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华往事·夜 会

瀚海沧浪

<p class="ql-block">(知青故事连载)</p> <p class="ql-block">  对我们知青的教育和管理存在着“两条路线”。一条是以退伍军人姚团长和几位抽调来的学校教师组成的带队干部,擅长政治思想工作和军事/学校式管理;另一条是包书记和钱队长,对我们进行“再教育”,并传授农活技术、农业知识。</p><p class="ql-block"> 尚未到大忙,我们经常集中政治学习和开夜会。这晚包书记亲自主持,说有重要事谈。饭堂里按男左女右的惯例,分两堆坐着。刚出校门不久,还保持着男女间横着条三八线。老包不乐意地吆喝,“往中间坐!平时眉来眼去,这时假正经。”没人挪屁股,他开起了玩笑,“得扎根一辈子呢,将来都打光棍吗?这是良种场,你们有培育良种任务的。”一语双关,引来哄笑。</p> <p class="ql-block">  他板起面孔:“开个民主生活会,大家谈谈心,当然也可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包括批评老包。”一时没领会意图,谁也不敢贸然发言。老包讽刺道:“平时胡说八道,现在开瘪嘴行,真上不了台面。”</p><p class="ql-block"> 赵元试探地说:“那你先表扬表扬我们。”“行!”他倒爽快,“这段时间,你们大有进步。以前分派点活,拈轻怕重,偷工减料。那次打农药,钱队长教你们一桶水只能放一小勺药水。有不听话的,小半桶水加了两瓶药水,几亩田麦苗烧焦了,损失多大!”下面有叽叽咕咕的笑声。</p> <p class="ql-block">  老包摇摇手继续说:“不过,现在觉悟提高了,活干得不错。团结互助也值得表扬,男生照顾女生,主动挑重担。女生关心男生,帮缝被子补衣服……”他话锋一转,“但是!”领导讲话风格,“但是”之后就是批评。大家竖起耳朵,关注谁被瞄上了。“有名男同志半夜护送几位新来的女同志回家,都没请假,违反纪律,更严重的是还带错了路!”这事我们都知道,是喜欢管闲事的张明,大半夜有人敲门,是他的老同学——几位女生眼泪巴巴地说想家了,求他带她们回城。这憨货二话不说当了护花使者,夜漆抹黑地遇上“鬼打墙”,兜兜转转走了两三小时又转回了农场。为这他内疚极了,此时头低到裤裆,我们都不忍笑话他。</p><p class="ql-block"> 老包喋喋不休,“有人反映,少数男生晚上不去厕所,站在门口撒尿。既不卫生,还影响休息。是哪几个,我就不点名了,下次......”。赵元高举右手,“报告包书记,是我。你将厕所建那么远,半夜起来,黑咕隆冬,人迷迷糊糊的,跌茅缸里咋办?”包书记知道这小子又在捣蛋,“嫌远就在晒场边树下撒。”一位泼辣的女开腔了,“不讲文明卫生,真恶心。”另一清脆的女声响起,“不知羞!幼儿园老师教导过,好孩子不随地大小便。”</p><p class="ql-block"> 坐在角落的陈东阴阳怪气地说:“这些家伙是做得不对,太阳一晒,臊味呛鼻。这得怪包书记偏心,重女轻男,应该给每个男生宿舍也配只马桶。”这歪点子一出,满场大笑。赵元故意作吵,“你倒马桶啊?装什么装,你没在门口撒尿?就你,还对着柱子比谁飚得高呢!”</p> <p class="ql-block">  包书记有点头大,转移话题,“说说其他妨碍团结的问题吧。”张明举手,“我揭发李猛和赵元为争吃肉丝菜饭打架”。赵元反击:“张胖子偷吃小宝家阿姨带来的肉馒头!”……其他人受了启发,将平时生活、劳动中发生的纠纷、矛盾倒了出来,吵成一团。</p><p class="ql-block"> 老包从口袋掏出哨子,“嘟嘟嘟”一阵猛吹。看着这帮小年轻,面红耳赤的、傻笑的、幸灾乐祸的、打哈欠的......唉,真不让人省心。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干活呢。他一声吼,“越吵越来劲了,散会!”</p> <p class="ql-block">  包书记一夜没睡好,想着如何解决知青间这一堆矛盾,直到外面响起上工的哨子声,他走上晒场,男女知青结伴而行,笑嘻嘻地和他打招呼。举目远望,旭日初升,霞光万道,他豁然开朗:这些孩子,岂是真不懂事,我操哪门子心哪?!</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