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神秘的埃及(5)埃及古城-卢克索

孔繁维

&nbsp; &nbsp;&nbsp;卢克索是埃及古城,位于南部尼罗河东岸,南距阿斯旺约200公里。海拔78米。因埃及古都底比斯遗址在此而著称,是古底比斯文物集中地,被誉为地球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参观的古迹有四个,帝王谷,有60多座帝王陵墓;女王神庙,哈特谢普苏特神庙;卡尔纳克神庙,是古埃及帝国遗留的最壮观的神庙;卢克索神庙,位于卢克索市中心。</p> &nbsp; &nbsp;&nbsp;今天下船了,早上起来,来甲板上看看, &nbsp; &nbsp;&nbsp;游船周围一片灯光,是旁边停靠的游船上发出的, &nbsp; &nbsp;&nbsp;我们的游船上静悄悄的, &nbsp; &nbsp; 6点,船上的餐厅开了,<br> &nbsp; &nbsp;&nbsp;今天早上是最后的早餐,要好一点, &nbsp; &nbsp; 喝了牛奶,最后喝了咖啡,<br> &nbsp; &nbsp;&nbsp;离7点还有一段时间,船上再看看, &nbsp; &nbsp;&nbsp;太阳已经出来了,有人在尼罗河上捕鱼, &nbsp; &nbsp;&nbsp;撒网, &nbsp; &nbsp;&nbsp;4天3晚的船上生活将要结束, &nbsp; &nbsp;&nbsp;还是有点恋恋不舍, &nbsp; &nbsp;&nbsp;游船陪伴着我们,沿着尼罗河,从阿斯旺走到了卢克索,船上的慢生活,实在使人留恋。 &nbsp; &nbsp;&nbsp;回舱房,行李准备好了, &nbsp; &nbsp;&nbsp;在游船大厅里集合, &nbsp; &nbsp;&nbsp;我们行李都集中在大厅,交了小费, &nbsp; &nbsp;&nbsp;由船员帮我们把行李拿到岸上的停车场里。 &nbsp; &nbsp;&nbsp;我们只拿着简单的小包,轻松的上岸, &nbsp; &nbsp;&nbsp;走出最后的游船, &nbsp; &nbsp;&nbsp;还要和游船留个念想,再见了游船,我们会想念你们的。 &nbsp; &nbsp;&nbsp;走出码头, &nbsp; &nbsp;&nbsp;去停车场还要走一段路, &nbsp; &nbsp;&nbsp;前面搬行李的船员已经回来了, &nbsp; &nbsp;&nbsp;船员帮我们把行李一直送到大巴前, &nbsp; &nbsp;&nbsp;行李已经就位, &nbsp; &nbsp;&nbsp;我们上车了, &nbsp; &nbsp;&nbsp;我们先到帝王谷,帝王谷在尼罗河西岸。 &nbsp; &nbsp;&nbsp;从码头到帝王谷也就半小时左右,阿聪又给我们讲了帝王谷的故事, &nbsp; &nbsp;&nbsp;路边卢克索城市的建筑, &nbsp; &nbsp;&nbsp;还有热气球, &nbsp; &nbsp; &nbsp;马上就要到帝王谷了,周边的景色都不一样了, &nbsp; &nbsp; 帝王谷的停车场到了,<br> &nbsp; &nbsp;&nbsp;下了车, &nbsp; &nbsp;&nbsp;阿聪买好了票, &nbsp; &nbsp; &nbsp;到检票处要经过一条商业街, &nbsp; &nbsp;&nbsp;都是琳琅满目的小商品, &nbsp; &nbsp;&nbsp;非洲人的长袍是一大特色, &nbsp; &nbsp;&nbsp;检票处和一个展馆连在一起, &nbsp; &nbsp;&nbsp;展馆里面的地形沙盘, &nbsp; &nbsp;&nbsp;出了展馆,就是电瓶车站,到景区要坐电瓶车,虽然路程很近。 &nbsp; &nbsp;&nbsp;团队很多,管理人员顾不暇接,有点乱, &nbsp; &nbsp;&nbsp;还好,我们也上车了, &nbsp; &nbsp;&nbsp;行进中, &nbsp; &nbsp;&nbsp;没有几步路,就到了景区大门口, &nbsp; &nbsp;&nbsp;这里曾经是一处雄伟的墓葬群,埋葬着埃及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间的64位法老, &nbsp; &nbsp; 主要开放的墓室有:<br>1墓室:拉美西斯三世葬祭殿:保存有表现拉美西斯三世英勇事迹的浮雕。