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越王台位于绍兴市区卧龙山(府山)东南麓,状如城楼,系后人为缅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雪耻而建。据记载《越绝书》:“越王台规模宏大,周六百二十步,柱长三丈五尺三寸,溜高丈六尺。宫有百户,高丈二尺五寸。”后来屡建屡毁。1939年被日机炸毁,1981年重修,塔基石砖为宋代遗物。</p> <p class="ql-block">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卧龙山东南麓,系后人为缅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雪耻而建,据《越绝书》记载:“越王台规模宏大,周六百二十步,柱长三丈五尺三寸,溜高丈六尺。宫有百户,高丈二尺五寸。”后屡建屡毁。1939年,日军军机轰炸绍兴,越王台被炸毁。1980年根据南宋嘉定十五年绍兴知府汪纲所建越王台遗址重建越王台城楼。现今的越王台下部分为砖砌结构的越王台基座,系宋代建筑遗址,基座中间有一高7米的拱形大门;上部分为宫殿式建筑,现为“越国史迹陈列”厅,以图片和实物将二千五百年前的越国历史展示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越王台以条石砌台基,把旧砖保护在内。台上为五开间单檐歇山顶水泥仿木结构的楼台建筑,上面悬挂沙孟海先生题写的“越王台”匾。从越王台向西拾级而上,登临府山主峰,上有望海亭,可饱览越中风貌。</p><p class="ql-block">1939年3月,周恩来总理回绍兴时,曾在越王台向各界代表发表抗日演说,还亲笔写下了“生聚教训,廿年犹未为晚”的题辞。</p> <p class="ql-block">越王殿等都座落于绍兴市中心的府山,此山原名叫“龙山”,卧虎藏龙之地。后来因</p><p class="ql-block">为越王大丞文种遭越王听信谗言赐死后也葬于此,所以又取名“种山”。再后来绍兴的官府机构也在于此,所以至今改叫“府山”了。</p> <p class="ql-block">越王殿外景。一对石狮很有历史了。还有周围古老的松柏,还有唐宋时期的松柏化石。</p><p class="ql-block">越王台上是越国历史展厅,展厅外是这副很有名的对联:</p><p class="ql-block">“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p><p class="ql-block">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p> <p class="ql-block">浙江省绍兴仓桥直街,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全长1.5公里,由河道、民居、街坊三部分组成,民居多为清末民初建筑,众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台门保存完好,具有浓郁的水乡风貌。2003年获“二〇〇三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p><p class="ql-block">河道两侧,以水乡传统民居为主,每家后院都有一个小河埠,为绍兴城内典型的“一河五街”格局。民居大多建于清末民初,其中有各式台门43个,这些建筑基本上建于清末民国初期,也有一些是仿古的新建筑。</p> <p class="ql-block">仓桥直街位于越王城历史街区内,府山东侧,是以古城风貌为特色,以传统民居为主要内涵,集居住、商业、旅游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道。仓桥直街还获得了“联合国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奖”,称此老街是“中国遗产活生生的展示地”。老街主要有河道、民居、石板道路三部分组成。老街中环山河是越王城的重要历史遗迹,位于老街的中心线。北起胜利西路,南达鲁迅西路,全长2.2公里。自北而南,依次架有仓桥、龙门桥、宝珠桥、府桥、石门桥、酒务桥、西观桥、凰仪桥等传统古老石板桥,平添水城氛围。河道两旁以水乡民居为主,大多建于清末民初,其中有各式台门43个,集中反映了绍兴的传统建筑特色与民情风俗。街道两旁开设有很多传统商店与餐馆,为让游人尽可能多地了解绍兴风情习俗,当地有关机构还在街道中开设了越艺馆、黄酒馆、戏剧馆与书画馆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