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自驾行】恒山第一胜景悬空寺

为你开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峰岭和晨光下的翠屏峰相交处天空宛如瓶口</h3> <div> 早晨8点多从酒店出发去悬空寺游客中心,售票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登临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购了门票和乘车票,乘摆渡大巴去景区。</div><div>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5公里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上,原名“玄空阁”,始建于北魏后期(大约为公元471-52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它将我国古建筑艺术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是恒山十八景中的“第一胜景”。该寺于1982年2月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之一。<br></div><div> 悬空寺总体布局可分为不足30平方米的寺院和南北二楼三部分,有楼阁殿宇40余间,包括11个佛教殿堂、5个道教宫观、1处三教合一殿。<br></div><div> 我们到景区9点,正是悬空寺日照时段,阳光照射下的岩壁泛着金光,光线视觉效果非常柔美出片。</div><div> 恰好和我们同车过来的旅行团不登临,登临的人流不大,按照景区指示路线登临悬空寺,走走拍拍,转的比较悠闲,也拍了几张有点意思的照片。</div><div> 半个多小时转完,乘车返回游客中心,回到酒店烧水收拾行李,退房去蔡家酒楼吃午饭。</div> 站在金龙峡底,翠屏峰的积雪还未完全融化,太阳光正好照亮了悬空寺所在的区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翠屏峰半山腰中,悬空寺以空中楼阁之势呈一字错落排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近看悬空寺建筑顶和崖壁上也还有积雪</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仰视“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全貌,悬空寺距地面高约60米,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58米,是中国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木构摩崖古建。占地面积152.5平方米,实际建筑600多平方米。</h3> 唐代大诗人李白游遍五岳,四岳都留下诗篇,唯独在恒山只留下“壮观”两个字。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和悬空寺相对的天峰岭山崖也满是积雪</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悬空寺景区布局及重要景点</b></h1> <h5> 悬空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 ,呈南北走向多层次的横向布局 。悬空寺总体布局为 “一院二楼”,南端为一座悬空寺院, 北边为两座悬空飞楼。 悬空寺院的建筑群包括了钟楼、鼓楼、送子观音殿、伽蓝殿、地藏殿和千手观音殿以及同居一室的大雄宝殿、太乙殿、关帝殿。二楼即南、北二楼,北楼为三教殿,南楼主要殿堂有纯阳宫 (二层)、 三官殿 (三层)和雷音殿 (顶层),是悬空寺的主殿, 皆三檐歇山顶, 面阔各三间。 南、北楼之间有两层栈道相连。</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悬空寺景区布局(实拍图注)</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佛堂院</b></h1> 佛堂院是由佛堂、大雄宝殿和钟、鼓楼等建筑物围合而成的“凹”字形院落,至现状地面总高差为26.97米。<br> 佛堂的上层是大雄宝殿,南北两端是钟楼和鼓楼,最南侧是伽蓝殿;伽蓝殿的北侧是土地庙,大雄宝殿顶部、伽蓝殿北1.5米处是送子观音殿,大雄宝殿顶部北端是地藏殿,高程与送子观音殿相同;大雄宝殿顶部、地藏殿北1.4米处是千手观音殿,此外,佛堂院有碑廊与钟楼一层连通,面阔两间,进深一间。 <br> 其中,千手观音殿由崖体出挑的悬臂梁和梁端下部铁杉木支柱承托,呈悬空状态。面阔一间,进深一间,东、南、北三面出廊,柱头、补间三踩斗棋单下昂,单檐歇山顶。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佛堂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雄宝殿和北侧的钟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位于南侧的鼓楼</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南楼</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悬空寺南楼</h3> <br> 南楼,位于佛堂院北侧,高三层,长约7米,宽约4米,一至三层依次是纯阳宫、三官殿和雷音殿。整座建筑由崖体出挑的悬臂梁和梁端下部铁杉木之柱承托,呈半悬空状态。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东、南、北三面出廊,一、二层柱头、补间为三踩斗栱单下昂,三层柱头、补间为五踩斗栱双下昂,三层三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br> 纯阳宫也称吕祖庙,主要供奉的是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左为神仙,右为童子,后面是他的坐骑梅花鹿。三官殿是悬空寺整个建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殿,殿内塑像为明代的泥塑珍品;殿中供奉三官,即赐福于人的天官,赦罪于人的地官,为民解厄的水官。三官塑像的下面左右为侍女,再两边为老少臣子、天蓬元帅及龟、蛇二将。雷音殿是佛教殿堂,位于南楼第三层,殿内供奉:中间为释迦牟尼,左右为文殊、普贤,佛前为阿难、迦叶。入殿仰视,悬山上悬塑琳琅满目,二十四诸天、十八罗汉脚踩五色祥云自天而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悬空寺南楼雷音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楼俯瞰景区游客中心和对面的天峰岭</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悬空栈桥</b></h1> 栈桥位于南楼和北楼之间,长约10米,桥上建楼,楼内建殿,殿内供佛。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栈桥</div><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栈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楼回看恒山水库大坝</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栈桥回看南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栈桥上看北楼</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楼</h1> 北楼,位于南楼北侧,高三层,长约为6米,宽约为4米,一至三层依次是四佛殿、三圣殿和三教殿,为全寺的最高建筑 。整座建筑由崖体出挑的悬臂梁和梁端下部铁杉木支柱承托,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东、南、北三面出廊,三层柱头、补间为三踩斗栱单下昂,三层三檐卷棚式歇山顶楼阁。<div> 四佛殿中供奉的是四方佛,四佛皆为壁画,清同治五年(1866年)绘,悬匾“青云独步”,为,明代道士孙训在此殿居住时书。三圣殿窗楣有明代吴门徐申题“绝壁层楼”,殿内供奉观世音菩萨乘朝天金毛吼,文殊菩萨乘青天狮,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10弟子等环侍左右,彩绘有观世音普救72难故事。 三教殿三教殿是体现“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阁,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于一殿,在全国各地寺庙建筑中极为罕见。<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圣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教殿</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身佛殿</b></h1> 三身佛殿,也称石窟阁,分上下两层,位于南、北楼的悬空栈桥之间,包括应身佛殿、报身佛殿及法身佛殿,其中应身、报身、法身是如来佛的三种形象。三身佛殿为二层二檐卷棚悬山顶建筑,立面呈“┘”型,其中一层面阔两间,进深两间。南侧为应身佛殿,北侧为报身佛殿,报身佛殿顶部为面阔一间、进深一间的法身佛殿,柱头、补间为一斗三升式斗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应身佛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北楼回看三身佛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北楼回看三身佛殿</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随拍图片</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登临结束后远眺悬空寺南楼和北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式窗棂之美</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午餐继续在浑源县蔡家酒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