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至25日,我和老伴由河南平顶山乘高铁出发,再由湖北襄阳市至麻城市,开始了为期5天的探访战友之旅。这次探访之旅原定五站(襄阳——麻城——罗田——蕲春——庐山)。探访之旅有三个日程:一是拜访看望老排长老战友;二是将自己撰写的记述部队生活的《青春,在八一军旗下绽放!》\《男兵女兵我领班》\《老战友相会,追寻青春韶华的足迹》等美篇书送给战友们;三是寻古采风,为续写战友情寻觅新的素材。后因事仅到了三站(麻城——罗田——蕲春),但其目的基本如愿以偿。 <h5><b>从左至右:秦立建 薛春海 梅占营 洪双明 陈丙奇 凌峰(除梅占营外,其余为七\八十年代老照片)</b></h5> <h5><b>从左至右:洪双明 陈丙奇 秦立建 薛春海 梅占营 凌峰</b></h5> 在麻城探访的战友中,有1972年入伍的秦立建,同年入伍在麻城县中队服役的梅占营;还有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入伍战友洪双明\陈炳奇\凌峰等。所到之处,受到了战友们的热情接待和欢迎! 4月21日下午6时30分,我和老伴从襄阳到达麻城市高铁站,由战友梅占营安排接至下榻处。第二天,原准备赴麻城龟峰山观赏万亩杜鹃花,但由于天气原因,由战友洪双明驾车并导游,改道麻城市乘马岗乡——黄麻起义策源地,中国第一将军乡。<br> “三条半枪闹革命,二十六将出乘马”。在革命战争年代,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有2万多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册烈士5938人,孕育了大将王树声、上将陈再道、王宏坤等33位将军和88位省军级领导,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乡”和“中国第一烈士乡”。<br> <h5><b>薛春海在第一将军乡留影</b></h5> <h5><b>从左至右:陈丙奇 薛春海 洪双明在第一将军乡留影</b></h5> 清风拂面,思绪翻滚。战友双明熟练地驾驶着如燕的小轿车,在大别山崇山峻岭中的旋转穿梭,我的思绪也随着一阵阵颠簸荡漾,穿越到了那兵荒马乱\战火熊熊的民国时代,想起了我那“壮志未酬身先捷,雄才未展赴黄泉”\迷雾重重的爷爷。<br> “你爷爷是个好人,和村上人相处得很好。”有人说他是“土匪头儿”,有人说他是“匪营长”。但究竟是啥,村上的人都摸不着底儿。“只知道他脾气很好,说话从不大声,对人很和蔼,爱帮助贫困的人。”“兔子不吃窝边草。他每次从外面回到村里,总是不声不响的,从不惊扰邻居和乡亲们。”<br> <h5><b>薛春海和老伴在三条半枪纪念馆留影</b></h5> <h5><b>薛春海和洪双明(右)在三条半枪纪念馆留影</b></h5> 1980年代,我曾到河南洛阳市纱厂,走访过一位退休老人。他是我家隔墙邻居,与我爷爷同辈。他与我面对面坐在小板凳上,他的声音低沉且缓慢,好似回到了那个千疮百孔\惊人心肺的黑暗年代。<br> “民国十五年(1926)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你爷爷从南边(新县)偷偷潜回家中,就躲藏在你家的红薯窖里。你爷爷很幽默,放了个屁还笑着说,烟暖房屁暖床。那次回来,他说‘要拉杆子,带村上的年轻人一起出去打游击’。”<br> <h5><b>薛春海和老伴在三条半枪纪念碑前留影</b></h5> 天黑做贼天,风大杀人夜。 “不知咋地走漏了风声,天刚麻麻亮,从县衙来一大帮持枪荷弹全副武装人,团团围住了你家,就连我家与你家狭窄的过道里都挤满了人。你爷爷头脑机灵,行动敏捷。他闻悉外面有响动声音,嗖地一声蹿出地窖,拔出盒子枪就往外冲。可人家来的人多呀,你爷爷刚打开房门,就被几个黑衣人摁倒捆绑起来,一阵风地带走了……”<br> 我一直很纳闷并深深地寻思:爷爷到底是打家劫舍的“土匪”呢?还是穷则思变“打土豪分田地”的“赤匪”呢?至今是个谜,恐怕永远都是个不解之迷!<br> <h5><b>从左至右:洪双明 薛春海 陈丙奇在王树声纪念馆留影</b></h5> 在第一将军乡乘马岗乡,新洲战友陈丙奇应约驾车与我们相聚。丙奇1978年入伍,1982年退伍回乡,原是警通排警卫班警卫员。我俩住在一栋楼上,我在二楼单身宿舍,他们班住一楼右侧一个通房子里。他退伍时,是我给他办的手续。2016年黄州战友会,他因事未能参加;退伍至今有四十多年未见面了,特别惦念他。战友丙奇是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人,他从不人云亦云,遇事儿总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例如“打喵喵”的时候,他曾质疑说:一种合格疫苗研制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怎么能几十天就研制出一种疫苗呢?