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命(3)

水清木华

<p class="ql-block">民国初年,新安江上游的徽州,有个姓方的富商,家里出了人命案。 “无徽不成镇”, 自古富贾出徽州,徽州人吃苦耐劳、聪明勇敢,这个方老板继承了祖辈的“徽州精神”,生意做得很大,沿着新安江一直到杭州一路开了多家商铺和当铺,由于常年在外,无暇顾及家庭,家里的妻妾明争暗斗,一个过门不久的小妾被其他妾室欺负,上吊自杀了。一看出了人命,全家上下都慌着一团。小妾家里也是个大户人家,她的家人领着全族人把方家大院团团围住,非要以命抵命,方老板慌忙连夜领着一家大小从后门出逃避难</p> <p class="ql-block">一家人逃到淳安的汾口镇,方老板的大老婆是个很有见识的女人,她听说当今政府听从外国人,外国传教士当时享受见官大一级的待遇。托人打听到我父亲,便登门求助,我父亲当时已经是杭州一带有些名望的“洋先生”(当时基督教被称为洋教,牧师也被人称作洋先生)了,父亲听完方老板的讲述,答应帮忙。他带着方老板去见杭州的府台大人,府台大人不敢怠慢,立刻调拨了一个百余人的长枪队,把闹事的人驱赶捉拿了。方家的一场家祸就此平息。</p> <p class="ql-block">方老板是个很重情义的人,对父亲感恩戴德,无以为报,见我父亲三十好几还未成家,执意要把自己的小女嫁给他。方家小姐年方十七,正值妙龄花貌,当时求婚者都是上层社会人家,父亲乃一个四方为家的传教士,没有固定的住所,更谈不上什么家业。方老板看出我父亲的顾虑,允诺他将慷慨嫁女,以解我父亲的养家之忧</p> <p class="ql-block">方老板一诺千金,方家小姐出嫁那天是茶园镇上最热闹的日子,抬嫁妆的队伍摆了几里路长,此外,百亩良田,房产,家仆…..方家小姐是带着够吃三代的嫁妆过来的。母亲嫁给父亲后,接连生了八胎,生我那年,正值北伐战争,母亲要临盆了,外面炮声振地,母亲惊恐地躲在桌底下,生下了我,我一落地,就抱着我加入了大街上纷乱的人流,开始逃亡。我有三个哥哥,二个姐姐,后来,母亲又生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母亲是整个茶园镇的名人,她一上街,街两边的人都指点着说:“看,那个就是方家大小姐!”她阔绰的父亲为她争得无限风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