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广济桥

采文

<p class="ql-block"><b>  2025年4月17日13时许,按照行程安排,我们一行人在潮州古城游览,当登上七城门之首的广济门城楼时,顿感眼前一亮,原来广济桥就在隔道之处,居高临下观赏广济桥,宛若一条巨龙横卧在韩江之上。几分钟后,我下城楼踏桥观赏。</b></p> <p class="ql-block"><b>  随着川流不息的游人,我走在这座古老的桥上,顷刻间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步入了历史画卷之中。那打磨光滑的石板路,形态各异的桥墩,美伦美奂的桥亭,还有桥上的牌坊,这一切都像是一部史书,镌刻着千百年来的悠悠岁月,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桥墩是广济桥的脊梁,不仅数量多,而且各具特色,每一座仿佛都是历经沧桑的老者,用坚定的身躯支撑着古桥的重量,历经风雨侵蚀、洪水冲刷,依然屹立不倒,恰是守护着潮州久远的历史和文化。</b></p><p class="ql-block"><b> 由于广济桥是启闭式桥,桥墩的重要作用还在于为浮桥连接提供固定点。桥墩的五棱船型和六棱船型排列有序,富有变化,与韩江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形成独特的风景线。</b></p> <p class="ql-block"><b>  广济桥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绝美风姿的桥亭,一座连一座的桥亭,以其独特雅致的韵味吸引着无数游人驻足观赏拍照。每座桥亭都有着好听的名字,诸如:凌云、得月、小蓬莱等等,仅是这些名字,就让人产生联想,也成为一幅美丽动人的风景线。</b></p><p class="ql-block"><b> 这些桥亭中的顶部都覆盖着青灰的瓦片,古朴中透着一种庄重。亭柱上雕刻着精美画案,有龙凤呈祥、花鸟鱼虫、彩蝶飞舞等等,每一处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让人不禁赞叹其工艺的精湛。</b></p><p class="ql-block"><b> 当时的天气是烈日炎炎,热浪袭人,高达32°度,我们一行人在一桥亭内小憩。近观,桥下流水潺潺,碧波荡漾。我们几位谈笑风生,一种惬意油然而生。远眺,桥对面广济楼巍峨耸立,飞檐斗拱,气势恢宏,与广济桥遥相辉映,宛如一对忠诚的守护者,见证着潮州城的沧桑巨变。</b></p> <p class="ql-block"><b>  行进中不知不觉来到了奇特的浮桥,这时只见十八只木船连接东西,随着微微晃动,似在轻舞。船空儿下面的江水,有多种鱼儿在游弋,煞是好看。江风拂过,带来一丝丝凉意,风中夹杂着历史的回响。遥想当年这些舟楫往来,商贾云集,热闹非凡,那声声的吆喝,匆匆的脚步,仿佛就在眼前。如今虽繁华已逝,但那份历史的韵味却越发醇厚,如同一壶老酒,越品越香。</b></p><p class="ql-block"><b> 广济桥上的“朝开暮锁”也是所有游人关注的。据导游讲,这里每日上演独特奇观,即傍晚浮桥断开,供船只通行,清晨又重新锁闭,让行人通行,这一开一合之间,融会了实用功能与诗情画意。</b></p> <p class="ql-block"><b>  走过浮桥,便看到了广济桥上唯一的一座牌坊,上刻四个大字,“民不能忘”。这座牌坊是为了纪念清道光年间潮州知府刘浔和分司吴均,在洪水泛滥后接力修复广济桥的功绩而建,牌坊上刻有“为清道光太守刘浔分司吴均建”的字样。这座牌坊不仅记录了一段历史,也激励后人铭记先人的丰功伟绩。</b></p> <p class="ql-block"><b>  回望广济桥我在想,桥下的韩江名字是由何而来呢?经过询问得知,韩江古称“鳄溪”,唐代时韩愈被贬到潮州,多年以后,他施实的驱鳄兴学、大力治水等举措影响深远,当地人为了纪念他,而将这条河流取名为韩江,至今潮州仍保留着韩文公祠作为纪念。</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