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四月,春暧花开,阳光明媚,在这美丽的季节,欢乐群组织了去徽州三天的自由行,23日我们到了徽州,第一站是游览徽州古城。</p><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布局典雅,古桥、古塔、古街、古巷、古坝、古牌坊交织着古朴的气息,犹如一座气势恢弘的历史博物馆。拥有徽州府衙、许国石坊、城墙、徽园、陶行知纪念馆、斗山街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先来张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第一眼看到的是无数的大型红灯笼装饰在城墙上,为古城增添了色彩,更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节日气氛。</p> <p class="ql-block">瓮城是景区的入口。瓮城又称“月城”,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砖石结构,中间城池可屯兵数千人,即瓮中捉鳖之意。</p> <p class="ql-block">城墙里面挂满了大幅红对联</p> <p class="ql-block">徽州府的的背面,挂谯楼的牌子,也就大家所说的南谯搂。南谯楼,始建于隋末,为歙州(今徽州)人汪华吴王府外子城的正门门楼,是古代夜间向人们报时的地方,打更的鼓声就是从谯楼传向四面八方的。南谯楼三重三开间,高约20米,宽约15米,进深约10米。砖木结构,悬山顶,重檐高脊,紫墙青瓦。下为门厥,门阙宽4.5米,左右各有木柱13根。</p> <p class="ql-block">过了南谯楼,就是府衙大广场。</p> <p class="ql-block">徽州府衙位于歙县徽州古城景区的核心区域,是徽州府的标志,建于元末明初,保持了明弘治年间一轴、五门的格局,为中国气势最雄伟的府衙建筑群。总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南谯楼、仪门、公堂、二堂、知府廨组群。2009年,按照明弘治年的建筑规制,在原地址对徽州府衙进行了修复。</p> <p class="ql-block">东谯楼,亦称阳和门。宋绍兴二十年(1150)建,楼上原设有报时设备,故又名鼓楼。楼宽12米,深10米,高13米,歇歇山顶,重檐虐阁,前后通间设窗,西南两侧有石价通道。</p> <p class="ql-block">走进阳和门,迎面是许国牌坊。还是来徽州古城玩的人,第一打卡点一定许国牌坊。我们也是,一进古城,直奔许国牌坊。</p><p class="ql-block">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牌坊,俗称“八脚牌楼”。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为明代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许国所建造。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八脚牌坊”。许国石坊四面八柱,“口”字形,仿木构造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高11.4米。整个牌坊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侧单间双柱三楼的石牌坊组合而成,用青色茶园石料,仿木结构,图案雕饰类似徽州民间建筑彩绘。石坊上每一块匾额,每一处斗拱和雀替,都饰以精美的雕刻,12只狮子雄踞于石础之上,形态各异。许国石坊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古城另一核心景点是徽州州署,也是整个古城唯一要购买门票景点,我们打卡了许国牌坊,就进入府署游览。这里曾是徽州府的行政机关,府署内部布局严谨,中路为仪门、大堂、二堂、三堂,三堂则是知府处理政务和举行仪式的地方,中轴线两侧设有巡捕厅、紫阳书院、督粮厅等。</p> <p class="ql-block">府署外面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府署的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新官到任、喜庆大典、宣读诏书、公开审理案件,或举行大祭祀活动,皆大开仪门</p> <p class="ql-block">戒石亭位于甬路中央</p><p class="ql-block">下图取而网络</p> <p class="ql-block">礼房</p> <p class="ql-block">户房</p> <p class="ql-block">吏房</p> <p class="ql-block">承发科</p> <p class="ql-block">工房</p> <p class="ql-block">刑房</p> <p class="ql-block">兵房</p> <p class="ql-block">勘合科</p> <p class="ql-block">大堂,府衙正堂,用于宣读诏书、接见官吏、公开审理重大案件、举行宴饮、祈雨做法事等,</p> <p class="ql-block">大堂的背面</p> <p class="ql-block">二堂,清同治年间遗存。用于办理平常案件及不宜公开案件。</p> <p class="ql-block">西花厅,用于接待来往宾客及商业议政事,如坐堂休息、整理衣装、幕僚办公、乡绅耆老会谈等亦常在此厅。</p> <p class="ql-block">这是东花厅,跟西花厅一样的用途。</p> <p class="ql-block">钱粮师爷房</p> <p class="ql-block">刑名师爷房</p> <p class="ql-block">知府廨,分前后两进。前进称官厅,用于处理日常公务和隐私案件,或接待宾朋;设有签押房,用以签署公文和用印。后进为知府生活区。</p> <p class="ql-block">清新阁</p> <p class="ql-block">府衙内的后院筑有亭、台、楼、阁,假山奇石,小桥流水,花红树绿,不似园林却胜似园林,让人留恋忘返。</p> <p class="ql-block">随后登上城墙,整个古城尽收眼底,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我们游览了府署,再去游古街。见阳和门两侧有石阶通道,我们登上二楼,现在是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我在徽州没醉过”,这几个白色大字在路牌上格外显眼。对这句富有诗意的话语,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我的理解是徽州的美景美得让人陶醉,不想醉是很难的!</p> <p class="ql-block">徽园,是集牌坊、古民居、祠堂“徽州”三绝”,融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精髓。徽园位于古城闹区,南连中 和街,北接徽州路,占地2公顷,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有:仁和楼、得月楼、茶楼、惠风石坊、徽园第一楼、得意楼、春风楼、 过街楼、古戏楼、莲池玉带桥、万金灵龟、九龙壁,以及住宅楼房百余间。</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p> <p class="ql-block">徽州的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陶行知纪念馆:为纪念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而建,馆内展示其生平事迹和教育思想。 现在在维修中,暂时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城外拍到陶行知塑像。</p><p class="ql-block">陶行知(1891——1946),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被宋庆龄誉为“万世师表”。</p> <p class="ql-block">城内保存大量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有粉墙黛瓦、马头墙等特色,布局精巧,雕刻精美。</p> <p class="ql-block">古色古香的老街上,两旁都是白墙黑瓦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布局典雅,古街古桥古牌坊古巷古塔交织着古朴的气息,徽派建筑体现和展示了徽州文化的发展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看看离集合的时间还有点早,我还参观了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馆内有4200平方米的展陈面积,一千多件精品文物,展示了徽州文化的厚重渊源。</p> <p class="ql-block">中华士族第一次南迁</p> <p class="ql-block">歙县元代窖藏</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书院</p> <p class="ql-block">新安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曾起过重大影响的学派,因奠基人程颢、程颐与集大成者朱熹的祖籍都在徽州,故称“新安理学”。</p> <p class="ql-block">本美篇所有照片除标明出处外均为原创,部分文字参考网络和景区介绍。</p><p class="ql-block">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