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的童年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童年。回味我的童年,有无尽的欢乐。却也有些囧事,让人啼笑皆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君子报仇,一刻不留</p> <p class="ql-block"> 叔叔们还没有搬家的时候,父亲三兄弟都住在一起 ,就是现在我家宅基地。二叔家的堂哥和小叔家的堂弟都和我差4岁。2位叔叔都当过兵。两家摩擦不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小哥俩不对付。小叔叔年轻力壮、血气方刚。每次冲突,在气势上都更胜一筹。二叔不动声色、运筹帷幄,加上二婶泼辣强悍,自是不甘示弱的。</p><p class="ql-block"> 娃儿们起的冲突哪有什么大事?但不管是啥,弟弟都不是哥哥的对手。堂弟委屈,使出他的杀手锏,就是砸二叔家的屋瓦。农村的石头随处可见,信手拈来。堂弟彼时也就8、9来岁的样子,但依他的力气,半个馒头大小的石头砸到屋顶是不成问题的。屋瓦很脆,无辜躺着中枪。瓦屋最怕漏雨,你说这给你哗啦啦仍几个石头上去还得了!自是少不得被堂哥接着收拾,再后面矛盾升级就不可避免了。</p> <p class="ql-block"> 2)折戟的鼓上骚</p> <p class="ql-block"> 那时真是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农村的水果来源就是一些果木树。常见的有桃、杏、枣树、柿子。村里还有户人家有一颗枇杷和板栗。隔壁家有颗石榴,花开挺多,不怎么见结果。我们在春天眼巴巴的看着桃花、杏花开过,结的小小的果实就急不可耐。桃的花蒂还未落尽,有一层白白的绒毛。偷偷摘下,咬开,肉涩涩的,核还是白白的;杏的酸得直吐舌摇头。真正能吃的最早的一拨桃,叫五月报,就是农历5月端午节前后吧。</p><p class="ql-block"> 我邻居家的院子里有好几颗这样早熟的桃树。应该种了有些年了,树挺高,叶子也茂密。有天晚上我吃过晚饭,听见后面人声鼎沸,不知道邻居家发生了什么事,就和父母一起过去探个究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桃树下聚集了许多人,还有隔壁村庄的。大家都仰着头,不断的向着树上喊话:荞麦巴(绰号,农村孩子绰号多)快点下来,跟你妈回家……”</p><p class="ql-block"> 没有一丝动静。我仔细朝树上瞅 ,也没有看见人。树叶太茂盛了。这个(鼓上骚)是隔壁村一户人家的小孩,4兄弟行3,平时也没有听说什么负面新闻的,这咋就闷声不响的摸上了树,还下不来了呢?!</p><p class="ql-block"> 从大人的议论中 ,我才得知:下不来的原因是他现在不敢下来。为啥?因为我邻居家的大儿子是位老师,以狠劲儿据称。他们家的伯伯嬷嬷都是极良善的。这位哥哥,我也是忌惮的。性子特别急,还容易暴躁,我曾亲眼看见他指导女儿学骑自行车,因为后面没有前面骑得流畅,一边骂,一边还上了手。还听说他连亲弟上课时也揍的,而且还特别狠!</p><p class="ql-block"> 耗子碰上猫了!今晚就是邻居大哥发现了异动。喊了声,他就窝着不动了,也不敢下来。无奈之下,有人去叫了他妈妈过来。</p><p class="ql-block"> 僵持了很久,后来也不知道怎么下的树。想必也是饿昏了,又惊又吓的。最主要的估摸是老师当着众人的面,确凿的告诉他:没事了,你下来吧。</p> <p class="ql-block"> 3) 灵鸡一动</p> <p class="ql-block"> 算起来,有个邻居家小哥哥到现在还欠着我们的牌资。这小哥比我大两、三岁,论辈份还得管我叫叔。我初下池塘学游泳,他把我往深处拉,害我呛了几口水。冬天的稻田里,逮着我就和我摔跤,直到有一天,我突发奇想使出绊脚绝技,后来屡屡不是我的对手,方才作罢。</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喜欢玩扑克牌,有种玩法叫争上游。3人、4人都可以玩。先出完牌的是上游,最后留牌的就是下游,下游输钱给上游。这位哥哥玩牌不是我们的对手,输得多了,只能欠着。</p><p class="ql-block"> 欠得多了,自然也少了玩牌的兴致。每次再玩的时候,我们就提醒他一下,搞得他也怪不好意思。</p><p class="ql-block"> 某一日,他兴高采烈的告诉我们,马上就可以把欠下的钱还上!原来他背着家里把正在下蛋的鸡挑了几只,另外挪了个窝,并且成功的瞒过了他妈,取得了初步成效。</p><p class="ql-block"> 他家养的鸡挺多。那时,哪家生活中的零用不是从鸡屁股里面出来的?好小子,啥时候学了孙子兵法——瞒天过海、暗度陈仓。</p> <p class="ql-block"> 4) 大水冲了龙王庙</p> <p class="ql-block"> 我在估摸着10多岁的时候,很想为家里做点事。有一次,约了几个差不多大的小伙伴去离家约2里的一片山上去打柴。那是一片相对高一点山,离家比较远,印象中此山的属地较模糊,有点野山的意思。我带着伙伴们一路寻去,竟发现一小块的茅草长势极好,周边的要么被砍过,要么就是比较荒芜。我招呼他们猫下腰,迅速的抢占这块宝地。</p><p class="ql-block"> 一顿手忙脚乱过后,我们每人搞了一小担茅草,忙不迭地回到家。庆幸的是我们在砍柴的时候,不远处虽有人,居然也没有呵斥、阻止我们。</p><p class="ql-block"> 父亲回来,我高兴的和他说起此事。父亲仔细询问了地形和山势,笑了,说:“大孬子,那山是家里的!”</p><p class="ql-block"> 带人去薅自己的羊毛,难怪没人制止呢!</p><p class="ql-block"> 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识自家山。</p> <p class="ql-block"> 有缘读到此文的你,又有怎样难忘的童年呢?期待你的分享。</p> <p class="ql-block"> 耳畔又传来那熟悉的歌谣:池塘边的榕树下,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