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养生,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毕竟相关的广告,已经泛滥成灾。</p><p class="ql-block">在某些人的观念里:养生就像奢侈品,是富人的专利;而穷人,未必消费得起。</p><p class="ql-block">诚然,物质愈是贫乏,人们愈是忙于谋生而疏于养生;但是,并非只有衣食无忧的人,才有资格去养生。若轻信广告中的养生之道,可能适得其反。</p><p class="ql-block">养生,即保养生命——之所以用“生命”,而不是“身体”,是因为养生不仅指“养身”,也包含“养心”。当然,若将身体视作肉体与灵魂的结合,把养心纳入养身之中,也无可非议——只是如此归类,不便于阐述。</p><p class="ql-block">谈养生,必先言养心,而后论养身——毕竟“心”主导着“身”;不注重养心的人,也不可与之谈论养生。所谓的养心,无外乎修德养性。</p><p class="ql-block">《庄子·天道》有云:“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虚静恬淡四字,便是养心的宗旨所在。虚者,清心寡欲;静者,不浮不躁;恬者,平和安详;淡者,不浓不热。</p><p class="ql-block">对人而言谈养生,必先言养心,而后论养身——毕竟“心”主导着“身”;不注重养心的人,也不可与之谈论养生。所谓的养心,无外乎修德养性。</p><p class="ql-block">《庄子·天道》有云:“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虚静恬淡四字,便是养心的宗旨所在。虚者,清心寡欲;静者,不浮不躁;恬者,平和安详;淡者,不浓不热。</p><p class="ql-block">对人而言,最大的优点,便是知错能改;最大的缺点,便是过而不改。善于养心的人,必有自知之明与自洁之力,能够照见心中的污秽,并逐渐将其清除。</p><p class="ql-block">人心本如水,无污则自净,不躁则自清。故《庄子·达生》有云:“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当然,善难修而易移,恶易染而难改;若意志不坚,毅力不足,便是过错再小、再浅,怕也无法拔除。</p><p class="ql-block">能够养心,而后可谈养身。所谓的养身,便是保养身体。其目的,并非一味地追求寿长命久,而是在尽力维持生活质量的同时,谋求终其天年。</p><p class="ql-block">生物都有着固有的寿命,得以至此而终,便可谓圆满。若依靠科技,使人拖着残躯苟活而越过天年,那并非福运,而是惩罚。当然,所谓的“天年”,是指自然衰老而死的年限;因治愈疾病而得以益寿延年的人,其天年,并没有发生改变。</p><p class="ql-block">个人认为,身体的保养,无需借助任何所谓的秘方和物品。故《庄子·刻意》有云:“不道引而寿。”养身的诀窍,说来极易,行之甚难——只是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健康意识而已。</p><p class="ql-block">行文至此,似乎已到收尾的关头。若读者尚嫌余兴未尽,大可静心感悟《菜根谭》《庄子》及其它经典。得不艰难,失必容易。很多东西,若是轻易便可到手,反而不会珍惜;不如费它一番功夫,也能添它一段情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