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区木兰云雾山的锦鲤土司城

堡上老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武汉黄陂区蔡店有个锦鲤沟,锦鲤沟里有个土司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传,土家族地区的两大土司施南土司下属的忠峒土司第十七代土司王在清朝雍正年间从鄂西恩施州宣恩县迁至在鄂东黄陂区蔡店街道,经过近300年的发展变迁,拥有大量的土家山寨,就是现在的锦鲤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里的土家族已经与民族大家庭融合在一起。景点的土家山寨也是在修建景点时打造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景点大概有三个特色,春天三月赏樱花,看土家山寨,亮点应该就是每天两场的土家歌舞表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去时花期已过,土家山寨也只是现代仿品,只好冲着歌舞去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旅游淡季,连周末也不是,景区内游人稀少,想找个工作人员问问也是难事儿,游人这么少,那土家歌舞会演给白地儿看?信心极为不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终于打听到了,这里的歌舞除周一罢演休息,其他时间照常演出,本来已经从那没啥流水的所谓峡谷走出来了。不甘心,又咨询了才游过此地山水,坚定了信心,知道走到土司城也没多远,避免了踩坑,又步行沿公路进山去土司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区萧索,那所谓的一湖水也是死水一潭,没啥好欣赏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山水说,上山的盘山公路可以从小路走捷径,一开始就试着走了一个,谁知道上去后往下几乎是绝壁而且还荆棘丛生,根本下不去,只好原路返回,老老实实顺着公路走,后来走了两个近路,原来那所谓的捷径是看得见的,很短,只有从樱花林里穿过的比较长。不一会儿就进了土司城的牌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样就避了几个坑,按景点勾画,上山要么坐车(单程15),要么顺着峡谷坐小火车(38,可能是单程),再乘步道电梯(10)上山,再加上80元的门票,真的有点儿贵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走累了,刚好有个饭店招徕吃饭,就在土司城的门口,连片的饭店就她一家营业,小楼、凉亭,背阳面对茶园,凉风习习,目视四方,细品绿茶等饭,好不惬意,这是在这景点中最享受的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菜品价格偏高,就选了两个便宜的菜,青椒肉丝38、烧青菜20,5元米饭随意吃。也没有要汤,就喝茶吧,免费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时辰,饭菜上来了,分量很足,要是能要两个半份就好了。照顾一下生意吧,说不定就我们两个客人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店家也在用餐,我们边吃边攀谈,他们也看出了我们是退休自驾的身份,也照例是鼓动我们多走走看看玩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一会儿,女老板又领回了两波客人,二十多个,人多好点菜,看看人家出手比我们阔绰多了,特色菜,上起来!那,我俩就先撤吧,省得眼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土司城,一看就是才建的,工人们还在打造露天大剧场。剧场后,半山坡上一座孤城,土司要真在这儿住,能统治谁?要是现存的真有土司城,也应该是在深山老林里,与大片的吊脚楼连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也就是一个椅子圈形的三层木楼,一个工作人员也没有,两波五个游客,三个女子在互拍,还有我们两个。真的冷冷清清,上得二楼,是土家风情展,挂了织毯,摆了织布机子,和好多线,室内有一股年代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楼后,看到一个小楼儿,底层开阔成舞台,围了一圈凳起来的木板,知道这就是演出地,还不放心,又连线山水印证了一下才作罢。不一会儿,见到一车来维修的工人,又问起演出的事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确定无疑,周一休息,其他时间都演出!啥时间开始?可能是一点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才十二点多,我们就把上上下下看懂的看不懂的拍了个遍,人家那三个女子不知道啥时候也撤了,只有我俩坐在“剧场里”(除了这里实在找不到坐的地儿),和修厕所的工人有一答没一答地聊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点半了,也没个人儿,游客没游客,演员没演员,……哦,那应该是两点半,等着吧,只要不是星期一,一定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正在似睡非睡中,突然闯进来一哨人马,热闹动惊,是我们在饭店遇到的那些人吧。我马上回过神儿来,确定了我们的顶台的座儿。再看看手机,两点十分了,唉!还是人家攻略做的好,我还热线了山水的技术支持呢,不然更是被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又听见过来一辆车,接着就是一群艳丽的“俊男靓女”,个个衣着鲜艳,浓妆艳抹,嘻嘻哈哈地从侧门入了小楼,接着舞台上的大屏幕伴着音响吵闹起来,一遍又一遍的播放着锦鲤沟最美的图景,你也不能说有假,那些地方我们刚刚走,过滤器,但你得佩服人家拍的真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演出了足足半个小时。歌舞热辣,伴奏震天,假唱毫不掩饰,本来人家就是跳舞的嘛!与观众互动频繁,大致表现了这里土家族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突出了一个历史事件——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土家人真的热情,迎客离不了三大碗酒。在表演迎客舞时,真的给游客敬上香飘满场儿的米酒,要不是开着车哩,真想尝尝味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节目的高潮是抛绣球招亲。烘托的很热闹,满场的奔走着迎亲队伍,这十四个演员真能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散场了,走到土司城外坐景交车,四分钟就给拉到了停车场,车跑的真快,路程也确实近,单程15。往返15就算不厚道。湖北的景点真的偏贵。也可能与人家经济发达有关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补记:我就知道口笨笔拙描写不出演出的场景,所以我很认真地全程录像。好的东西总是留到最后分享。唉!在我编辑《湖北周巷》时误删了这土家族的表演。我回来后也一眼没看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悄悄下载了山水用手机录的片段弥补一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去武汉时拐这里补录一次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改土归流,就是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狭义上指清朝雍正时期在西南滇、黔、桂、川、湘、鄂6省实行的废除土司制度,设立流官治理的改革。</p><p class="ql-block">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地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p><p class="ql-block">改士归流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打破了原有土司制度“蛮不出响,汉不入境”的民族禁簡,推动了民族融合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治理》版图开拓与巩固的重要政策。</p> <p class="ql-block">改土归流,就是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狭义上指清朝雍正时期在西南滇、黔、桂、川、湘、鄂6省实行的废除土司制度,设立流官治理的改革。</p><p class="ql-block">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地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p><p class="ql-block">改士归流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打破了原有土司制度“蛮不出响,汉不入境”的民族禁簡,推动了民族融合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治理》版图开拓与巩固的重要政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