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Hanover - Victoria</b></h1> 同一时期,1839-1841年,英国和东方第一大国清朝开始了战争。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 First Opium War,互联网上己经有很多细节和观点。我没有系统地分析过战争的起因,因此在这里也就只能给出个人的理解。大家普遍认同的是这是一场关于贸易利益的战争。广泛的说法是英国在与中国贸易中常年逆差,英国从中国进口了茶叶,瓷器等大宗商品,而中国地大物博,清朝又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制。根本不需要英国和其他国家的货物。于是,英国找到了鸦片输入中国,当清朝禁止鸦片进口后,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这个概括是正确的,但是我认为有一个中国的实情被严重减弱或忽略了:就是当时的大清比世界上各国都更需要国际贸易,清朝需要大量的国外的白银。清朝采用银本位的货币制度,没有白银作为货币,政府就不能运转了,官员的薪水,各地的税务,民间的交易等等所有领域都需要银子。然而中国没有足够的银矿支持这套货币体系,那么中国的银子从哪里来呢?海外贸易。几百年来欧洲从中国购买了大量商品,白银作为货币付给了中国,只是表面上来看中国没有主动去国外寻求白银进口。互联网上有一个专业的估计,从16世纪到鸦片战争,300年的时间,约有6亿两(2万吨)白银从海外进入中国。另一方面,同一个时间段,中国人口大约从一亿增加到了四亿。增加的人口需要使用更多的白银,要维持四万万同胞的社会秩序,清朝己经重度依赖国际贸易中的白银进口了。并且,白银作为货币,在流通中还是个坑货消耗品,这个具体情况在《雍正王朝》中的"火耗归公"解释地很清楚。在经历了乾隆朝铺张浪费和大肆贪腐的情况下,清国白银的不足己经引起了民生凋零和社会动荡。百姓没有足够的银子交税,引发了白莲教和各地的起义。嘉庆和道光两朝持续出兵镇压,反而花费了更多的白银。当道光,林则徐和其他大臣们发现英国通过鸦片赚走了大量中国的白银后,他们马上禁止鸦片贸易。然而清朝政府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们要去吸食鸦片?如果说没有知识的贫民百姓轻易地沾染毒品的话,那鸦片流行于饱读孔孟之道的士大夫和满汉官员们又如何解释呢?<br><br>从英国方面来看,对华的贸易赤字确实很高,中国的产品不仅在欧洲和美洲特别流行,而且还没有其他国家可以替代。但是英国在海外贸易中并不是亏本的,英国商人就是二道贩子,进价多少不重要,关键货物可以高价卖出去。把中国的货物成倍地卖到欧美国家,照样是赚钱买卖,要不然以英伦三岛那么有限的领土和人口,绕着地球一圈,可能就赔掉裤子了。英国在中间发财大大的。英国的全球贸易线是把国内工厂生产出来的纺织品运到印度,在南亚卖掉,带着银子再去中国采购,然后再把中国的货品载回到欧洲和美洲,再卖掉。英国机器可以制造出高质量的布料,他们曾经试图把布卖给中国,然而乾隆皇帝把之前的五处通商口岸减少到了只有广州一处,广州天气暖和,不需要太多布匹。而且中国民间也可以手工织布,虽然质量和产量不如英国,但是对付穿几年,几十年也可以,太不了就是百姓每天不换衣服就是了。物质上的问题还可以克服,但是精神上的空缺却无法轻易解决。清朝的官僚体系是一层层地剥削。而剥削的物品就是银子。从县到中央的官员们不会把老百姓生产的粮食,养的猪抢回家里。他们认的只有银子。白银总量减少,剥削反而越强烈,大多数百姓的生活就越看不到希望。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商人乘虚而入,带来了邪恶的解决方案:鸦片。吸食毒品后可以短暂地让人们感受到虚无缥缈的幸福。