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善爱我—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鄂温克旗第二幼儿园大四班活动纪实

暖冬

<p class="ql-block">  为落实旗、市两级教育局《关于开展“3.25善爱我—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的通知》要求,积极营造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引导家长关爱幼儿、提升幼儿心理健康素养。鄂温克旗第二幼儿园大四班开展了《当我感到生气》社会活动。</p> 活动目标 <p class="ql-block">  1.认知目标:知道生气时要及时消气,保持乐观情绪。</p><p class="ql-block"> 2.技能目标:能够掌握一些转移、排解生气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3.情感目标:乐意分享自己的消气方法,能用积极态度面对生气的情绪</p> 情景导入  引发共鸣 <p class="ql-block">  老师提问:“当你感到生气?肚子马上就要爆炸💥了”、“你会做那些让心情美丽起来的事情呢?”,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会听音乐🎶。”有的说:“我去户外骑自行车”有的说:“我会躺在床上深呼吸”,通过这个情景,孩子们初步掌握调解心情的好办法,引发了他们的共鸣。</p> “聆听故事    了解内容” 收获分享    共同成长 互动互通    方法总结 <p class="ql-block">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总结调节心情💢的好方法。如生气时先深呼吸几次;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找关心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好朋友说一说自己的心情、也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画画、唱歌、玩游戏等。</p> 家园共育 <p class="ql-block">  1. 家园共育:老师将活动中的情绪调节方法分享给家长,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运用这些方法,帮助孩子更好地管理情绪。同时,鼓励家长与孩子分享自己调节情绪的经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2. 日常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老师持续关注幼儿的情绪表现,及时给予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将所学的情绪调节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当我感到生气》健康活动课,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发脾气的不良影响,学会了多种调节情绪的方法,希望孩子们能够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不做“喷火龙”,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每一天,健康快乐地成长!</p> 心理健康的由来 <p class="ql-block">  现代心理健康的诞生(20世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提出潜意识理论,心理问题源于童年经历或压抑的欲望,心理治疗开始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Maslow)、罗杰斯(Rogers)强调人的潜能与自我实现,心理健康不仅是"无病",更是积极成长。</p> 什么是心理健康 <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p> 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 <p class="ql-block">  1. 在户外活动可以让孩子进行更多的运动,如奔跑、攀爬、跳跃等,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运动能力和体格。同时,阳光能够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益于骨骼的健康发育。</p><p class="ql-block"> 2. 与自然接触可以减轻孩子的焦虑和压力,促进心理放松。研究表明,大自然的景色和声音对情绪有积极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幸福感和自尊心。</p><p class="ql-block"> 3.大自然中充满着丰富的感觉刺激和学习机会,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和创造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