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四月的天很蓝,四月的地很绿。这次与初中班主任李老师及师母还有几位同学相约去里东看望老同学,走进如画的山村,重拾久违的青葱少年的记忆,也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的宁静与村民的纯朴好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小桃村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位于群山环抱之中,是一个隐秘而古朴的小山村。原本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和谐共生。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传统建筑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我们沿着蜿蜒的小路走进村子,一路上绿树成荫,鸟鸣声此起彼伏,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清香。</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可惜的是村民已搬迁,大部分老屋都被拆,只留下我家唯一的半幢古屋。据说,小村土地统一被政府征用,在村头还将建个养牛场。这是70年代村民修的小水库,用于发电点灯和碾米。现在弃用了,但湖水碧绿清澈,倒映着四周的青山和蓝天。站在坝边转轮岩石上,我久久驻足,心潮汹涌,想起勤劳纯朴的邻里乡亲,想起慈祥的父母,伯伯和伯娘,想起我亲爱的大哥,眼眶也盈满咸涩的湖水……如诗如画,景色依旧,亲人却已远离。远眺每座山峦,似乎它们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而那些古老的石墙建筑,则承载了无数代人的生活记忆,每一块石头都透露出历史的厚重。</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我家老宅前,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合影。大家穿着各色衣服,笑容灿烂,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的无忧时光。这个老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当年母亲告诉我,祖上经商卖“野田青”赚钱,盖了这九间大院。传统的中式建筑不仅外观精美,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见证了小桃村从过去到现在的变迁,更珍藏我美好的儿时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里东村,我们遇到了不少热情淳朴的村民。他们向我们展示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比如如何利用棚屋进行农事活动。那种简朴实用的设计,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而在溪流旁的小道上,两座结构相似的瓦房掩映在绿植之间,显得格外宁静。偶尔还能听到潺潺流水声,为这片天地增添了几分灵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片开阔地带,那里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两岸树木繁茂,生机盎然。河边的一座蓝色凉亭成为我们休憩的好地方,坐在这里,远眺群山连绵,近观花草摇曳,所有的烦恼都随风而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次故乡之行,不仅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让我更加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希望未来还能再次踏上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故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