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志🛶诗画浙里

流星雨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作者昵称: 流星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美篇序号: 3704619</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美篇创作龄: 2016年08月03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背景音乐:齐旦布《雍泽绿措》</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踏遍浙东山水,共赴一场春日之约,在这春意盎然、百花争艳的四月,我们三家六人一拍即合,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之旅。伴着清晨的阳光,我们驾驶着两辆汽车,踏上了浪漫的旅程,一路飞驰一千里,目的地直指浙江普陀山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下榻在普陀山下朱家尖同心苑觅度民宿,周边仿若置身于一片宁静祥和的净土。民宿依偎在青山绿树之间,环境清幽雅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抬眼望去,不远处便是宏伟庄严的观音法界景区,那熠熠生辉风格独特的殿堂造型,散发出神圣而慈悲的气息,气势恢宏,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普陀山观音法界是一座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建筑艺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统一的大型文化主题博览园。观音圣坛是观音法界的核心标志建筑,秉承“圣坛即观音”的设计理念,由大台阶、基座、莲瓣、塔身、背光和毗卢帽六大部分组成,远观仿若观音菩萨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坛内一楼中央主厅“圆通大厅”中,高达16米的千手千眼观音像慈悲地注视着众生,1042只手姿态各异,手中持有各种法器,象征着观音菩萨的无量智慧和救苦救难的慈悲心愿,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晨,我们来到了朱家尖码头的“小布达拉宫”慈航广场,这里是前往普陀山的关键入口之一。“小布达拉宫”建筑依山层叠而建,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与周围的自然山势完美融合,从远处眺望,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给人一种古朴而宏伟的感觉。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如建筑的整体轮廓、依山而建的布局以及层叠的建筑形式等,都与布达拉宫有着相似之处,给人一种仿佛置身于西藏的错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登上了去普陀山的轮渡,新海华66号渡轮破开海面的轰鸣,混着此起彼伏的海浪声,像在叩响另一个世界的门扉,咸涩的海风卷着细碎的浪花扑上脸颊,吹乱鬓角的发丝,却吹不散心底莫名的悸动——前方,普陀山正披着氤氲水雾,如慈悲的手掌缓缓展开,晨钟暮鼓仿佛已穿透茫茫海天,在耳畔轻轻回响,每一次船身摇晃,都似将世俗的纷扰抖落海中,当那抹黛青色的山峦轮廓愈发清晰,双手不自觉交握,心跳与浪涛同频,满心只剩即将踏入圣境的庄重与期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登陆后,我们首先去朝拜南海观音圣像,眼前石雕图案精美刻着:自驾游子欢笑声,一条宝带翠微行,普陀欢笑迎嘉客,万道霞光灿佛城,普陀山有你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晨光为海天晕染出淡金轮廓时,我们已沿着普陀山的石阶缓缓前行。朝拜的路上有人手持念珠,口中轻诵佛号,指尖抚过每一粒佛珠,似在数算内心的祈愿;有人身着粗布麻衣,腰间束着褪色的绑带,每迈出三步,便俯身伏地,额头轻触冰凉的石板,双手摊开成莲花状,仿佛要将尘世的烦忧尽数摊开。我们也不约而同停下脚步,双手高举过顶,闭目合十,让山风拂过面庞,任阳光洒落肩头。这一刻,石阶上深浅不一的脚印、沾满尘土的衣衫,连同此起彼伏的诵经声,都化作了最虔诚的朝拜,在海天佛国的怀抱里,勾勒出一幅震撼人心的信仰画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普陀山南海观音像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佛教慈悲精神的象征。每逢观音香会节,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来自四海的信众如潮水般涌来,三步一叩首,五步一作揖,以最虔诚的姿态,向观音诉说心愿,祈求平安顺遂、幸福安康。袅袅香烟中,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观音慈悲护佑的深深信赖。在风雨洗礼中,南海观音像始终慈悲俯瞰着众生,见证着岁月变迁,抚慰着世间苦难,它不仅是普陀山的地标,更是无数人心中的信仰灯塔,为迷茫的心灵指引方向,给疲惫的灵魂带来慰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補怛紫竹林因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称紫竹石,后人又在此栽有紫竹,故而得名。不肯去观音院唐咸通四年,日本僧慧锷第三次入唐求法,恳请迎归五台山观音像,舟过莲花洋遇风浪,漂至潮音洞畔,因菩萨不肯东去,遂与新罗商贾一起留像于洞侧,山上居民张氏舍宅供奉,后梁贞明年间迁址于灵鹫峰麓,1980年在潮音洞西侧重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宝塔又称宝佛塔,俗名太子塔,位于普陀岛普济禅寺东南方、海印池南端。它建于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是普陀山上保存至今最古老的建筑,也是现存元代最大的宝箧印式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宝塔有着许多民间传说,如镇住孽龙的传说,这些传说在当地广泛流传,反映了人们对多宝塔的敬畏和崇拜之情,也成为了普陀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代相传,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普济禅寺的建筑是清代官式建筑的杰出典范,其精湛的工艺、巧妙的布局,无论是飞檐斗拱,还是梁柱雕刻,都展现了古代工匠的卓越技艺,整体建筑群气势恢宏又不失精致典雅,仿佛是一座凝固的艺术殿堂。