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撰文/渝夫·天津南开<br> 编辑/桐言·辽宁沈阳<br><br> 【桐言无忌】<br><br> 家是温馨的港湾,是在外打拼者梦寐以求的栖息地,是远离故乡的游子挥之不去的乡愁。<br> 不平静的心,想回家的人……<br> (二八六四)水到渠成?<br><br> 好久没有这样的感受了:憋材料,嘴起泡,尿黄尿。<br> 去年底到现在,因为工作性质和自身也想放松一下的原因,没有长时间陷在材料堆里,也没为什么材料费地心神。日子是松散的,心情是放松的,最大的改变,莫过于灰黄的脸庞有了红润的光泽。我知道,这是熬夜少的原因。<br> 这次下部队蹲点调研,原本是件很放松、很开心的事情,不料领导有话在先,必须写出一篇有质量的调研文章,否则蹲点就不成功。<br> 虽然我不是带队负责的组长,却也担负着拿出第一稿的责任。从一开始,我就有种莫名的压力。实际上,对于写材料,我没有怕过,只要静下心来,用些心思,没有翻不过去的火焰山。问题在于,天天应酬,迷迷糊糊,材料实在难以顺利完成。<br> 哎,有什么办法?(2008年4月20日写于吉林省东丰县)<br><br> (二八六四)水到渠成?<br><br> 好久没有这样的感受了:憋材料,嘴起泡,尿黄尿。<br> 去年底到现在,因为工作性质和自身也想放松一下的原因,没有长时间陷在材料堆里,也没为什么材料费地心神。日子是松散的,心情是放松的,最大的改变,莫过于灰黄的脸庞有了红润的光泽。我知道,这是熬夜少的原因。<br> 这次下部队蹲点调研,原本是件很放松、很开心的事情,不料领导有话在先,必须写出一篇有质量的调研文章,否则蹲点就不成功。<br> 虽然我不是带队负责的组长,却也担负着拿出第一稿的责任。从一开始,我就有种莫名的压力。实际上,对于写材料,我没有怕过,只要静下心来,用些心思,没有翻不过去的火焰山。问题在于,天天应酬,迷迷糊糊,材料实在难以顺利完成。<br> 哎,有什么办法?(2008年4月20日写于吉林省东丰县)<br><br> <br> (二八六六)回到沈阳<br><br> 写下这个题目,猛然想起那首传唱一时的摇滚歌曲《回到拉萨》。<br> 显然,沈阳并非拉萨,既没有辽远的蓝天,也没有高原的空灵,有的只是水泥森林和喧嚣环境。<br> 或许,沈阳让我们留恋的,只是我们的工作岗位,我们的职责,以及我们那并不明朗的未来。<br> 当然,如果家在沈阳,这里还有亲人的牵挂,妻儿的思念……<br> 回到熟悉的城市,看到春天已经涌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看到春风已经将冬日的阴冷吹得烟消云散,心中难免感慨:春天真的来了。<br> 诚然,沈城并没因为我们的暂时离开而变得孤寂,车水马龙依旧,行人匆匆依旧,不变的只是忙碌,变化的只有季节。<br> 或许我们应该相信,一个悄然变化的沈阳,一个依旧忙碌的沈阳,可以让我们懂得生活的意义所在:好好活着,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2008年4月23日写于辽宁省沈阳市)<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