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美洲辽阔的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巨鸟——雕鹰,它有“飞行之王”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p> <p class="ql-block">被它发现的猎物,很难逃脱它的捕捉。</p> <p class="ql-block">但谁能想到那壮丽的飞翔后面却含着滴血的悲壮呢?</p> <p class="ql-block">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亲近乎残酷的训练。</p> <p class="ql-block">第一步,母鹰教会幼鹰在平原上飞翔;幼鹰会飞后,必须每天有成百上千次的训练,才能得到食物。</p> <p class="ql-block">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悬崖边上,然后把它们推下崖去,有的幼鹰因为胆怯而被活活摔死,但母鹰不会因此而停止训练。母鹰深知,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就不能飞上高远的蓝天。</p> <p class="ql-block">第三步则充满着残酷和恐怖:那些被母鹰推下悬崖而能胜利飞翔的幼鹰将经历最后的、也是最关键、最艰难的磨难——它们那正在成长的翅膀会被母亲折断大部份骨胳,然后再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为悲壮的祭品!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因为它眼中虽然含有悲痛的泪水,但它更是在用坚强构筑孩子们未来生命中的蓝天!</p> <p class="ql-block">有的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地把一些还沒有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带回家喂养,可后来猎人发现,那被人工喂养长大的幼鹰最多只能飞到房顶那么高便要落下来,那两米多长的翅膀不仅飞翔无力,反而还成了它们的累赘。</p> <p class="ql-block">原来,母鹰“残忍”地折断幼鹰翅膀的大部分骨胳,是决定幼鹰未来能否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关键所在。</p> <p class="ql-block">因为雕鹰翅膀骨胳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折断后能忍着巨痛不停地振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后的翅膀则似神话中涅盤的凤凰一样死后重生,将长得更加强劲有力。如果不经过这样痛苦的磨难,雕鹰就永远与蓝天无缘!</p> <p class="ql-block">雕鹰是不幸的,因为“残酷”的母亲带给了它们痛苦的童年;然而雕鹰又是幸运的,全靠了母亲非凡的教育方法,才使得它在磨难中铸造了坚强,从而翱翔九天!</p> <p class="ql-block">雕鹰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不要拒绝痛苦的磨难。正是这种与痛苦的对抗过程,才能让我们修炼到雕鹰那种神游九天的能力与境界!</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都拥有自己辽阔而美丽的蓝天,也都拥有一双为翱游蓝天而准备的翅膀,那就是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你们的老师也正像母鹰一样在严格要求你们,给你们制造了种种磨难。但是请你们一定要明白,那是在帮助你们铸造坚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你们也必须要像幼鹰一样 ,只有经历了磨难,才会有翱翔蓝天的希望!当然,我们今天所谈到的磨难,对于现在正在成长阶段的你们来说,并不需要以生命与健康为代价,因为生命与健康是我们每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重中之重,那是不可轻言放弃的。但是你们必须要学会吃苦,学会承受磨难!</p> <p class="ql-block"> 张骞出使西域吃尽千辛万苦,终辟丝绸之路;司马迁不惧宫刑,忍辱负重终成《史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终使越甲吞吴;德国诗人歌德历经58年的熬煎而写出文学巨著《浮士德》,终使自已的作品登上世界文学的巅峰,成为“名著中的名著”;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童年时家境贫寒,生活艰辛,连上学读书的机会都没有,而他,却常年坚持在艰苦的打工之余挑灯夜读,终使自已成为一个博学多才、充满智慧的人,而最终登上总统的宝座……纵观整个中外几千年的文明史,凡成大器者,无不经历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痛苦磨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经过风雨,怎能见彩虹;未经历磨难,岂能有辉煌!同学们,让我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去经历磨难,铸造坚强,迸发激情,放飞梦想吧!在磨难中练就一双铁似的翅膀,去迎接明天翱翔蓝天的辉煌! </p> <p class="ql-block"> 注:这是我以前在学校工作时对中学生的一篇演讲稿。仅以修改后的此文做成美篇献给圈中正在养育子女、孙子女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 ,愿你们对孩子们的期望都能梦想成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背景音乐:老鹰之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图 片: 采自网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撰 文: 文 绍 匡</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