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樹熊(音譯為"考拉")的故事

Jimmy Ng

先看一下"標準像",樹袋熊(音譯考拉)是這類動物的學名,因為它們是有袋類.(香港譯作樹熊,新加坡、臺灣譯作無尾熊),是澳大利亞特有的有袋類動物,在世界上僅分佈在澳大利亞的東部昆士蘭州、新南威爾士、南澳和維多利亞地區低海拔、不密集的桉樹林中。它是有尾巴的,但是那屬是尾椎殘餘,只有約3.5公分長,經過漫長的歲月已經退化成一個“座墊”, 因而能長時間舒適地坐在樹上。 樹袋熊身體長約70-80公分左右,性情溫馴、喜歡獨居,有一身又厚又軟的濃密灰褐色短毛,胸部、腹部、四肢內側和內耳皮毛呈白色,生有一對大耳朵,耳有茸毛,鼻子裸露且扁平,表情是兩個字 : 呆萌. 雖然呆郤十分可愛,因此前些年也担任過人類的寵物. 以桉樹葉和嫩枝為食,因為樹袋熊從桉樹葉中得到了足夠的水分,因此,一般很少飲水。這和它的生活環境有關,它的棲息地澳大利亞森林,大多是桉樹所組成的,使得樹袋熊可取得的食物僅限於桉樹樹葉。由於,桉樹樹葉十分的粗糙,纖維相當堅硬,營養極少,因此,樹袋熊每天都必須不停食用並咀嚼上百萬次才能攝取到足夠的營養。 這是我們居住的布里斯班,市內有一處著名的"龍柏動物園",也稱為樹熊動物園.因為此處以樹熊為"鎮園之寶",英女王來訪時曾專程到過這里.布里斯班雖然有幾百萬人口,但市內仍散佈著許多小的樹林和湖泊,空氣質量極佳.有桉樹的地方就可能有樹熊在夜間出没,它們過馬路的速度很慢,又不容易被發現.因此可能被夜間高速行駛的汽車撞死. 市政當局專門為"樹熊過馬路"修建的橋洞,方便它們在夜間安全過路.我們眼看著這座橋洞完工,郤不知這橋洞有什麼用途.後來到附近的樹熊中心參觀,聽到工作人員宣講"如何保護動物"時,才明白事情的原委. 樹袋熊屬於夜行性動物,身體新陳代謝較慢,每日需睡眠17至20小時。清醒的時候大部分時間用來進食。它是非群居動物,個體之間的社交行為極少,平均每天只有15分鐘。 樹熊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幫助和愛護它們. 再見!多謝觀賞.<br><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