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中国古代文学短篇小说</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 中国民俗摄影作者 曾尚青 )</b> 南宋,一个风云变幻、山河破碎的时代。临安城的繁华之下,暗藏着风雨飘摇的危机。辛弃疾,这位满怀壮志的词人,正站在时代的漩涡之中,为国家的命运而忧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春日的临安,本应是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景象。然而,今年的春天却格外短暂,仿佛一场匆匆的过客。辛弃疾漫步在庭院中,看着那满地的落花,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惆怅。他想起了自己的壮志未酬,想起了国家的前途未卜,心中的愁绪如春日的柳絮,纷纷扬扬,难以平息。</p> <p class="ql-block"><b> 此时,辛弃疾的好友陈亮来访。</b>陈亮也是一位爱国志士,与辛弃疾志同道合,两人常常在一起谈论时事,抒发心中的抱负。陈亮见辛弃疾满脸愁容,便问道:“幼安,何事如此烦恼?”辛弃疾叹了口气,说道:“你看这春日匆匆,落花满地,就如同这南宋的国运,风雨飘摇,不知何时才能迎来转机。我等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无处施展,怎能不让人烦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陈亮点点头,深有同感地说:“是啊,如今朝廷主和派当道,不思北伐收复失地,只图偏安一隅。长此以往,国家危矣!”辛弃疾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不甘心就这样看着国家沉沦,我一定要想办法,让朝廷振作起来,北伐中原,恢复山河!”陈亮拍了拍辛弃疾的肩膀,鼓励道:“幼安,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我们一起努力,为国家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两人正说着,辛弃疾的夫人范如玉走了过来。范如玉知书达理,温柔贤淑,一直默默地支持着辛弃疾。她看着辛弃疾和陈亮,微笑着说:“你们又在谈论国家大事了吧?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酒菜,先吃点东西,再慢慢聊。”辛弃疾和陈亮点点头,随着范如玉来到了客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席间,辛弃疾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他的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同时也有着深深的忧虑。他望着窗外的落花,不禁吟道:“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陈亮听了,也不禁感叹道:“好诗!幼安,你的词总是能道出我们心中的感慨。这春光易逝,就如同我们的青春和理想,在这乱世之中,渐渐消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范如玉看着两人,心中也有些难过。她轻声说:“你们不要太悲观了,只要心中有希望,就一定能找到出路。我相信,只要你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一天,国家会迎来光明的。”辛弃疾看着范如玉,心中充满了感激。他握住范如玉的手,说:“夫人,谢谢你的支持和鼓励。有你在我身边,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吃完饭后,辛弃疾和陈亮又来到了书房,继续谈论国家大事。他们分析了当前的局势,认为朝廷应该加强军备,训练士兵,等待时机北伐。同时,他们也希望能够团结更多的爱国志士,共同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然而,他们也知道,这些想法在主和派当道的朝廷中,很难得到实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正当两人感到沮丧的时候,辛弃疾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对陈亮说:“我们虽然无法直接改变朝廷的决策,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诗词来表达我们的观点和情感,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也许,我们的诗词能够像一把火炬,点燃人们心中的希望之火,让更多的人关注国家的命运,支持北伐。”陈亮点点头,说:“好主意!幼安,你的诗词才华出众,一定能够写出震撼人心的作品。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声音能够被更多的人听到,就一定会产生影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于是,辛弃疾开始日夜创作诗词。他将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对主和派的愤怒、对北伐的渴望,都融入到了诗词之中。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充满了感染力。每一首诗词写成后,他都会和陈亮一起讨论,修改,然后传播出去。渐渐地,辛弃疾的诗词在临安城传开了,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然而,辛弃疾的诗词也引起了主和派的不满和忌恨。他们认为辛弃疾的诗词是在煽动人心,扰乱社会秩序,对朝廷构成了威胁。于是,他们开始对辛弃疾进行打压和迫害。辛弃疾的官职被降,他的诗词也被禁止传播。但是,辛弃疾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依然坚持创作,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心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春日的傍晚,辛弃疾独自一人来到了临安城的西湖边。他望着湖面上的波光粼粼,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了自己的诗词,想起了那些支持他的人们,也想起了那些反对他的人。他知道,自己的道路充满了荆棘和坎坷,但是他不会放弃。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一天,他的理想会实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正当辛弃疾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突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琴声。他顺着琴声望去,只见湖边的一座亭子里,一位女子正在弹琴。那女子面容姣好,气质高雅,仿佛是从画中走出来的仙子。辛弃疾被那女子的琴声和美貌所吸引,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女子见辛弃疾走来,没有停止弹琴。她的琴声依旧悠扬,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辛弃疾静静地站在一旁,听着琴声,心中的烦恼渐渐消散。一曲弹完,女子抬起头来,看着辛弃疾,微笑着说:“公子,你也喜欢听琴吗?”