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我们一行人踏上河南郑州的土地,心中便有一个共同的念想:一睹母亲河黄河的风采。我们的这趟旅行,宛如一场充满未知的盲盒之旅,仅有大致的方向,却未精心规划详细的攻略,一切随缘,走到哪儿便欣赏哪儿的风景。对于观赏黄河,虽心怀向往,但黄河蜿蜒万里,究竟何处才是最佳观赏点,我们心中一片迷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抵达郑州后,我们选择在河南省博物馆附近的一家民宿落脚。第二天清晨,准备前往二七纪念塔参观时,向店老板打听路线,顺便提及了前往黄河边的计划。然而,店老板是一对年事已高的老夫妻,他们并非本地人,只是替儿子儿媳守店,对周边的景点知之甚少,面对我们的询问,只能连连摆手,表示不知情。既然如此,我们索性不再犹豫,六个人一同来到马路边,拦下两辆出租车,将前往黄河的决定权交给了司机。</p> <p class="ql-block"> 出租车司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向我们介绍道,附近有两个比较近的黄河观赏点。一个是湿地公园,虽然路途稍远,但景色十分优美;另一处则是花园口的东大坝一线,这里曾是当年老将下令扒开黄河大堤的地方,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司机建议我们前往湿地公园,我们人生地不熟,只能听从他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 出租车驶上高速,一路飞驰,大约花费了七八十块钱,我们终于抵达了湿地公园的入口。然而,迎接我们的却是一盆冷水——“昨天湿地公园着了火,目前正在修复,暂时不能进入。”这一消息让我们从头凉到脚,原本满怀期待的心瞬间跌入谷底。但俗话说得好,“不到黄河心不死。”既然已经来到黄河边,怎能空手而归?司机见我们失望的模样,便提议我们退而求其次,前往第二个景点——东大坝。于是,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东大坝”。</p> <p class="ql-block"> 严格来说,花园口东大坝并非一个正规的观光景点,既没有门票收费,也没有专业的导游讲解,完全是一个开放的区域。但这里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位于一个繁华的大村庄附近,靠近黄河,交通便利,不仅通公交,而且沿街商铺林立,摊贩云集。和我们一样,许多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想要一睹黄河的风采,使得这条村街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 花园口东大坝虽不是理想的黄河观赏点,却有着深刻而沉重的历史背景。87年前,即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下令炸开郑州东北花园口黄河大堤。这一决策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为保卫武汉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但同时也给河南、皖北、苏北40余县的大片土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80余万人惨遭溺死,千百万人流离失所,家园被毁,形成了连年灾荒的黄泛区。直到解放后,经过长达数十年的不懈努力,黄泛区的水土流失、风沙灾害才得以有效治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才逐渐得到提升。</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堤上叫了一台能坐7到8人的观光车,开车的是一位中年女性,她是村里的一名普通村民,既当司机又兼职导游。她热情地拉着我们沿黄河岸来回行驶了十几公里。此时,风裹挟着细沙掠过河面,将浑浊的黄河水卷起层层叠叠的浪花。观光车沿着堤坝颠簸前行,眼前的河面宽阔无垠,望不到对岸,奔腾的河水裹挟着历史的厚重,与耳畔呼啸的风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雄浑的交响乐。</p> <p class="ql-block"> 当行至一处稍显平缓的河湾时,女司机停下了车。她指着岸边裸露的河床,语气沉重地说道:“当年决堤时,水就是从这儿漫出去的,当时的水势比现在的河面宽上十倍不止。”她那粗糙的手指轻轻划过泛黄的土地,仿佛在触摸那段不忍直视的历史。我们纷纷踩着松软的沙土,缓缓走近河岸。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泥沙奔腾而过,在河滩上冲刷出一道道深深的沟壑。那一刻,耳边仿佛响起了八十多年前百姓的哭喊声与洪水的咆哮声,历史的场景在眼前重现。</p> <p class="ql-block"> 堤岸下,有几位钓客守着钓杆,在与潜游浑浊水下的黄河鲤鱼斗智。堤岸上,三三两两的游客举着手机,不停地拍照留念;孩子们在河滩上追逐嬉戏,扬起的沙尘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很难想象,这片看似宁静祥和的土地,曾经历过如此惨烈的灾难。在一处石碑前,我们驻足细读上面的记载,字里行间满是沉重与悲怆。对岸的芦苇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返程的车上,大家都沉默不语,沉浸在刚才的所见所感之中。窗外,黄河渐渐远去,<span style="font-size:18px;">粼粼波光中,黄河宛如一条巨龙,蜿蜒向远方。此刻的黄河,少了几分暴戾,多了一丝温柔,却依然气势磅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望着这承载着千年文明与血泪的母亲河,我们心中感慨万千,深切地感受到,历史的伤痕虽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愈合,但那些沉重的记忆,却永远不该被遗忘。</span>它所承载的历史与精神,却已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中。这次黄河之行,虽未看到想象中的壮美景观,却让我们触摸到了一段真实而厚重的历史,感受到了黄河母亲的深沉与伟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