毒品是令人上瘾的,很快地鸦片的需求量就大幅提升。清朝的大量白银被英国赚走了,社会问题越来越尖锐。尽管清廷出现了严禁派和弛禁派两种声音,但是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立即禁止外国鸦片的进口,而忽略了如何根治中国人吸食鸦片。<br><br>1839年,道光 派 林则徐 到广州禁烟。林则徐 要求英国商人交出所有鸦片,派兵封锁了广州十三行,并且切断了对英国商人的粮食供应。十三行是清政府官方授权对外贸易的唯一机构,外国商人和传教士们都住在十三商行内。英国代表,驻华商务总督 查理·义律 Sir Charles Elliot 连忙从澳门赶赴广州,与 林则徐 交涉。毕竟鸦片是各国公认的毒品,义律 在道义上不占任何优势,又加上 林则徐 把英国人困在十三行内,不给提供吃喝。毒品又不能吃,6个星期后,义律 饿得七荤八素,只得交出了20000多箱鸦片。然而,义律 却非常鸡贼,他告诉英国商人们,英国政府将承担鸦片的损失。这就把女王拉下了水,本来是民间的商业活动,现在王室被硬塞了进来。这就为将来英国出兵留下了借口。林则徐 在虎门把这批鸦片全部销毁,道光皇帝称此举大快人心。这使得以商业立国英国人十分佩服,这么多鸦片,清朝自己卖也能赚不少钱啊?两个国家的想法是不同的。道光,大臣,各阶层的人都想得是天朝上邦威严是最重要的,些许浮财算什么?英国女王自己来了都要叩首称臣,更何况尔等草民的货?烧了就是给你们点颜色看看。<br> 虎门销烟不是结束,不久 林则徐 就要求 义律 签具保证书:由政府担保以后商人不可以参与鸦片交易和走私。这就有点刁难 义律 了,清朝的市场太大了,利益也太大了,就算英国人不赚这钱,欧洲其他国家也要赚这个钱。而且参与鸦片买卖的清朝各层官员都有,他这个小总督怎能控制的住?哪怕在今天各国都在禁止毒品,仍旧无法堵住走私。义律 本人也是仗着大英帝国的势力桀骜不驯,之前被迫交出鸦片,心里一直窝着邪火。结果保证书没有签。当 道光皇帝 听到奏报后,甚慰朕意,反正朕就怕白银外流,正好所有的贸易都停了吧。我们之前讲过,英国一直提倡《国富论》的市场经济,停止所有自由贸易强烈地触动了 义律 的神经,义律 也没有向英国请示,负气地便带领所有在广州的英国人前往香港九龙。英国水手在九龙尖沙咀上岸后,就去找乐子,结果醉酒后与当地民众发生了口角,双方动了手,一位名叫 林维喜 的村民被打死。又摊上麻烦了,而且对方死了人,自己又是理亏,义律 接着憋气,计划把这件事情压下去。他赔偿了 林维喜 的家属一大笔银子。又在英国船只上开庭审讯肇事的水手。由于当天所有人都喝高了,没人知道到底是谁是真正的凶手,所以 义律 对五名水手判处监禁和罚金,便送回英国的监狱服刑。都安排妥了之后,义律 才通知中国官方。这边,林则徐 不干了,自古杀人偿命,在大清的地盘杀了大清的人,怎能让你们英国人自行判案?由于凶手已经回国,林则徐 正式驱逐了包括 义律 在内的所有英国人,又撤回所有为英国人工作的中国人。此外,他向英国人断水断粮,一旦在中国海岸上发现外国人,马上就地正法。义律 等人又被困在了九龙海港的货船上。这他妈还不如广州十三行呢,上次在十三行内,好歹有水井,外人还可以私自携带粮食给英国人。现在在船上,没有人可以靠近,而且没有水。义律 尝试与 林则徐 谈判,但是等到的回复是:"对不起,您的电话现在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义律 稍后了3个星期,没水没粮了,狗急跳墙地向清朝的军队开火,驾船突破了包围。同时,义律 向英国政府发电,请求出兵支援。第一次鸦片战争拉开了帷幕。<br><br>消息传到英国后,立即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由于 墨尔本 无为而治,英国社会上的矛盾越来越严重,上下己经憋得火大尿黄了。大家讨论此事,毕竟鸦片作为毒品,英国人为了贩卖毒品而打仗,这事注定遗臭万年。