辛弃疾点点头,说:“姑娘的琴艺高超,让在下陶醉其中。不知姑娘为何在此弹琴?”女子叹了口气,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心中有些烦恼,所以在此弹琴解闷。听公子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不知公子从何而来?”辛弃疾说:“在下辛弃疾,来自历城。如今在临安为官,却因一些事情,心中烦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女子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说道:“原来你就是辛弃疾辛公子。我早就听闻你的大名,你的诗词写得太好了,让我十分敬佩。”辛弃疾苦笑着说:“姑娘过奖了。我的诗词虽然受到了一些人的喜爱,但是也引来了不少麻烦。如今,我的诗词被禁止传播,我的官职也被降了,真是无奈啊。”女子说:“公子不必灰心,你的诗词是为了国家和民族而写,一定会被人们铭记的。我相信,只要你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的理想会实现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辛弃疾看着女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说:“姑娘的话让在下感到无比温暖。不知姑娘如何称呼?”女子说:“我叫柳如眉,是一个普通的民间女子。”辛弃疾说:“柳姑娘,今日能与你相遇,真是在下的荣幸。不知姑娘能否再为我弹奏一曲?”柳如眉点点头,说:“既然公子喜欢,我就再为公子弹奏一曲吧。”说着,她又开始弹奏起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柳如眉弹奏的是一首激昂的曲子,仿佛在诉说着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北伐的渴望。辛弃疾听着琴声,心中的豪情壮志再次被点燃。他情不自禁地吟道:“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柳如眉听了辛弃疾的词,眼中闪烁着泪光。她说:“公子的词真是太好了,道出了我们心中的痛苦和无奈。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实现北伐的梦想,恢复国家的山河。”辛弃疾看着柳如眉,心中充满了敬佩和感动。他说:“柳姑娘,你一个女子,竟有如此爱国情怀,真是让在下佩服。如果天下人都能像你一样,何愁国家不能复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此以后,辛弃疾和柳如眉成为了好朋友。他们常常在一起谈论诗词,谈论国家大事。柳如眉的琴声和鼓励,给了辛弃疾很大的力量。在柳如眉的支持下,辛弃疾继续创作诗词,为北伐的事业而努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几年过去了。在这几年里,南宋的局势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加严峻。主和派依然当道,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辛弃疾看着国家的沉沦,心中的痛苦和无奈越来越深。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了,他必须要采取行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于是,辛弃疾决定联合一些爱国志士,发动一场起义,推翻主和派的统治,实现北伐的梦想。他和陈亮、柳如眉等人一起,秘密地策划着起义的事宜。他们联络了各地的义军,准备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发动起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然而,起义的计划还是被主和派得知了。他们派出了大量的军队,对起义军进行围剿。辛弃疾等人虽然奋力抵抗,但是由于寡不敌众,起义最终失败了。辛弃疾、陈亮等人被逮捕,关进了大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大牢里,辛弃疾受尽了折磨。但是,他始终没有屈服。他知道,自己的理想还没有实现,他不能就这样放弃。他相信,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就一定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柳如眉得知辛弃疾被关进大牢后,心急如焚。她四处奔走,想办法营救辛弃疾。她找到了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向他们诉说了辛弃疾的冤屈和爱国情怀。在柳如眉的努力下,终于有一些人愿意为辛弃疾说话。他们向朝廷上书,请求释放辛弃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番周折,辛弃疾终于被释放了。但是,他的身体已经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他回到家中,调养了很长时间,才渐渐恢复过来。经过这次起义的失败,辛弃疾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南宋朝廷的腐败和无能。他知道,依靠朝廷来实现北伐的梦想已经不可能了。于是,他决定离开临安,回到自己的家乡,继续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离开临安的那一天,柳如眉来到了码头为辛弃疾送行。她看着辛弃疾,眼中充满了不舍和担忧。她说:“公子,你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你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体,我会在这里等你回来的。”辛弃疾看着柳如眉,心中充满了感激和不舍。他说:“柳姑娘,谢谢你为我所做的一切。你也要保重自己,等我有了机会,一定会回来找你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说完,辛弃疾登上了船,向着家乡的方向驶去。他望着渐渐远去的临安城,心中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会回来的。我一定要实现北伐的梦想,让国家重新恢复繁荣昌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船在江面上缓缓行驶,辛弃疾站在船头,望着远方的天空。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憧憬,仿佛看到了国家复兴的那一天。此时,他的耳边响起了一首熟悉的曲子,那是柳如眉为他弹奏的曲子。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艰难,他都不会放弃。因为,他的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而奋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赞《暮春悲歌》</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墨染临安暮雨寒,词锋剑影诉孤丹。</p><p class="ql-block">辛公笔下山河泪,柳女弦中社稷叹。</p><p class="ql-block">壮志难酬心愈烈,忠魂不屈意犹磐。</p><p class="ql-block">一篇悲歌传千古,留取丹心照岁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