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工业设备更新“打捆申报”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项目捆”申报建议紧扣技术先进性、资金闭合性、实施集约性三大核心,通过精准捆绑、材料优化和风险防控,集中资源突破技术瓶颈,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打捆申报模式可实现项目规模化筛选和资源精准投放,加速工业设备迭代升级。</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政策背景与核心逻辑</b></p><p class="ql-block">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延续“两重两新”支持框架,工业设备更新作为“两新”领域核心板块,采用“打捆申报”模式,旨在通过行业集群化、项目集约化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这一模式的核心逻辑包括:</p><ul><li>资源整合:将分散的同类型项目捆绑申报,集中解决石化、钢铁、机械等11个重点行业共性需求。(如浙江省2024年《关于组织做好用能设备更新改造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支持中小企业以打捆方式上报项目,但需明确统一的申报主体、项目的管理机制,需提供详细的企业清单和设备更新清单)。</li><li>监管穿透:以“项目捆”为单位进行全生命周期跟踪,避免资金挪用风险。</li><li>杠杆效应:中央财政补贴比例不超过15%,地方配套资金不低于20%,通过“中央+地方+社会资本”的拼盘模式放大资金效益。</li></ul><p class="ql-block">二、申报模式与路径</p><p class="ql-block"> 根据政策要求,申报主体分为两类:</p><p class="ql-block">1. 地方企业申报路径</p><p class="ql-block">步骤一:属地初审</p><p class="ql-block">(1)市县发改部门核验:重点筛查项目合规性、重复申报问题,核实资金拼盘闭合性,检查项目是否符合《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要求。申报材料需包含至少3个同行业或产业链关联项目,单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电子信息领域不低于500万元),鼓励骨干企业牵头申报。(部分省份要求不得与技改项目合并申报)</p><p class="ql-block">(2)通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https://kpp.ndrc.gov.cn/)注册企业账号,在线填报项目基本信息、投资计划等。部分地方需通过地方专项资金管理系统(如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系统)申报。</p><p class="ql-block">步骤二:省级审核</p><p class="ql-block">地方企业向省级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提交“项目捆”,省级部门联合审查项目合规性(环评、用地、能评等手续)、技术先进性(设备国产化率≥80%)及资金闭合性(自有资金≥20%)。</p><p class="ql-block">步骤三:国家复核</p><p class="ql-block">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工信部等部委开展合规审查,重点关注安全改造、绿色化水平、国产化率等指标。</p><p class="ql-block">2. 中央企业申报路径</p><p class="ql-block">内部整合:中央企业及其控股子公司需将项目汇总至中央企业总部,由总部统筹后直接提交至国家层面,确保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行业(如石化、钢铁、医药等)优先获得支持。优先捆绑产业链协同项目(如钢铁企业炼钢设备更新+配套物流智能化改造)。</p><p class="ql-block">直报通道:通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线上提交,同步附具国资委合规性审查意见。</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项目筛选与支持方向</b></p><p class="ql-block">(项目捆构建核心规则)</p><p class="ql-block">1.核心适用行业(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领域)</p><ul><li>石化与化工行业:重点支持老旧装置安全改造、生产工艺绿色化升级项目。钢铁与有色金属行业:覆盖冶炼、轧制设备更新,节能降碳技术改造。</li><li>建材行业:包括水泥、玻璃、陶瓷等生产设备绿色化、智能化改造。</li><li>机械与汽车行业:支持工程机械、汽车制造领域淘汰低效设备,推广智能制造装备。</li><li>轻工与纺织行业:涉及食品加工、纺织印染等环节设备升级及绿色工厂建设。</li><li>医药行业:支持生物医药企业更新试验检测设备、智能化生产线。</li></ul><p class="ql-block">2.扩展适用行业(战略性新兴及配套领域)</p><p class="ql-block">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新增支持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半导体设备更新及AI技术应用项目。</p><p class="ql-block">能源电力与环保领域:特高压输变电装备更新、环境基础设施(如污水处理、固废处理设备)改造。</p><p class="ql-block">交通运输与船舶行业:覆盖船舶制造设备升级、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化改造。</p><p class="ql-block">安全生产与设施农业:新增安全生产设备更新、农业机械化与智慧农业设施建设。</p><p class="ql-block">3.特定场景适用方向</p><p class="ql-block">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支持工程机械、中小航空发动机、特高压输变电装备、钢铁、汽车、半导体、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整体部署设备更新,提升规模化效应。(如:3月31日《湖南省2025年加力扩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明确鼓励整体申报)。</p><p class="ql-block">循环经济领域:再制造、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等循环产业链项目。</p><p class="ql-block">4.捆绑方式:</p><p class="ql-block">横向整合:同一行业多企业项目合并(如建材行业窑炉改造+水泥智能升级)。</p><p class="ql-block">纵向协同: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如化工企业反应釜更新+配套仓储数字化系统)。</p><p class="ql-block">5. 技术门槛与经济性要求</p><p class="ql-block">设备先进性:更新后设备需达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非限制类、淘汰类要求;《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目录》标准。</p><p class="ql-block">经济效益量化:需提供第三方认证的能效提升数据(如生产效率提升≥20%、能耗降低≥15%)。</p><p class="ql-block">6. 资金拼盘设计</p><p class="ql-block">中央资金:最高支持核定固定资产投资的15%,且不得与其他中央财政资金重复。</p><p class="ql-block">地方配套:需明确地方财政资金、专项债、政策性贷款等来源,形成“国债+地方+金融”多元投入机制。</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申报资料与策略建议</b></p><p class="ql-block">1. 核心材料清单</p><p class="ql-block">基础要件:项目代码(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生成)、合规性证明(环评/用地/能评/施工等迁址审批文件,或提供政府部门出具的不适用说明)、设备清单(标注国产/进口标识)。</p><p class="ql-block">专项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量化节能降耗、国产化率提升数据)。淘汰设备处置方案(需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版)》淘汰类清单)。</p><p class="ql-block">2. 一票否决项</p><p class="ql-block">手续不全(如环评过期、用地未批先建)。设备产权争议或重复申报其他中央资金。投资数据偏差>5%或自有资金证明不足。(一票否决事项:2025年两新领域国债项目审核趋严:13项否决条件成硬约束,年内或迎新一轮申报窗口)</p><p class="ql-block">3.申报策略优化</p><p class="ql-block">抢占政策窗口:优先申报绿色化、智能化改造项目(2025第二批申报侧重碳捕集、智能工厂方向)。</p><p class="ql-block">强化技术背书:如联合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出具技术鉴定报告,突出首台套设备应用。</p><p class="ql-block">规避合规风险:提前规划项目合规性,确保用地、环评等手续有效期覆盖建设周期。</p><p class="ql-block">(注:具体申报细则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及省级部门最新文件为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