然而,另一方面正常贸易也被清朝禁止了,英国的自由贸易受到了挑战,英国商人财产受损,安全受到威胁。如果置之不理,大英帝国的面子上也过不去。国会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出兵中国。<br><br>1840年6月,海军上将 乔治·懿律 Sir George Elliot 率领远征舰队抵达中国南海。乔治·懿律 是 查理·义律 的堂兄,舰队包括48艘船支和4000人。他带着外交大臣 巴麦尊子爵 亨利·约翰·坦普尔 Henry John Temple, 3rd Viscount Palmerston 的国书公函要求中国与英国以平等地位进行贸易,割让一个小岛给英国侨民,让他们居住通商。巴麦尊子爵 是首相 墨尔本 的妹夫和坚定的政治盟友,然而与个性懒散的 墨尔本 的不同,巴麦尊 相当地具有进攻性,那是别人睡觉他吹号,街上见猫呲牙叫,走进超市捏泡面,小便池前转圈尿。英军开始试探性地小规模地进攻了几次,双方不分胜负。林则徐 认为自己在广州的防御奏效了,英国人攻不进来,于是向 道光 奏报自己取得胜利。义律 多次派使者去见 林则徐,希望双方可以以谈判解决分歧,以避免战争。然而,林则徐 认为有什么可谈的?你们反正也打不进来,我耗到你们退兵就完了。懿律 和 义律 看 林则徐 避而不见,心想:你不想谈,那我们就北上,看看其他地方有没有人愿意谈。如果一路上都没人谈,我们就到北京直接找皇帝谈。7月,英军驶到厦门,然后派出使者,乘坐一艘船插上白旗,去递交国书。然而,厦门守军不懂国际上白旗的含义,以为英军进攻,立刻开炮。英军死伤数人,义律 见厦门也无法谈判,继续开船向北。闽浙总督 邓廷桢 上奏 道光:我们这儿也打胜了。几天后,英军到了舟山群岛,这一次英国人不再派出使者,直接开战。不到10分钟便完全摧毁了清军的防守,登陆占领舟山的定海,定海知县 姚怀祥 投水自尽。站稳脚后,义律 再向宁波和镇海送去公函,但是当地官员都不敢将该公函呈上朝廷,全都选择了拒绝。拿着卖白菜的钱,操什么卖白粉的心啊?英军于是继续北上。道光 得到胜利和失败的两种报告,一头雾水。他严令沿海各省加强防务。 8月,英军直逼天津大沽口,来到了北京的大门口,面对不请自来的敌人,道光 这才明白了一些真相,他派遣 直隶总督琦善 与英国交涉。琦善 接受公函转呈给朝廷,同时他把英国海军的船坚炮利的情况如实汇报给了 道光。英国的外交公函分为两大部份:前半部是夸大地指控 林则徐 在禁烟运动中的种种恶行,后半部则是具体的要求:平等贸易,割地,赔款。然而写信和读信的人有不同理解。英国外交大臣 巴麦尊 首先要表达的是大英帝国出师有名,总不能明说你们把我们的毒品烧了,要赔钱吧?所以他花了大量篇幅控诉了 林则徐 对待英国商人的"恶劣"举动,英国是为了保护本国人的平等权益,才出兵的。然后,即然我们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那我们就要点补偿。但是 道光皇帝 读岀来意思就完全不同了。英国花了这么大精力列数 林则徐 的"罪行",那么你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我惩罚 林则徐 吧。并且在 道光 的心里,皇帝像是家长,英国和 林则徐 是两个小孩打架,虽然 林则徐 是亲儿子,我无私地惩罚 林则徐,这就够公平的了。而且,道光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停战原因,就是我们之前说的银子。历史记载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兵力是清朝20万人对英国2万人。皇帝不遣饥饿兵,道光 调动如此多的军队,花费是巨大的。战争的起因就是为了银子,现在反而要花更多的白银。因此,道光 指示 琦善:惩罚 林则徐,与英国停战和谈,你去干,我放心。