既然是“合格”疫苗,怎么没有批准文号呢?为什么有的地方打喵喵,还要奖励钱,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这些年来,丙奇变化大不大,还是当年那样性格直爽\英气勃勃的模样吗?鉴此,这次赴第二故乡探望战友,特约他从一百多里外的武汉市新洲到黄冈市麻城相见。<br> 我们先后参观了“三条半枪”纪念馆\麻城家风馆\乘马会馆革命纪念馆\王树声故居等景点。<br> <h5><b>陈丙奇(左)和薛春海</b><b style="color: inherit;">在王树声纪念馆前留影</b></h5> <h5><b>洪双明和陈丙奇(右)在王树声纪念馆留影</b></h5> 在民间,传颂着王树声大义灭亲,三条半枪闹革命的故事。王树声的亲舅爹丁枕鱼,是当时乘马岗有名的土豪劣绅,曾带人打砸农民协会,被当地农民称为“麻城北乡一只虎”。<br>1926年12月20日,在当时的乘马岗区第二乡农民协会,21岁的王树声把桌子一拍,斩钉截铁地说:“今晚就捉丁枕鱼!”6岁丧父9岁丧母,被奶奶拉扯大的王树声,平日里没少受这位舅爹的接济。后半夜,王树声带领着农民来到丁枕鱼家抓他。丁枕鱼恶狠狠地说:“好你个王树声,我可是你亲舅爹啊!”<br> “亲舅爹也不能破坏革命!”王树声和农民一起,把丁枕鱼五花大绑送到县城关押。<br> 1927年4月,丁枕鱼之子丁岳平等纠集反动民团和红枪会匪徒上万人进攻麻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麻城惨案”。王树声只身前往武昌求援,迅速平息了暴乱。<br> 随后,麻城共产党组织建立了农民自卫军,他们借来4支步枪,其中1支枪管被打爆,自卫军锯掉半截枪管继续使用。自此,王树声等人靠“三支半枪”起家,率一杆农民踏上了武装斗争的革命之路。<br>......<br> <h5><b>薛春海在乘马会馆革命纪念馆留影</b></h5> <h5><b>薛春海在乘马会馆革命纪念馆和小朋友留影</b></h5> 参观游览结束,已近中午十二点钟,该返程就餐了。恰在此时,战友秦立建在麻城市某饭店打电话联系。<br> 秦立建,1972年入伍,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参谋\代理连长\参谋\军事科长\人武部部长。真可谓千锤百炼,炉火纯青。后转业麻城市任副市长,在人大副主任任上退休。<br> <h5><b>从左至右:薛春海夫妇 秦立建夫妇 凌峰与未婚妻 梅占营夫妇(除梅占营夫妇外,其余为1980年代老照片)</b></h5> <h5><b>从左至右:秦立建夫妇 薛春海夫妇 凌峰夫妇合影</b></h5> <h5><b>从左至右:梅占营夫妇 薛春海夫妇 秦立建夫妇合影</b></h5> <h5><b>从左至右:薛春海夫妇 秦立建夫妇合影</b></h5> <h5><b>从左至右:薛春海夫妇 凌峰夫妇合影</b></h5> <h5><b>从左至右:薛春海夫妇 梅占营夫妇合影</b></h5> <p class="ql-block"> 我1975年入伍,与老秦一起工作多年,一直视其为兄长师长。在连队当通信员的时候,他是七班班长;一年后,我调分区机关当打字员(班长),他被提升为排长;我提干任司务长\保密员的时候,他调到分区司令部作训科当参谋;接着机构改革,我俩合并到一个科(参谋科),他是作战参谋,我是军务参谋。老秦高大威武,气宇昂然,办事稳妥,军技特强。当排长时,他曾带6人组成的代表队,代表军分区参加了湖北省军区组织的5公里团体武装越野、54式手枪精度射击、54式手枪速度射击、56式半自动步枪精度射击等四项军事比赛。赛后获得5公里武装越野团体第一名,54式手枪速度射击团体第一名,四项军事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其本人获得54式手枪速度射击第一名,54式手枪精度射击第二名。当参谋期间,无论是“想定作业”,还是绘制“进攻作战图”或“防御作战图”,老秦都是军分区机关的独树一帜的“王牌参谋”。</p> <h5><b>从左至右:文刚 梅占营 余新民 薛春海 秦立建 徐泽耀 贞车华合影(文\梅\余\徐\车为麻城县中队战友)</b></h5> <h5><b>从左至右:凌峰妻子 秦立建妻子 薛春海妻子合影</b></h5> <h5><b>从左至右:洪双明 凌峰妻子 陈丙奇 秦立建妻子 秦立建 薛春海妻子 凌峰 薛春海 梅占营合影</b></h5> 老秦已年过七旬,腰不弯背不驼,精神矍铄,谈笑风生,仍不失新老战友中的佼佼者,是战友们养生健体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