普济禅寺承载着千年的佛教文化传承,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是普陀山佛教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佛教历史的活化石,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不禁对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产生敬畏与赞叹之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着蜿蜒的香云路拾级而上,1087级台阶,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与信仰交织的轨迹上。沿途秀峰险石相伴,一侧是峭壁悬崖,鬼斧神工;一侧是幽深山谷,静谧神秘。巨大的崖壁上,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题的“海天佛国”四个大字苍劲有力,笔锋之中尽显豪迈之气,精准地概括了普陀山的神韵,也成为了这片圣地的代称。崖上又叠一石,名为“云扶石”,高插云海,摇摇欲坠却又稳如泰山,石上小潭承接天露,清冽不腐,更添几分神秘。佛顶山,是自然的杰作,是人文的宝藏,是心灵的净土,无论是寻求自然之美,还是探索宗教文化,亦或是寻找内心的宁静,它都能给予最完美的答案,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普陀山这方净土,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心灵的栖居地。无论是在寺院中焚香祈愿,还是在山径间漫步沉思,都能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普陀山,以它独有的温柔与庄严,治愈了旅人的疲惫,也让我们在山水与禅意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与平和,这份美好,将永远珍藏在记忆深处,时时唤起心底的温暖与向往。返港的汽笛声已经拉响,我们将步入下一个景点,此刻的心情难以平静,再见吧普陀,相见不会太遥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宁波东钱湖东南背靠青山,西北紧挨平原,地处鄞东平原中部,开凿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踏入东钱湖景区,仿佛走进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湖边的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如绿色的丝绦,随风摇曳,像是羞涩的少女在翩翩起舞,湖水清澈见底,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的山峦,水天一色,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水。放眼望去,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犹如一条绿色的巨龙横卧在大地之上,守护着这片美丽的湖水,山上植被茂密,四季常青,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显得生机勃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钱湖的小普陀更是别具一番风味,岛上古木参天,绿树成荫,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古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其中,靠近岛的水中,那座洁白高大的水上观音塑像,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神圣而祥和的光芒,让人不禁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下榻在毛五小院紧邻韩岭老街,韩岭老街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历史可追溯至唐朝,老街三面环山,一面临湖,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婉约与精致,‌韩岭老街枕水而眠,悠悠千载,如同一部古老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故事,它是“浙东第一古街”,是岁月沉淀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烟火与诗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踏入宁波南塘老街,仿若翻开一部尘封的历史书卷,往昔的烟火气息与醇厚的文化底蕴扑面而来。它是宁波八大历史街区之一,曾作为旧宁波商贸文化聚集地的“南门三市”,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岁月变迁,承载着无数宁波人的记忆与乡愁 。南塘老街,是宁波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将历史、文化、美食与生活完美融合 ,在这里,既能品味到地道的宁波风味,又能领略到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息 ,它不仅是一条老街,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对过去生活的眷恋与向往 ,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南塘老街都将永远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前来探寻、品味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宁波鼓楼始建于唐长庆元年,是宁波历史上正式置州治、立城市的标志,也是宁波市仅存的古城楼遗址,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宁波的城市版图上,散发着历史的光芒。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与情感,见证了宁波的兴衰荣辱,也见证了宁波从古老走向现代的辉煌历程。