琦善 告诉 义律:皇上了解了你们的冤情,一切都好谈,你们先回广州吧,我马上就到。义律 以为清朝同意了所有要求,再加上当时已经进入秋天,天气变冷了,于是英国舰队返回广州,并且交还了舟山。道光 见 琦善 轻而易举地打发走了英军,龙心大悦,任命他为钦差大臣,撤去了 林则徐 的职位。并且,道光 命令撤走沿海防御,省下了军费。<br><br>1840年底,义律 和 琦善 来到广州谈判。以 义律 的理解,清朝己经答应了全部要求:赔款,平等外交和通商,割地。琦善 得到 道光 的指示是同意惩罚 林则徐,其它都不行。然而,琦善 认为赔款,在广东划拉一下就有银子给你,外交和通商,反正全国只有广州一个口岸,这些条款地方上都可以完成,瞒着朝廷就行。唯一割让香港,这就必须要奏报皇帝了,这绝对不行。义律 见 琦善 不接受,决定先打一仗再说。1841年1月,英军攻占了虎门炮台的第一条防线:大角和沙角。琦善 见清军如此不堪一击,于是同意了最后一条割让香港允许英国人居住,但是清朝仍旧在香港收税。这就是《穿鼻草约》,琦善 带着上坟的心情把这个草案送交北京,而 义律 这边则嚣张地在香港升起大英米字旗。结果中英两国的中央政府都对这个草约非常愤怒。道光 早就认定了只要罢免 林则徐 就解决了所有问题,现在 琦善 答应了割地赔款,不是卖国贼是什么?马下就下旨锁拿进京。然后派侄子 奕山 和两江总督 伊里布 去广州剿匪。另一边,英国外相 巴麦尊 也大骂 义律 卖国,大英帝国派出了强大的远征军,一场正规大战都没打,结果就换来香港这么个鸟不下蛋的小岛。于是,他催促 义律 进军,3月初英军攻占了整个虎门,通过黄浦,直逼广州城下。琦善 被押赴京城,奕山 知道前线吃紧,慢慢悠悠地南行,结果花了57天才抵达广州。这段期间,英国早已把广州团团围住,破坏了所有的城防,然后架上大炮对准城市。这时广州城内最大的官是提督将军杨芳,作为职业军人他知道惨败无可避免。然而作为清朝大臣,杨芳 向北京送去了捷报,粉饰太平,同时他向 义律 表示,先别打了,咱们继续通商,广州维持现状。义律 看广州己经在手里了,就暂时停战,继续商务贸易。道光 终于看出不对来了:既然已经打胜了,怎么还在通商啊?于是下旨 奕山 严查内情,彻底消灭英军。圣旨和 奕山 在4月同时到达广州,奕山 在心中大骂 义律:"我他妈给了你40多天的时间,你都没打下广州,干什么吃的?"没办法,现在 奕山 只得遵旨向英军进攻。5月,双方大战,不出所料,英国占领广州,奕山 交出了600万两银子的赎城费,英军才撤出城市。然后,奕山 向 道光 上奏:清军大破英军,敌人退去。关于赎城费,奕山 说成这是中国商人之前欠英国的货款,由于打仗一直没付,现在英国人恳求还债,堂堂大清不会赖帐,不过拖了这么久咱们也没付利息,咱们赚大了。道光 朕心甚慰。<br><br>英国外相 巴麦尊 对 义律 己经相当腻歪了。看看英军之前的战绩,烧毁华盛顿,击溃拿破仑。再看看你,一年了,你还在香港呢。 6月派出了 砵甸乍爵士 Sir Henry Pottinger 替代 义律,任驻华新的全权代表。8月,砵甸乍 和英国援军抵达,然后就率兵第二次北上。攻占了福建厦门后,继续向北到了舟山。经过几场战争,10月占领了浙江的定海,镇海,和宁波。时值冬季,英国停战休整。1842年3月,清军反攻英军,结果失败而归,退往杭州。同时英军也改变了战略,他们认为如果再次北上大沽口,到了冬天,英国人不适合严寒的北方,还是要撤军。因此,他们决定沿长江作战,气候适宜,并且可以切断京航大运河,清朝的漕运。这次战略调整多少参考了1792年时 马戛尔尼伯爵 Macartney 访华时的详细记录。6月,英军从长江入海口进入,占领了吴淞口和上海。7月,顺江而上占领了镇江,直逼北岸的扬州,控制了京航大运河途中关键城市。8月,英军抵达南京,两江总督求和。到此,道光皇帝 知道了真相,不得不承认失败了。8月29日,双方签订了清朝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