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老挝—— 万象(二)

路平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西蒙和西蒙寺</b></p> <p class="ql-block">  西蒙寺的传说围绕一位名叫西蒙的姑娘展开。</p><p class="ql-block"> 西蒙(Si Meuang)出身贵族家庭,与宗室子弟吴酩式相恋。然而吴酩式奉旨出使暹罗后,移情别恋并娶了暹罗重臣的女儿。西蒙发现自己怀孕后,试图与吴酩式商议婚事,却遭到拒绝和羞辱。绝望之下,她跳入西蒙寺尚未完工的基坑中献身。这一举动感动了天地,寺庙得以顺利建成,并以她的名字命名,成为万象的“母亲寺庙”。</p><p class="ql-block"> 西蒙寺始建于1536年,由澜沧王国君主塞塔提拉下令修建。当时,万象城正在建设中,按照传统,需先建一座寺庙。西蒙寺选址于一座废弃的印度教寺庙遗址上,但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地基无法打桩的困难。据传,塞塔提拉在梦中得到神谕,需一人献祭才能顺利施工,西蒙的献身恰好应验了这一神谕。</p><p class="ql-block"> 西蒙寺不仅是老挝重要的宗教场所,也是万象的地标性建筑。它被誉为“母亲寺庙”,象征着守护与庇佑。寺庙内有许多小乘佛教的雕像和文物,主殿分为内外两间,外间供信众驱邪祈福。此外,西蒙寺还以“栓线习俗”闻名,信众通过这一仪式祈求好运和健康,这是老挝宗教文化的核心。</p><p class="ql-block"> 西蒙寺以其灵验著称,信众相信在此祈福可以实现愿望。然而,出于对西蒙的尊重,寺庙内禁止求子。此外,寺庙内有一尊被认为具有达成愿望功力的石坐佛,更增添了其神秘色彩。</p><p class="ql-block"> 西蒙寺的传说与历史故事交织着爱情、牺牲与信仰,展现了老挝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传统。它不仅是一座寺庙,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记忆与精神寄托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香昆寺(万佛公园)</b></p> <p class="ql-block">  “香昆”意为“神灵之城”。香昆寺坐落在万象东南约25公里的湄公河畔。香昆寺没有任何大殿、院舍和僧人,只有一片鲜花绿草满布的园林和200多尊形态各异的佛像、神像。因此,人们更习惯称它为“佛像公园”或“万佛公园”,其实它就是一露天雕塑公园。</p><p class="ql-block"> 公园是由深受印度教和佛教思想影响的老挝僧侣艺术家班勒威•苏利拉于1958年设计始建,至1985年最终完成。</p><p class="ql-block"> 艺术家融会贯通了佛教和印度教两种宗教的哲学与艺术,将所能想象的神灵形象通过雕塑表达出来。公园内形态各异的佛像和印度教神像,如湿婆、毗湿奴、梵天等,不仅展现了宗教故事,还融入了艺术家的独特创意,被誉为“混凝土创造出来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万佛公园是宗教圣地,更是艺术爱好者的天堂。它打破了传统宗教场所的固有印象,通过栩栩如生雕塑展现了佛教与印度教的融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东南亚宗教文化的独特视角。</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佛像、神像间,仿佛穿越了时空,仿佛聆听到了佛、神的诫言。但当你穿过覆满五彩斑斓的三角梅廊道时,静静流淌的湄公河,排列齐整的高脚凉亭、休闲的茶座和充满情调的餐厅,又让你回到了现实的世俗世界,而且同样是那样美好。也许,这就是宗教艺术家的期望,用净化后的心灵来感受世界,一切都是美丽的。</p> <p class="ql-block"><b>( 路平摄影、撰文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