<br>2墓室:阿蒙荷太普二世(第十八王朝):墓室内的2根柱子上绘有奥塞里斯神、阿努比斯神、哈物尔神、荷鲁斯神及阿蒙荷太普二世。<br>3墓室:.图坦卡门(第十八王朝):法老的木乃伊仍安置于墓室之中<br>4墓室:荷莱拇赫布王(第十八王朝):内有精美壁画。<div>5墓室:西蒂二世(第十九王朝):有木乃伊。<br>6墓室:美耐普塔(第十九王朝):红色花岗岩制成的石棺。<br>7墓室:塔乌塞尔托女王(第十九王朝):西蒂二世妻子墓地。<br>8墓室:.拉美西斯一世(第十九王朝):精美壁画。<br>9墓室:拉美西斯三世(第二十王朝):竖琴演奏者的石像。<br>10墓室:.拉美西斯四世(第二十王朝):巨大的石棺。<br>11墓室:拉美西斯六世(第二十王朝):保存良好的壁画。<br>12墓室:2.拉美西斯九世(第二十王朝):小于拉美西斯六世之墓。<br>13墓室:图特摩斯三世(第十八王朝):墓内的线条构图十分漂亮。</div> &nbsp; &nbsp;&nbsp;帝王谷就坐落于离底比斯遗址不远处的一片荒无人烟的石灰岩峡谷中。在那断崖底下,就是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70年~前1090年)安葬法老的地点。 &nbsp; &nbsp; 几个世纪以来,法老们就在尼罗河西岸的这些峭壁上开凿墓室,用来安放他们显贵的遗体,同时这里还建有许多巨大的柱廊和神庙。<br> &nbsp; &nbsp;&nbsp;在这些陵墓中最大的一座是第19王朝塞提一世之墓,从入口到最后的墓室,水平距离210米,垂直下降的距离是45米,巨大的岩石洞被挖成地下宫殿,墙壁和天花板布满壁画,装饰华丽,令人难以想象。 &nbsp; &nbsp;&nbsp;我们参观的是8号墓穴,拉美西斯一世的墓穴,拉美西斯一世是塞提一世的父亲, &nbsp; &nbsp;&nbsp;这个墓穴也很深,下去的路也很长, &nbsp; &nbsp;&nbsp;走道两边都是壁画, &nbsp; &nbsp;&nbsp;还好有栈道一直修到墓穴底部, &nbsp; &nbsp;&nbsp;这里安息的是拉美西斯一世,埃及人的棺木上都有人形的管盖, &nbsp; &nbsp;&nbsp;回到了墓穴入口,走的很费劲, &nbsp; &nbsp;&nbsp;走出墓穴, &nbsp; &nbsp;&nbsp;对面的墓穴是6号墓穴,是美耐普塔的墓穴, &nbsp; &nbsp;&nbsp;美耐普塔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地十三个儿子。 &nbsp; &nbsp;&nbsp;一路走回门口,各个墓穴门口排队的人太多,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其他几个墓穴就不进去了。 &nbsp; &nbsp;&nbsp;要去卫生间了,进去要20埃磅,我们都没有换埃磅,怎么办? &nbsp; &nbsp;&nbsp;随身带了几盒万金油,和他商量,两盒,行吗?同意了,进去了。 &nbsp; &nbsp;&nbsp;在景区门口的凉棚外集合, &nbsp; &nbsp;&nbsp;都到齐了, &nbsp; &nbsp;&nbsp;坐电瓶车出去, &nbsp; &nbsp;&nbsp;一路太阳火辣辣的, &nbsp; &nbsp;&nbsp;出了检票处, &nbsp; &nbsp;&nbsp;还要走过商业街, &nbsp; &nbsp;&nbsp;商业街有凉棚,没有了太阳的照射,要凉快许多, &nbsp; &nbsp;&nbsp;走出了商业街, &nbsp; &nbsp; 回到了我们的大巴旁, &nbsp; &nbsp;&nbsp;我们的驾驶员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小老头(比我们可年轻多了), &nbsp; &nbsp;&nbsp;其实女王神庙离帝王谷很近,但是车路要绕一大圈, &nbsp; &nbsp;&nbsp;这里都是这种沙土, &nbsp; &nbsp;&nbsp;到女王神庙的停车场了,可以看到远处的女王神庙, &nbsp; &nbsp;&nbsp;到女王神庙也要经过一条商业街, &nbsp; &nbsp; 有一条商业街,好像是固定的模式, &nbsp; &nbsp;&nbsp;卖票处, &nbsp; &nbsp;&nbsp;进了检票口,就是坐电瓶车的地方, &nbsp; &nbsp;&nbsp;没有多少路,一会儿就下车了, &nbsp; &nbsp; &nbsp;女王神庙又叫哈特谢普苏特神庙,是为纪念古埃及18王朝的第五位统治者——哈特谢普苏特女王而建。