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rektwd" target="_blank">叶升龙画论·第一章《典型论》1.02(6)</a></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二、中国人物画追踪(7)</b></p><p class="ql-block">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历来许多艺术巨制如《七十八神仙图》、《折槛图》、《骑士猎归图》、《乐山大佛》(石刻)、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以及闻名于世的敦煌石窟等等,却都出之于无名的工匠之手,恰恰成为很大的反差。</p><p class="ql-block">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有多少国家大事,有多少民族恩怨和民间故事都得不到绘画的反映和表现。而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抗日战争中,同样找不到有代表性的国画作品。抗战歌声响彻大地,抗日文学、戏剧都有很大作为,美术中的木刻也很活跃,唯独中国画找不到几幅反映抗日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唯见徐悲鸿先生的《愚公移山》鼓励长期抗战,另有齐白石先生一幅小品《蟹》题有诗句“看你横行到几时”外,其他国画家仿佛都在坐视而不动手,正是被董其昌们的画论像一根麻绳结结实实地捆绑住了手脚,动弹不得。</p><p class="ql-block"> 只有丰子恺先生不守董其昌们的画论成规,自搞一套,自然被国画界贱视。但丰子恺先生的画,内容结合时事而新鲜深刻,谁也无权白眼相待,所以他们只得将丰子恺先生的画划入“漫画”类中。丰子恺先生不争这虚名,也就以“漫画”自待。</p><p class="ql-block"> 其实丰子恺先生的画大多应该属于国画。例如《流浪者》一画,画面出现一人夹着一把雨伞,从一墙角过去,抬头见墙上一只蜗牛,题诗云:“却羡蜗牛自有家。”[7]意境很新,刻画了由日寇造成的流离失所者在流浪途中见到蜗牛的一种情感反映。这幅画哪是什么漫画,崇拜董其昌的国画家们能画得出如此的画来吗?</p><p class="ql-block"> 中国画是祖国艺术品类中具有代表性的艺种,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竟如此无作为,岂不是一个沉痛的现象吗?</p><p class="ql-block"> 在五四运动中,美术界早已发现旧文人画的弊病,所以一直在提倡中国画改革。口号一直在喊而改革的要领始终抓不住,茫然无绪。因为国画界没有做彻底的研究,研究者自己都被旧画论牵着鼻子走,解脱不出来。</p><p class="ql-block"> 千余年的错误和曲解,再加上几代理论的歪曲,如火上浇油,使中国画跳不出火坑,虽然东闯西窜,始终如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p><p class="ql-block"> 中国画长期在停滞中。</p> <p class="ql-block"><b>【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7]丰子恺:《缘缘堂随笔集》第316页,1985年5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span></p> <p class="ql-block"><b>【附】<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tho70b" target="_blank">叶升龙画论·第一章《典型论》1.03(1)</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