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白脸角鸮是鸮形目鸱鸮科白脸角鸮属的鸟类。但通过声音和分布范围可区分。体长约22-24厘米,体重雄鸟185-240克,雌鸟225-275克。背部呈灰色,下体苍白并带有条纹,脸部黑白分明。与白脸角鸮相比,色彩更深更灰,黑色标记更为突出,脸部更白,眼睛橙红色。幼鸟的耳簇较短,标记模糊,眼睛黄色。发出一系列快速的泡泡状鸣叫,先是一连串快速的‘hu’音节,随后是一个较长的‘hwooow’声。在繁殖季节频繁使用,雄鸟会强烈歌唱,尤其是在黄昏,但整个夜晚都可能鸣叫。</p> <p class="ql-block">栖息于散布着树木的稀树草原、荆棘灌木丛和干燥开阔的树林,如金合欢-Combretum树林,河流边的树林,森林边缘和空地。通常独居或成对出现,以大型昆虫、蜘蛛、蝎子为主食,偶尔捕食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夜间活动,从栖木上猎食。</p> <p class="ql-block">从分类学的角度来看,南白脸角鸮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类亚门,鸮形目,鸱鸮科,白脸鸮属。脊索动物门包含了所有具有脊椎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南白脸角鸮属于鸟纲,这一类动物特征包括有羽毛、产卵和用肺呼吸。鸮形目是鸟类中的一个目,包含了猫头鹰、角鸮和猫头鹰等,它们通常具有大型的、圆脸形的头部,以及用于夜视的适应性眼睛。鸱鸮科是鸮形目中的一个科,包含了多种角鸮,而白脸鸮属则专门包含了像南白脸角鸮这样的物种。南白脸角鸮的拉丁学名Ptilopsis granti为学名,Ptilopsis是属名,granti是种名,它为纪念某个人或某次发现而命名。这一名称在学术界用于明确和统一地指代这种特定的鸟类物种。</p> <p class="ql-block">分布于加蓬东南部、刚果中部、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部、乌干达南部、肯尼亚西南部,南部至纳米比亚,以及南非中部至夸祖鲁-纳塔尔省。IUCN:LC(无危);CITES II级。在非洲多个保护区中分布,如马拉维的Lilonge自然保护区,津巴布韦的Hwange国家公园等。</p> <p class="ql-block">摄影/编辑/制作:狂飙3号</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3381190</p><p class="ql-block">地址:加拿大士嘉堡</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0426</p><p class="ql-block">谢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