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藏路线图 <b>D41 10月21日<br>白玉县—察青松多—亚青寺—新龙县(海拔3100米)行驶319公里 时间:7:50—17:30</b> 清晨7点50分, 我们踏上去白玉寺的山路。高原的早晨寒意袭人,可藏民们早已开始了虔诚的转经之路。<br> 我们缩着脖子,鼻子被冻得有些发酸,还时不时淌着鼻涕,匆匆的在白玉寺小转了一圈。正打算用相机记录下这神圣的瞬间,却遭遇了相机快门故障的小插曲,无奈之下只能掏出手机继续记录。 白玉寺,全称“白玉郎吉祥秋切岭寺”,寓意着“吉祥盛德尊胜菩提法殿”,因其是盛德的所在而得名“白玉”。它不仅是红教六大寺院之一,更是德格土司家五座家庙之一。每年5月1日到14日,也就是莲花生从印度到达西藏的日子,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和跳神活动,那场面一定十分壮观。 由于今日途中景点众多,我们在白玉寺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后,便马不停蹄地朝着距白玉县城60公里的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发。 <p class="ql-block">保护区最低海拔3600米,最高海拔5725米,是众多珍稀动物的家园。白唇鹿数量逾3000头,占世界存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还有金钱豹、雪豹、黑颈鹤、金雕等1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盘羊、岩羊、斑羚等4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p> 10点左右,我们抵达察青松多。进入保护区的是一条不宽的水泥路,路旁有指示牌,上面写着冰川、村庄、白唇鹿观察区。<br>沿着水泥路往里开了24公里,却连白唇鹿的影子都没见到。向当地老乡打听后得知,白唇鹿白天不过来,每天傍晚6点才会现身。满心的期待瞬间化为失望,还以为早来就能看到,只能无奈返回。<br> 没想到,往回走了十四公里时,老婆突然喊道:“你看山坡上是什么!”定睛一看,几十只白唇鹿正机敏地观察着山下的动静。 这突如其来的惊喜让我们兴奋不已,生怕惊扰了它们。我迅速开车向前躲开,然后远远地掉头回来。此时,白唇鹿的先头部队已渡过河,正在寻找食物,距离我们非常近。 它们似乎并不害怕汽车,可能是相机的快门声引起了它们的警觉,开始陆续过河上山。 山坡上还有成群的白马鸡,可惜距离太远。一只金雕独自站在山头,警惕地窥视着四方,只可惜扰流太大,照片拍得不尽如人意。不过,拍到了白唇鹿,我们的心情格外舒畅,哼着小曲儿朝着亚青寺驶去。 下午两点多,到达久违的亚青寺,开车绕了一圈,大致了解一下情况。这是第二次来亚青寺,2021年因疫情被挡在门外。<br> 亚青寺全称亚青邬金禅林,位于白玉县阿察镇昌托村,距县城120公里,海拔约4000米,始建于公元1985年,与五明色达佛学院同属宁玛派寺院。<br> 这里以河为界,分为扎巴、觉姆两区,共八个洲,其中扎巴区分为五个洲,觉姆区分为三个洲。 亚青寺的戒律十分严格,出家男众不得进入觉姆区,天黑后修行者不得外出购物。<br> 每年冬天,觉姆们会进入“火柴房”进行闭关修行,先闭关一个月,然后是百日闭关,期间不能与任何人交流。<br><br> 这里是世界上女僧人集体修行人数最多的地方,现常住有数千僧尼,房屋超过两万多栋。简陋的住处只能放下一张床,布局错乱无序,河边公厕还散发着阵阵臭气。 亚青寺的圆满光明殿是最受欢迎的大殿,它仿照桑耶寺的“邬孜大殿”而建,气势恢宏,殿内有160根柱子。<br> 西面平原上的莲花生大士雕像也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寺庙周围有成千上万的红色房屋,纵横交错的河流将整个寺庙群环绕其中。 亚青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着殊胜的地位,是藏汉僧人学习大圆满法的引导处所,每年都吸引着许多朝圣者前来参观。<br> 站在观景台上,俯瞰着这壮观的全景,我们被僧人们的吃苦精神所感动,更为他们对信仰的执着追求所震撼。 原本打算在亚青寺住宿,但找了一圈也没找到称心的宾馆,再加上大街上尘土飞扬,我们当机立断,决定前往新龙县。 公路指示牌显示,亚青寺距新龙县133公里,但百度导航却不认这条路,我们只好换成高德导航。省道S314路况平坦,车辆也不多,只是山路弯道较多。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驶,到达新龙县,入住望江商务酒店,房价110元。 听说距县城100公里的白玉县盖玉片区山岩人有树葬习俗,树葬的对象是因病或意外事故不幸夭折的13岁以下小孩,家人会邀请本地喇嘛超度后,将小孩尸体摆成胎儿蜷缩姿势,装入密封的小木箱内挂在大树上。可惜这次我们没有时间去一探究竟,只能将这份遗憾留待下次弥补。<br> 白玉到新龙319公里的旅程,有失望,更有惊喜。信仰与自然的交织,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b>请看下期(三十七)新龙县—道孚县—丹巴</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