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史钩沉:平和县和平解放</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胜利解放南京。宣告蒋家王朝的覆灭,从此江南各省的国民党政权的败局已定了。为配合解放大军南下作战,尽早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长期坚持在敌后的闽南游击队,即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主力,奉令向安溪挺进,与该地活动的第四团会师,然后向永春、德化方向发展,迎接南下大军再回师闽南。因我军在九龙江北溪受阻,又奉命集结于永定。当时,永定、大埔等县已经解放,我军在永定湖雷作短期休整,成立闽西南联合司令部。中共闽粤赣边区党委调第十三团归第八支队建制。夏历五月间,第八支队所 属第十三、十九、二十一团,从永定向芦溪方向进发。芦溪东槐自卫队,及国民党平和县自卫总团团副叶武相继率部起义。夏历六月初八,我军由芦溪进占大坪。次日,国民党福建省保安第一、二、三团从小溪向小坪、霞寨集结,对我军形成钳形攻势,向大坪逼集,声称要与我军决战。我军抓住战机首先抢占龙大埔尾岭(俗称牛仔岭),与敌军展开激战。这一天上午,敌军依仗炮火优势,多次向我阵地冲击,均被我军击退。下午,我军阵前组织由五十二名组成的突击队,突破敌军主要阵地的制高点,并全线反击,敌军扼守不住,全线向小溪方向溃逃,战斗至当晚七时许结束。大坪之战,击溃了国民党福建保安团在闽南的主力,直接动摇了闽南各县国民党的地方武装势力。夏历六月,我第十九团又在坂仔金京洋与国民党保安三团展开作战,击垮该部,并击毙该团副团长李济芳,敌人锐气殆尽。金京洋之战,是解放战争中平和县境内的最后一战,此后,敌人主力望风远飏向沿海逃窜,我第八支队主力也奉命向外围出击。闽南特委在大坪西安成立以陈天才同志(特委组织部长兼平和县委书记)为主任的“平和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又建立“平和县独立大队”武装组织。随着我军军事上的节节胜利,敌人挣扎无望,平和县各地国民党势力只好相继起义投诚或缴械投降了。平和军管会成立后,其所属的政工团夜以继日地向周围群众宣传共产党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减租、减息”的政策,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大坪便牢固地掌握在我们手中,切断了伪县政府(设在九峰)与小溪的交通主干线,敌人和反动分子闻风丧胆,一些有识之士前来大坪,向人民政权主动缴械投降。根据上级党“要求采取一切措施,早日解放平和县”的指示,军管会党委讨论并分析了平和的形势,除了在军事上积极出击,打击反动军事力量外,又以军管会陈天才同志的名誉,分别向小溪张介义和九峰朱振丰等一些人写信,希望他们“认清形势,弃暗投明,争取得到人民的宽大。”原国民党平和县政府设在九峰镇。伪县长易衡,是伪省保安的团长。他是一个阴险毒辣的反动家伙,平时作威作福,鱼肉群众。一看到游击队四出活跃,尤以通往小溪的主干线,沿途屡遭游击队的暗伏戳击,退路眼看就要被切断,便慌了手脚,急忙赶到漳州、厦门一带,乞求伪省保安团派一个营的援兵来驻守九峰,为其打气壮胆。游击队攻占大坪后,易衡自知大势已去,焦急得有如热锅上的蚂蚁,为保全性命,于七月间将伪县政府机构、人员及档案,由省保安团派来的人马护送,取道大溪、安厚,迁到小溪镇,县政府设在三井(现平和服务社),同时更怕县城失守,上峰怪罪,便责令朱振丰留守九峰。易衡深知难于挽回败局,遂向福建省府呈请辞职。这样,张介义便在国民党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中出任平和县县长。张介义,平和县人,他接受张河山改编后,曾到伪省保安厅受训。他在南靖县任军事科长兼县自卫总团长时,与我闽南游击队就有暗中联系。一九四八年十月间,他主动派人与我特委机关联系,请求率部起义,但由于当时我特委负责人外出参加会议而未取得联系。他于一九四九年九月三日从南靖到小溪走马上任,到任的第三天,就着手准备 起义事宜。派原大诚中学校长张景尧委托有关人士到大坪找陈天才同志,汇报张介义要弃暗投明的诚意。陈天才同志随即表示欢迎,并同意张景尧等三人为双方联络员,邱铁汉同志为我方全权代表,九月八日开始谈判。第一次谈判,在林士年家二楼,邱铁汉一进门,则见张介义等人列队相迎。双方就座后。彼此进行自我介绍。首先由邱铁汉同志就目前时局剖切陈词,庄严地指出:“如不采取果断措施,悬崖勒马,弃暗投明,势必自取灭亡之祸,个人前途命运将不可收拾。”张介义等听了,颇为感动,大有改恶从善之意,但由于对共产党的政策一时还不甚理解,有所怀疑,只好婉转地说:“使君之言,十分有理:但事关大局,请宽以时日,我等再考虑考虑。”接着,又提出两项条件:一、要求保留部队;二、一切人员要求安排工作。由于条件苛刻,以致谈判无法进行,虽经张介义等人再三殷勤挽留,但持有十分警惕性的邱铁汉同志只好起而告辞,连夜赶回大坪向陈天才同志汇报。