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四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风中的云

<p class="ql-block">4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举行。</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具体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距今8万到6万年,处于早期现代人演化关键阶段,是旧石器时代中期唯一发现丰富植物遗存的遗址,在特殊饱水环境下发现,包含丰富石器和动植物遗存,对研究东亚现代人起源、演化具有重要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 浙江仙居下汤遗址:中国最早的农业聚落之一,展现了上山文化中晚期的中心台地、外围人工土台、环壕的三重聚落结构及其动态发展过程,发现了房址、器物坑、灰坑、墓葬等遗迹,为研究南方地区早期稻作农业社会提供了重要标本。</p> <p class="ql-block">3. 甘肃临洮寺洼遗址:此次发掘延续多年,发现了马家窑文化的大型聚落,包括三重长方形布局的围沟、近百座房址、大量灰坑窖穴,首次发现史前遗址的三重长方形布局围壕、马家窑文化大规模制陶区,确认了马家窑文化高等级的中心性聚落。</p> <p class="ql-block">4. 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海拔4430-4410米,年代跨度从距今5000年至2000年,通过其遗迹和遗物可看到与内地和四川等地有密切联系,考古工作结合多学科研究,在古DNA、古人类学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突破。</p> <p class="ql-block">5. 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中原商王朝在长江中游控制的重要据点,在商王朝成立之前的二里头晚期,中原势力已到达这里,商代前期成为重要据点,不仅有高等级建筑、墓葬,还发现了铸造青铜器的遗址,且在商代中期仍有重要发现。</p> <p class="ql-block">6.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确认了先周时期它是一个都邑,发现西周时期的三重城垣,宫城、小城、大城,且修建时间范围、使用年代明确,出土大量青铜器窖藏和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甲骨,为研究西周王朝以及它和各个诸侯国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p> <p class="ql-block">7. 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西周燕国都城,是目前发掘时间最长、面积最大、内涵最丰富的西周封国遗址,新发现的外城墙和外城壕,首次明确了西周封国中的两重城垣结构,城址范围扩大,还发现大型宫殿建筑遗址和前所未见的大型夯土井类遗迹。</p> <p class="ql-block">8.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经过5年科学考古发掘,共出土器物1万余件,包含基本完整的礼容器、礼乐器组合,以及大量漆木生活器、车马兵器、玉器、卜甲等,种类丰富,为了解楚国物质文明提供了丰富资料。</p> <p class="ql-block">9.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了封泥和简牍,实证了“西汉置益州郡”“领二十四县”等历史史实,对于研究秦汉时期西南边疆地区的治理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10. 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始建于公元1世纪,约9世纪末10世纪初废弃,其出土的石膏大佛脸等文物,展现了古代文明交流互鉴和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对于研究佛教在西域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