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者,天地之精神,岁寒之魂魄。它是文人案头的水墨风骨,是骚客笔下的铿锵诗行,更是一种刻入民族血脉的生命隐喻——越是冰天雪地,越要绽放清芬;越是霜刀雪剑,越要挺直脊梁。当八旬老者许才清先生将镜头对准梅花时,他定格的不仅是花枝的绰约,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是艺术生涯与梅花品格的彼此映照,是生命韧性与自然风骨的同声相应。<br> 许先生自十九岁投身艺术,至今已六十五载。早年踏遍青山,以镜头收揽山河魂魄,《江山多娇》《故土情》两册,写尽天地苍茫、人间温暖;晚年虽年至耄耋、体衰年迈,仍以苦行僧之姿潜入画意摄影的深境,尤其醉心于梅花的意象世界。有人叹他何苦在八十岁后自寻“苦旅”,却不知这满纸梅香里,深藏着一位艺术家对“老而弥坚”的终极诠释——当双鬓染霜,当腰腿不再灵便,他却偏要在零下十几度的雪天里,在梅园的枝桠间寻找“忽然一夜清香发”的刹那;偏要翻烂十几本梅花画谱,将历代画梅圣手的笔意融于镜头,偏要把千余首咏梅诗句抄满笔记本,让“不要人夸好颜色”的气节,成为每一幅作品的精神注脚;偏用千度近视的昏花双眼贴近电子屏,让“疏影横斜”的古韵在光影中重生!<br> 这130余幅梅花图卷徐徐铺展:或老干如铁,盘曲中见苍劲;或新枝带雪,冷艳里藏生机;或水墨氤氲如宋元小品,或光影交织似现代诗行。严谨的构图是他数十年摄影和绘画功底的沉淀,新颖的创意是他打破陈规的勇气,而画面中那股扑面而来的清刚之气,分明是他以生命为墨、以岁月为纸,写下的精神自白——就像梅花在苦寒中积蓄香气,他在艺术之路上的每一道坎坷,都化作了镜头下的灼灼风华。往返异地各处梅园的奔波,劳累引发住院月余的腰疾,深夜伏于案头的推敲,皆成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注脚。<br> 梅花有魂,在冰绡玉骨间,更在破寒绽放的勇气里;艺术有魂,在笔墨光影中,更在永不妥协的追求中。许先生镜头里的梅花,早已超越了物象的描摹,成为一种精神图腾:它是对“老骥伏枥”的礼赞,是对“至臻至善”的注解,更是对所有在岁月中坚守初心者的致敬。当我们凝视这些作品时,看见的不仅是梅花的千姿百态,更是一位艺术家与梅花的灵魂共振——他让我们相信,真正的艺术从不止于技巧的堆砌,而在于用生命的热度,焐热传统文化的冷香,让古老的美学在当代绽放新的光彩。<br> 《梅魂》,是梅花之魂,亦是先生之魂。愿这缕梅香,穿越时光,触动每一个人的心灵,让我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能够深刻的体会到所谓“梅魂”,从来都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坚韧,是“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孤高,更是“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的赤子之心!<div><br></div><div>(《梅魂——许才清画意摄影》分为三期推出,此为第三期)<br></div> 101 录 萧纲《雪里觅梅花》 102 迎春图 103 梅松竹石四友图 104 梅竹双清 105 清风自有神仙骨 106 咏梅 107 风雨送春归 108 飞雪迎春到 109 她在丛中笑 110 梅魂蜂魄 111 梅魂 112 梅韵 113 梅颂 114 梅香 115 享月 116 花好月圆 117 望月 118 邀月 119 梅月是知音 120 白梅红日图 121 花浸月色月带香 122 月影梅香 123 千里同明月 124 常思我故乡 125 墨影含芳晚香笼月 126 可怜今夜月 不肯下西厢 127 梅艳染得黄昏醉 128 蕊寒枝瘦凛冰霜 129 干老存诗魂 130 庭院深深 131 独梅也芳香 132 香中别有韵 清极不知寒 133 一枝素影待人来 134 一枝独秀 135 魅影 136 老梅又拨一年春 137 暗香疏影 138 老梅愈老愈精神 139 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