当时小溪地区的情况十分复杂,张介义的伪县政府在三井洋行(现服务社)属他掌握的有县政府人员及自卫中队(中队长林贞,计五十多人),琯溪警察所二十多人;伪靖和纵队司令部设在文成中学(今城关乡乡址)所属还有三连的兵力,枪枝弹药比较充足,大井头育英小学又驻有刘兵团的一个营部。伪靖和纵队与刘兵团的人马不属张介义指挥。直至解放前夕,刘兵团人马奉命撤走,伪靖和纵队也将大部分主力撤往南胜。这些变化情况,均为张介义起义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经过多方研究,即派人到大坪找陈天才同志,要求继续谈判。陈天才同志又指派邱铁汉、陈芸生俩同志(独立大队付政委)为代表,在大诚中学(现平和一中)与张介义进行第二次谈判。由于有上一次谈判的基础,加上我南下大军已入闽,军事上节节胜利,所以这次谈判比较顺利。当邱、陈二人一到大诚中学,就受到热烈欢迎,同时下令撤去密布的哨兵,并于二楼设宴招待。席间宾主坦诚相见,畅所欲言。邱铁汉抓紧时机,严肃地告以“兵临城下,何去何从?望善抉择之!”针对他们犹豫不决的心理,又指出:至于生命财产,我方绝对保证安全,同时量材取用,决不食言。至于张介义安排问题,待请求特委批准,并根据我方决定,宣读约法三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开列军政党团人员花名册,以待移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开列各系统的全部档案、文件,不得损坏、毁灭,必须一一封存,以待移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开列地方武装的人员及枪枝弹药花名册以待移交改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一番详细的讨论研究,张介义愿意接受我方提出的全部条件,约定于九月十七日起义。邱铁汉同志代表我方党委,对张介义的弃暗投明行动表示赞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避免双方发生误会,约定:在我游击队进城接管时,张介义方面的人员应在左臂上挂写有“张”字的红袖章,以示区别。谈判胜利结束后,邱、陈二人马上赶回大坪向陈天才同志汇报。陈天才同志听取汇报后,抓紧调动部队,配备人员,作好接管的各项部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月十七日下午,陈芸生潜入小溪三井,协助张介义布置工作,对小溪各方面的势力进行详细具体分析后,便由张介义出面,召集县政府各科室主管人员到县长室开会。会上,张介义针对当前时局作了简短发言、并将陈芸生介绍给大家,并宣布他将接受共产党的全部条件,举行起义。接着,陈付政委出示证件,并说明我游击队已四面包围小溪,愿意起义者欢迎,顽固不化者坚决干掉。到会人员都表示愿意跟张介义一起弃暗投明。经过讨论研究决定:县自卫中队在县政府内外设防,由张介义直接指挥;警察所仍负责市内治安,设法控制电话总机,切断外界联络,宣布口令。又由警察所长出面,到伪司令部对蔡×说:“张县长有要事洽商”将其调至三井,蔡一进县政府,警备森严,情知有变,但在陈芸生、张介义说清情况下,这个反动家伙感到大势已去,只好无奈就范。根据陈芸生的要求,将其部属调到县府住宿。当夜十时许,黄××又到天香饼店(现城关粮店隔壁)通知黄××,黄××,原是大坪伪乡长,大坪被攻占后,他带七、八个乡丁逃亡小溪,是个比较顽固的反动家伙,为了起义工作不发生意外,决定将他调至县府控制起来。一进三井,乡丁被隔离在楼下,当张介义说明情况,黄即暴跳如雷地说:“你们什么事都不通知我,你要我吃亏,那有什么话可说?”陈政委说:“今晚大军已将市区包围,你唯有放下武器,立功赎罪,顽抗是死路一条。”在这种情况下,黄××无可奈何,只好将枪缴交,并被监视在办公厅内,警察所长回到警察所,布置控制电话总机,又布置黄××、卢××将亲陈秀林的警长林××关起来。小溪已基本控制起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天才同志在九月十六日亲自接待起义和投诚等代表,重申:一要维持好城乡的社会治安;二要保存好档案文件;三对起义部队要接受改编。又安慰他们说:绝对保证人身安全,量才录用。十七日,便秘密派部队逼近小溪,当陈芸生潜入小溪后,陈天才同志也直接赶到枫埔,傍晚便向小溪进发。到达旧楼枫仔脚时,见张景尧等十多人在那里迎候,并在那里观望小溪的进展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天才带着政工团及接管的部队进城,张介义带着十多人,臂带红袖章排列在县府大门公路两旁,欢迎红军入城。陈天才同志对张介义弃暗投明的行动表示欢迎,并安慰和勉励他为人民多作贡献。一进三井,即召陈芸生、张介义,听取关于起义工作的汇报,紧接着便分派各部进行收缴武器等接管工作。经过商讨,决定以张介义伪县长为首的名誉,连夜印发《告全县各乡镇父老同胞书》,号召各乡、镇的国民党政权响应起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一番曲折和艰苦的工作之后,平和县终于和平解放。</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