女王在位15年(实际为20年),以其卓越的治国能力和和平外交政策,开创了一个太平盛世。 &nbsp; &nbsp;&nbsp;这里以前有一棵树, &nbsp; &nbsp;&nbsp;现在好像已经死了, &nbsp; &nbsp;&nbsp;那棵树就在电瓶车下车的地方, &nbsp; &nbsp;&nbsp;走不远,路的两边各有一座小的人面狮身像, &nbsp; &nbsp;&nbsp;这座是左边的, &nbsp; &nbsp;&nbsp;陵庙分为三层,刻有许多富含深义的浮雕。 &nbsp; &nbsp;&nbsp;这是女王神庙全景, &nbsp; &nbsp;&nbsp;我们顺着阶梯而上, &nbsp; &nbsp;&nbsp;这是第二层,也有荷鲁斯神鹰雕像, &nbsp; &nbsp;&nbsp;二层外面几乎没有神像, &nbsp; &nbsp;&nbsp;哈特谢普苏特女王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统治者,更是一位绝代佳人。 &nbsp; &nbsp;&nbsp;她的美貌和魅力深深吸引了当时最负盛名的建筑大师森姆特,两人之间发展出一段深厚的恋情。 &nbsp; &nbsp; 森姆特将自己的痴心倾注在这座神庙的设计中,用他的天赋、智慧和才情,以及对女王的深深爱意,创造了这座永恒的建筑。<br> &nbsp; &nbsp;&nbsp;旁边是神庙的人口, &nbsp; &nbsp;&nbsp;神庙入口, &nbsp; &nbsp;&nbsp;神庙内部入口,不允许进入, &nbsp; &nbsp;&nbsp;依山而建的神庙, &nbsp; &nbsp;&nbsp;一座空的神龛, &nbsp; &nbsp;&nbsp;外围柱廊,柱前有化身为冥王奥西里斯的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立像,现剩8个是1891年的仿制品。 &nbsp; &nbsp;&nbsp;走下神庙, &nbsp; &nbsp;&nbsp;作为女法老,哈采普苏特有强硬的政治手腕,与其养子、后来的图特摩斯三世一直暗中争权。在她去世后,图特摩斯三世采取了报复行动,将陵庙中有她形象的地方都毁掉了。 &nbsp; &nbsp;&nbsp;下面有一个咖啡棚, &nbsp; &nbsp;&nbsp;我们在这里集合, &nbsp; &nbsp;&nbsp;再坐电瓶车, &nbsp; &nbsp;&nbsp;回到检票处, &nbsp; &nbsp;&nbsp;走过那条商业街, &nbsp; &nbsp;&nbsp;回到了停车场, &nbsp; &nbsp;&nbsp;接下来要去的地方是卡尔纳克神庙,在尼罗河东岸。 &nbsp; &nbsp;&nbsp;卢克索市区, &nbsp; &nbsp;&nbsp;车到了停车场, &nbsp; &nbsp;&nbsp;卡尔纳克神庙的游客中心, &nbsp; &nbsp; 检票口,进入要安检, &nbsp; &nbsp;&nbsp;里面有大型沙盘, &nbsp; &nbsp;有船型展品展览, &nbsp; &nbsp;&nbsp;有鹰头,有羊头, &nbsp; &nbsp;&nbsp;进了景区内,离神庙很近,我们没有坐电瓶车, &nbsp; &nbsp;&nbsp;卡尔纳克神庙是古埃及帝国遗留的最壮观的神庙,因其浩大的规模而闻名世界, &nbsp; &nbsp;&nbsp;尽管卡尔纳克神庙年已历经近4000年的风雨的洗礼,其宏伟建筑也面目全非,然而透过那些仅存的部分,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和想象到卡尔纳克神庙当年的气势与恢弘。 &nbsp; &nbsp;&nbsp;道路两旁,整整齐齐的排列着许多狮身像, &nbsp; &nbsp; 实际上是不少掉了脑袋的羊面狮身像,<br> &nbsp; &nbsp;&nbsp;在这里,狮身依然象征威严、力量和王权,而羊头则代表阿蒙神,埃及史书记载“狮为百兽之王,象征统御的力量;公羊接受阿蒙神之神力,威力无比”,两者合在一起,则标志着神明的最高权力,寓意法老的力量和生命力等。 &nbsp; &nbsp;&nbsp;个建筑群中,包括大小神殿20余座。院内有高44米,宽131米的塔门。大柱厅宽102米,深53米,其中共有134根巨型石柱,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nbsp; &nbsp;&nbsp;如果你不亲临卡尔纳克神庙,就不会知道人是多么的渺小, &nbsp; &nbsp; 只有当你走近它时,才能真真切切被它那巨大的规模、宏伟的气魄、辉煌的建筑、精美绝伦的艺术,及厚重的文化历史所倾倒。<br> &nbsp; &nbsp;&nbsp;石柱大厅最为著名,内有134根要6个人才能抱的巨柱,每根21米,顶上据说能站百来个人。 &nbsp; &nbsp;&nbsp;这些石柱历经三千多年无一倾倒,令不赞叹。庙内的柱壁和墙垣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和鲜艳的彩绘,它们记载着古埃及的神话传说和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 &nbsp; &nbsp;&nbsp;此外,庙内还有闻名遐迩的方尖碑和法老及后妃们的塑像。这是拉美西斯二世站立像, &nbsp; &nbsp;&nbsp;走进这座宏伟的建筑,每一块石头,每一道雕刻,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nbsp; &nbsp;&nbsp;雕像上的线条流畅而细腻,仿佛可以感受到生命的脉动。石壁上的回声仿佛在低语着古老的秘密。 &nbsp; &nbsp; 前面有一根高达23米的方尖碑,它立在大庙的前面(前后共有两根,其余列柱与大殿则处于石碑的后面),它是总体建筑群的一部分(整个神庙由方尖碑门、庭院、柱廊、柱厅和神殿等各部分组成),神庙前的方尖碑朝向尼罗河。<br> &nbsp; &nbsp;&nbsp;在这座高耸的方尖碑上面,还镌刻着一些象形文字。在埃及建筑中,方尖碑原是为崇拜太阳神而建立的,一般用一块完整的花岗石制成,表面磨光,刻上象形文字。 &nbsp; &nbsp;&nbsp;各种残缺不全的神像, &nbsp; &nbsp;&nbsp;和柱子, &nbsp; &nbsp;&nbsp;最主要的就是大柱厅。该厅长366米,宽11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有六道大厅,134根石柱,分成16排。 &nbsp; &nbsp;&nbsp;中央两排的柱子最为高大,其直径达3.57米,高21米,上面承托着长9.21米,重达65吨的大梁。 &nbsp; &nbsp; 其他柱子的直径为2.74米,高12.8米。在柱顶的柱帽处,可以安稳地坐下近百人,其建筑尺度之大,实属罕见。<br> &nbsp; &nbsp;&nbsp;站在大厅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处处遮挡着人们的视线,给人造成一种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觉。 &nbsp; &nbsp;&nbsp;虽然由于年代的久远,致使神庙已破败不堪,然而,透过那仅存的部分,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和想象到卡纳克神庙当年的宏伟壮丽。 &nbsp; &nbsp;&nbsp;听说,尼罗河上的惨案中,大滚石掉落的场景是在这里拍摄的, &nbsp; &nbsp;&nbsp;上面轰隆隆的大滚石,伴随着无限的回声,掉落在身边,一副很可怕的场景, &nbsp; &nbsp;&nbsp;雄伟的大柱子, &nbsp; &nbsp;&nbsp;使人流连忘返, &nbsp; &nbsp;&nbsp;这么能不留下身影呢? &nbsp; &nbsp;&nbsp;神庙前的干河,已经干涸了, &nbsp; &nbsp;&nbsp;宏伟的卡尔纳克神庙, &nbsp; &nbsp;&nbsp;走出神庙,还要经过商业区, &nbsp; &nbsp;&nbsp;当然,买东西的人很少, &nbsp; &nbsp;&nbsp;回到停车场, &nbsp; &nbsp;&nbsp;大巴上还可以看得到卡尔纳克神庙的大门, &nbsp; &nbsp;&nbsp;接下来是吃午餐,在卢克索市区的一家中餐店,叫王朝饭店。 &nbsp; &nbsp;&nbsp;上楼也有皇家风范, &nbsp; &nbsp; &nbsp;餐厅, &nbsp; &nbsp;&nbsp;中餐,不错,比埃及餐要好吃多了, &nbsp; &nbsp;&nbsp;还有水果,埃及的水果以橙子为多, &nbsp; &nbsp;&nbsp;吃完了,我们就往市区走, &nbsp; &nbsp;&nbsp;卢克索神庙就在市中心。 &nbsp; &nbsp;&nbsp;卢克索神庙到了, &nbsp; &nbsp;&nbsp;我们下了车, &nbsp; &nbsp;&nbsp;检票处,也要安检, &nbsp; &nbsp;&nbsp;卢克索神庙证明了卢克索辉煌过去。它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九个法老(公元前1398-1361年在位)艾米诺菲斯三世为祭奉太阳神阿蒙、他的妃子及儿子月亮神而修建的。 &nbsp; &nbsp;&nbsp;到第十八王朝后期,又经拉美西斯二世扩建,形成现今留存下来的规模。 &nbsp; &nbsp; 卢克索神庙有一条通往卡纳克神庙的“公羊大道”,也叫斯芬克斯大道,<br> &nbsp; &nbsp;&nbsp;这条大道由哈特舍普苏特女王首创,全长约2.7公里,大道两旁共有1057座雕像,其中807座为狮身人面像,250座为公羊头雕像。 &nbsp; &nbsp;&nbsp;前院的西南是一座巨大的大门。在古代这里有拉美西斯二世的两尊坐像、四尊立像和两根方尖塔。这些像中只剩下了两尊坐像、一尊立像和一根方尖塔。1 &nbsp; &nbsp;&nbsp;1836年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将一根方尖塔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这根卢克索方尖塔位于巴黎协和广场。 &nbsp; &nbsp;&nbsp;通过大门游客进入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院。这个院被两重廊柱围绕。这些廊柱由纸莎草捆组成,上有柱台。纸莎草柱式在古埃及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分为先陶立克柱式、束茎式纸莎草柱式、变式纸莎草柱式和开花纸莎草柱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装饰细节。 &nbsp; &nbsp; &nbsp;院的西部是一座清真寺。这座清真寺位于一座教堂的遗址上。这座清真寺位于神庙地基以上五米高的地方,原因是清真寺被建造时神庙已经被埋在五米深的尘土下了。 &nbsp; &nbsp; &nbsp;院子的后面的像上虽然有拉美西斯的名字,但是有些是阿蒙霍特普三世时候留下的,仅仅将名字改变了。 &nbsp; &nbsp; 第二院的南边是一座廊柱殿,它由4x8根廊柱支撑。其浮雕显示阿蒙霍特普三世在底比斯的众神前以及他的加冕。左右两边各有一座小神殿,这两座小神殿分别是奉献给姆特和孔斯的。<br> &nbsp; &nbsp;&nbsp;卢克索神庙里的每一根柱子都代表了法老的威严。 &nbsp; &nbsp;&nbsp;这两尊不知是哪一朝代的国王和王后,已经破损不堪, &nbsp; &nbsp;&nbsp;人与这些宫殿相比,就显得渺小多了。 &nbsp; &nbsp;&nbsp;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埃及的历代国王和权贵在此大兴土木,建造了宫殿和神庙,据说,这段建造时期堪称埃及建筑艺术的高峰,神庙将埃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点,而卢克索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就是宫殿之城。 &nbsp; &nbsp;&nbsp;随着千年岁月的流逝,卢克索大多数宏伟的建筑已经破败淹没,当年被视为太阳升起的东方——尼罗河东岸“活人城”的宫殿群,如今只剩下卡尔纳克和卢克索两座神庙, &nbsp; &nbsp;&nbsp;而河西——太阳归宿之处的“死人城”(帝王谷,女王神庙),祭祀亡灵的神庙所剩无几,大多数的陵墓被偷盗一空,但这里劫后余生的许多古迹,仍使卢克索以“埃及历史博物馆”的美誉而名扬天下。 &nbsp; &nbsp;&nbsp;要离开卢克索了,今天晚上住宿在赫尔格达,红海岸边,离卢克索大约200公里,路程约4小时。 &nbsp; &nbsp;&nbsp;离开卢克索大约在下午2点半, &nbsp; &nbsp;&nbsp;到达一个服务区的时候,已经下午4点半了, &nbsp; &nbsp;&nbsp;先要解决WC问题, &nbsp; &nbsp;&nbsp;当然,还是需要付费的,没有埃磅,付美元,1美元3个人。 &nbsp; &nbsp;&nbsp;服务区里有很多小商品, &nbsp; &nbsp;&nbsp;继续赶路, &nbsp; &nbsp;&nbsp;我们正在经过撒哈拉大沙漠, &nbsp; &nbsp;&nbsp;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大陆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nbsp; &nbsp;&nbsp;撒哈拉沙漠属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热的下沉气流不利于形成降水,且北非与亚欧大陆紧邻,盛行的东北信风从东部陆地吹来,水汽较少加剧干燥情况。 &nbsp; &nbsp;&nbsp;种种条件使得撒哈拉沙漠成为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nbsp; &nbsp;&nbsp;其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夏季炎热,曾出现过58℃的极端高温, &nbsp; &nbsp;&nbsp;“撒哈拉”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在阿拉伯语里,撒哈拉是“空虚”、“无物”的意思。 &nbsp; &nbsp;&nbsp;撒哈拉沙漠的动植物很少,地表水源也十分缺乏。 &nbsp; &nbsp;&nbsp;太阳落山了, &nbsp; &nbsp;&nbsp;晚上6点半,我们到了赫尔格达的美心海岸酒店。 &nbsp; &nbsp; 酒店英文名字叫Sea Star Beau Rivage Hotel, &nbsp; &nbsp;&nbsp;这家酒店坐落在红海之滨,周围环境非常美丽, &nbsp; &nbsp;&nbsp;阿聪在安排房间, &nbsp; &nbsp;&nbsp;这家酒店非常热闹,许多客人坐在平台上喝酒乘凉。 &nbsp; &nbsp;&nbsp;我们把行李暂时寄存,先去吃饭, &nbsp; &nbsp;&nbsp;也是自助餐, &nbsp; &nbsp;&nbsp;食物还蛮多的, &nbsp; &nbsp;&nbsp;人也蛮多, &nbsp; &nbsp;&nbsp;多吃些蔬菜, &nbsp; &nbsp;&nbsp;喝一杯啤酒,不便宜,大约7美元。 &nbsp; &nbsp;&nbsp;进房间了, &nbsp; &nbsp;&nbsp;房间里空调开不出,问了前台,说,近几天这里晚上气温只有二十多度,所以,冷空调一律不开, &nbsp; &nbsp;&nbsp;我们只能把阳台门打开,房门打开,靠通风来降低室温, &nbsp; &nbsp;&nbsp;可是阳台下面的烧烤摊的烟雾却直往屋里灌, &nbsp; &nbsp; 从远处看,确实是这样,后来总台告知,晚上10点结束。<br> &nbsp; &nbsp;&nbsp;不过,这里的环境确实不错, &nbsp; &nbsp;&nbsp;里晚上的室温在27°,只能开着阳台门,不盖被子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