它是宁波的根,是宁波的魂,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它的魅力,感受它的厚重与深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奉化蒋氏故居,时光仿佛在此凝固,穿过古朴的武岭门,青砖黛瓦间流淌着岁月的痕迹,每一处建筑都似一位沉默的老者,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蒋氏故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见证,在这里,人们能直观地感受到蒋氏家族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到蒋介石、蒋经国等重要人物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进而深入探究他们对中国政治、军事、社会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脉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丰镐房里,精美的雕梁画栋令人驻足,那些栩栩如生的木雕、砖雕,不仅展现着传统工艺的精湛,更承载着蒋氏家族对生活的追求与期盼,报本堂内,祖宗牌位庄严肃穆,让人感受到传统家族文化的厚重,小洋房则以其独特的西式风格,诉说着那个时代的开放与交融,淡黄色的外墙在绿树掩映下,别有一番风情,楼内陈列的旧物,无声地讲述着蒋经国在此学习、生活的点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蒋氏故居,就像是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它让人们明白,历史并非遥不可及的传说,而是真实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这些建筑不仅是蒋氏家族兴衰的见证,更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既是蒋氏家族的私人记忆,也是属于整个民族的历史财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绍兴鲁迅故居,那幅墙画就像是时光的使者,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墙画上,鲁迅先生的形象栩栩如生,他眼神犀利而又充满温情,仿佛在凝视着来来往往的人们,传递着他对这片土地和人们的深深关切。站在墙画前,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先生对话,感受他的精神力量,这些墙画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文化的传承,它们将鲁迅先生的作品和精神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给人们,让人们在拍照打卡的同时,也能深入领略到鲁迅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张与墙画的合影,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一次与文化的亲密接触,让人仿佛置身于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时代,感受到那份独特的韵味和情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步绍兴沈园,仿若踏入一幅灵动的江南建筑画卷,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在诉说着独特的韵味与匠心,沈园的建筑巧妙地融合了江南水乡的灵秀与古典园林的雅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于碧水绿树之间,那飞檐翘角,如灵动的飞鸟,轻盈地展翅欲飞,线条流畅而优美,既展现了建筑的精巧工艺,又为整个园子增添了几分灵动与飘逸,远远望去,仿佛一幅立体的水墨画,意境悠远。绍兴沈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将江南水乡的柔美、古典园林的雅致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完美融合,成为了江南建筑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它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踏入柯岩风景区,仿佛踏入了一幅浓墨重彩的江南画卷,这里山水交融,人文荟萃,每一处景致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一进入柯岩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被誉为“天下第一石”的“云骨”,它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巍然屹立,高达三十多米,远看宛如一炷烟霭,袅袅升空,又似破土而出的春笋,直冲云霄,“炉柱晴烟”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历史的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区石佛,又称天工大佛,是浙江四大石佛之一,开凿于隋代,竣工于初唐,历经三代石工耗时百年完成,它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静静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艺术的辉煌。这尊石佛不仅是宗教文化的象征,更是艺术与历史的瑰宝,它承载着古人对佛法的虔诚,展现了精湛的石刻技艺,站在石佛脚下,仰望这尊千年巨作,仿佛能穿越时空,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古代工匠精益求精的匠心,以及佛教文化的深邃与悠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柯桥古镇,仿若翻开一幅古韵悠长的江南画卷,每一处景致都藏着动人故事,满是无尽温柔。古镇里,“三桥四水”的景观更是别具一格,宋代的柯桥、明代的融光桥、清代的永丰桥,三座石桥形态各异,横跨在纵横交错的河道之上,站在桥上,能将古镇的风光尽收眼底,河道里乌篷船悠悠划过,船桨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仿佛是在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古镇的故事。在城市的喧嚣中,我们总是在忙碌中迷失自我,而柯桥古镇却能让人放慢脚步,回归生活的本真,在这里,时间仿佛有了不一样的流速,提醒着人们,生活不应只是疲于奔命,还应有这般静下心来感受美好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汽车缓缓驶离柯桥古镇,这趟长达一千三百多公里的浙东自驾之行也渐近尾声。普陀山上,缭绕的香烟与虔诚的祈愿,让我们体悟到心灵的宁静与信仰的力量;东钱湖波光粼粼,沿岸的葱郁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宛如一幅天然水墨画;穿梭在南塘老街与鼓楼,古旧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吃,是人间烟火的最好诠释;韩岭老街中,岁月沉淀的韵味藏在每一块石板、每一扇雕花窗里;溪口的山水风光与蒋氏故居的历史厚重感交织,带我们走进往昔岁月;鲁迅故里的一草一木,仿佛都诉说着大文豪笔下的故事;沈氏园的婉约景致,见证着那段令人唏嘘的爱情绝唱;柯岩风景区的奇特石景与灵动湖水,展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柯桥古镇的乌篷船、古桥和白墙黑瓦,更是勾勒出江南水乡独有的温柔。这一路,我们在山水间穿梭,于历史中探寻,在美食里沉醉,共同经历的欢笑与温暖,都成为记忆里闪闪发光的片段,车子驶向熟悉的方向,而浙东的美好已深深烙印在我们心间,期待下一次与这片土地的重逢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