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莫高一一敦煌艺术大展》掠影

蔡荣

<p class="ql-block">敦煌研究院和北京展览馆联合主办的《如是莫高一一敦煌艺术大展》就在我们家附近。每回路过北京展览馆,见正中央的大门紧闭,以为还没开幕。后来从朋友的微信中才知道,展览早在3月29日就开幕了。原来,它的入口处设在北展馆的西门。这么大的展览,前期投入肯定是很大的。售票处写着:成人价128元,老人优惠价88元,学生还要更便宜些。展览分别在A、B、C三个馆展出。A馆是复制的十几个洞窟,每个洞窟门口都有详细的介绍。有些馆在敦煌是不对外开放的。所以,即使你去了敦煌莫高窟也不一定看得到。每个窟不管是塑像或壁画,复制得都特别用心精到。A馆看完了,工作人员建议你先看C馆。该馆是敦煌从被发现到现今的历史沿革。1941年于右任先生在巡视河西时,见到被淹埋在大漠中的敦煌时心急如焚,建议当时的民国政府将敦煌收归国有,並成立研究院加以研究和保护。到了常书鸿先生,他宁可妻离子散,也要苦守中华文化这份沉甸甸的历史遗产。一代代的敦煌人,薪火相传,如后来的段文杰、樊锦诗他们。在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为祖国的这座宝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让我们肃然起敬。看完C馆进B馆还要再次验票。B馆展示的是大量的壁画临摹品及少量的洞藏经文原件。</p> <p class="ql-block">C馆</p><p class="ql-block">对于右任先生当年为保护敦煌奔走呼号的报导。</p> <p class="ql-block">1932年常书鸿在里昂国立美术学校的毕业作品油画《G夫人像》获得全校毕业生作品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1933年常书鸿与妻子陈芝秀女儿常沙娜在巴黎。</p> <p class="ql-block">常书鸿油画《九层楼》。</p> <p class="ql-block">常书鸿先生对当年敦煌艰苦生活环境的描写,真难以想象。</p> <p class="ql-block">把毕生都奉献给敦煌的段文杰。如有兴趣可细看说明。</p> <p class="ql-block">樊锦诗和彭金章的爱情故事十分感人。如有兴趣可看图说明。</p> <p class="ql-block">B馆</p> <p class="ql-block">千手千眼观音像(元)。线描功夫了得,一丝不苟,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每只手心都有一只眼,看都费劲,何况老年人手机拍照不稳。</p> <p class="ql-block">展览上对王道士的介绍。以往人们对王道士褒贬不一。我想,展览上对他的介绍应该是比较公允的。</p> <p class="ql-block">藏经洞外观。</p> <p class="ql-block">古藏文《大乘无量寿宗要经》(中唐)。</p> <p class="ql-block">回鹘文《实义疏》残叶(元代)。</p> <p class="ql-block">《佛顶尊胜陁罗尼经》。</p> <p class="ql-block">展览的结语摘录了余秋雨《莫高窟》的一段话: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