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安阳殷墟文化</p><p class="ql-block">殷墟位于河南安阳,是商朝晚期(约前1300—前1046年)都城遗址,中国首个文献可考的都城。以甲骨文闻名,出土15万片占卜刻辞,证实商王世系,奠定汉字源头。青铜器代表后母戊鼎、妇好鸮尊展现高超工艺,礼器象征神权政治。宫殿、王陵及殉葬制度反映等级社会,妇好墓印证女性贵族地位。其发现推翻“商朝传说论”,2006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华文明探源核心实证。</p> <p class="ql-block">商定旅行路线</p> <p class="ql-block">研究象形文字</p> <p class="ql-block">龙凤象形文字</p> <p class="ql-block"> 殷墟文化是中国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前1046年)的重要考古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殷墟为盘庚迁殷后的都城,历经8代12王,持续约273年,直至商纣王被周所灭。19世纪末,甲骨作为“龙骨”被偶然发现,后经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等学者鉴定为商代文字。甲骨文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p><p class="ql-block"> 殷墟出土了司母戊鼎(后称后母戊鼎)、妇好鸮尊等青铜重器,展现了高超的范铸技术和纹饰艺术。</p><p class="ql-block"> 妇好墓保存完好的贵族墓,出土1928件随葬品,印证了女性贵族的特殊地位。</p><p class="ql-block"> 20世纪初由董作宾、李济等学者系统发掘,确认殷墟为商代晚期都城。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持续考古工作不断揭示新发现。殷墟文化不仅是中国早期文明的缩影,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其研究持续推动着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后勤保障部</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青年洞</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是19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历时十年在太行山腰修建的“人工天河”,总渠系1500公里,削平千余山头,凿通211个隧洞,引浊漳河水入林。工程彻底解决当地缺水问题,灌溉54万亩农田,粮食产量翻番,孕育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被周恩来誉为“新中国奇迹”。现为国家5A级景区,年均接待游客超2100万人次,成为红色教育基地与经济振兴支柱,彰显中华民族奋斗精神。</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巍巍太行山</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p> <p class="ql-block">天河风光</p> <p class="ql-block">劈开太行山</p> <p class="ql-block">团结洞</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青年洞</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太行屋脊</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屋脊(太行屋脊)位于河南林州市石板岩镇,是南太行林虑山国家4A级景区,总面积30平方公里,与红旗渠、王相岩等共同构成太行大峡谷风光带。其主峰海拔1736米,以嶂石岩地貌为特色,涵盖前震旦纪至奥陶纪四类地质年代,拥有河谷、山顶等多样景观,圣水泉终年不竭,植被覆盖率达95%,负氧离子含量高,被誉为“天然氧吧”。景区集雄、奇、险、秀于一体,含亚洲第一堆石大坝、太行平湖(刘秀湖)、悬潭栈道等核心景点,兼具东汉光武帝避难、明代炼丹、八路军储粮等人文遗迹。是融合自然生态、地质研学与红色文化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下榻宾馆</p> <p class="ql-block">醉美西太行</p> <p class="ql-block">酒店掼蛋比赛</p> <p class="ql-block">壁挂公路</p> <p class="ql-block">郭亮绝壁长廊</p> <p class="ql-block">郭亮村绝壁长廊位于河南省辉县太行山腹地,是1972年由13位村民历时五年手工凿通的悬崖隧道。全长1250米,高4-5米,宽5米,横穿110米高的绝壁,共开凿35个天窗用于清渣与采光,现为观景台。工程消耗12吨钢钎、4000把铁锤,村民王怀堂等献出生命,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长廊取代了720级险峻“天梯”,彻底改变郭亮村闭塞命运,使其从贫困山村发展为4A级景区(万仙山景区),年均吸引超2100万游客。此地因《举起手来》等60余部影视作品取景闻名,成为“中国第一影视村”,并凝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象征人力与自然博弈的壮举。</p> <p class="ql-block">郭亮村天梯</p> <p class="ql-block">郭亮村</p> <p class="ql-block">王莽岭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是太行山南段最高峰,主峰海拔1700余米,因西汉王莽追击刘秀得名。景区以险峻地貌著称,集云海、日出、奇峰、挂壁公路、红岩大峡谷等自然奇观于一体,被誉为“太行至尊”。其地质构造涵盖太古宙至新生代地层,形成“四世同堂”的独特景观,现为国家4A级景区、地质公园及森林公园。锡崖沟挂壁公路由村民历时30年凿通,全长7.5公里,被誉为“中国筑路史奇迹”,并入选“新中国60大地标”。这里夏季清凉宜人(均温22℃),冬季银装素裹,雾凇冰挂媲美长白山,兼具生态与人文价值,是《太行山上》歌词原创地及红色文化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聊城古城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始建于北宋(1070年),以“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的独特格局闻名,被6.3平方公里的东昌湖环绕,形如凤凰,故称“凤凰城”或“江北水城”。古城核心光岳楼为明代全木结构楼阁,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见证明清漕运繁荣,曾为京杭大运河九大商埠之一,被誉为“江北一都会”。城内保留山陕会馆、海源阁等历史建筑,以及九街十八巷的棋盘式布局,展现传统民居白墙灰瓦风貌。虽历经拆建争议,仍以“天圆地方”水城景观、运河文化及光影夜秀等成为4A级景区,融合历史底蕴与现代文旅活力。</p> <p class="ql-block">石板岩景区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太行大峡谷内,以独特的石板房民居和壮美自然景观闻名。这里的房屋依山而建,屋顶、墙体均用天然石板堆砌,与峡谷山水浑然一体,形成“石梯、石楼、石板房”的独特风貌。景区涵盖桃花谷、王相岩、太极冰山等核心景点,其中桃花谷以三九寒冬桃花开、飞瀑叠潭著称,王相岩则因商代武丁与傅说隐居史迹被誉为“太行之魂”。石板岩镇还因绝佳的写生环境被列为“中国画谷”,高家台村更是“中国画家村”,吸引无数艺术创作者。作为国家4A级景区和全国特色小镇,其嶂石岩地貌、高负氧离子生态及人文历史交融,成为兼具自然奇观与文化魅力的旅游胜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