘,栏杆外的人群如凝固的海浪,遮阳伞、自拍杆、导游旗在人头上攒动成一片五彩的林。游客们的惊叹声、相机快门声、讲解员的扩音喇叭声,混响成一场现代与古代的奇妙对白。</p> <p class="ql-block">  沉默的军阵与喧嚣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这些沉默的陶俑,早已在时光深处,将千言万语化作了永恒的军姿。或许我们该放慢脚步,让喧嚣退潮,听听泥土里埋藏的心跳——那是一个王朝的背影。</p> <p class="ql-block">  夜游大唐不夜城</p> <p class="ql-block">  大唐不夜城,位于西安市雁塔区的大雁塔脚下,北起大雁塔南广场,南至唐城墙遗址,东起慈恩东路,西至慈恩西路,街区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500米,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是沉浸式、多功能的盛唐文化智慧街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盛唐文化为背景的大型仿唐建筑群步行街,以及西安当地著名的休闲娱乐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  西安游第二天:大、小雁塔、西安博物馆、回民街、钟鼓楼、乘高铁返回</p><p class="ql-block"> 大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雁塔区的大慈恩寺内,又名大慈恩寺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是西安城内所保留的重要唐代建筑之一,也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大雁塔共七层,高64.517米,塔基高4.2米,南北约48.7米,东西45.7米,用于供奉玄奘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p> <p class="ql-block">  西安博物院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72号。总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由博物馆、唐荐福寺遗址、小雁塔三部分组成,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园林休闲为一体的城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小雁塔又称荐福寺塔,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西安博物院内,是中国早期密檐式塔的代表作,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小雁塔初为15级密檐砖塔,后经多次地震损坏,又多次整修,现存13层,高43.38米。​小雁塔与大雁塔的区别:小雁塔位于荐福寺内,大雁塔位于大慈恩寺内;小雁塔是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p> <p class="ql-block">  西安外国游客比国内其它城市明显要多</p> <p class="ql-block">  西安博物馆有十多件镇馆之宝让我惊呀,如隋代开皇四年董钦造鎏金弥陀佛像、秦代玉高足杯、唐代三彩腾空马、勾连云雷大鼎、永盂、鎏金走龙、三彩凤首壶、鎏金羊型铜灯、鎏金凤鸟铜锺、金背瑞兽葡萄镜、蓝釉点彩驮骡、唐仕女俑、史君墓石椁和新莽九鼎。</p><p class="ql-block"> 镇馆之宝之一:唐代三彩腾空马,讲解员不介绍,根本想像不到唐三彩也能成为一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此马1966年出土于西安市莲湖区西安制药厂唐墓,高38厘米、长52厘米。由骑手和飞奔的悍马两部分组成,骑手为胡人少年,端坐在马背上,形象生动,展现了唐代高超的雕塑艺术。</p> <p class="ql-block">  此行西安游最后一站--回民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钟楼向西100多米 ,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回民街是街区内多条街道的统称,包括北院门、北广济街、西羊市、大皮院等。街区内有大小形态各异,年代不一的10座清真寺。现存年代最早的化觉巷清真大寺,以及中国三大城隍庙之一的西安都城隍庙都在区内。</p> <p class="ql-block">  由于下午3点10分要乘高铁返回,回民街只能走马观花一小段感受一下,钟鼓楼根本来不及逛,留着下次吧。单位有位米姓西安同事在朋友圈看到我在西安旅游,打电话给我想要他西安家人陪同接待我,因跟团活动不方便,时间又紧被我婉言谢拒。看到这西安名吃“老米家泡馍”,顿感有缘,点了一份泡馍一份字典里也查不到字的PingPihg面,也算是打卡一下西安小吃结束此趟西安之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