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上海国际花展坚持"为民办展、科技助展、文化拓展"的主旨,以"花开新天地"为主题,自4月18日至5月11日,通过"2个主会场+5个分会场+15个城市主题节点"的"城园融合全城花展"模式,多维度呈现"花开时节动申城"的大美图景。 </p><p class="ql-block"> 晨雾未散时走进上海植物园,2025国际花展的主展区早已被朝露浸润成流动的调色盘。荷兰鸢尾在微风中摇曳着紫罗兰色的裙裾,墨西哥鼠尾草编织出蓝紫色的迷雾森林。最惊艳的是中国园中那方青苔斑驳的太湖石,竟被园艺师妙手点化为"活体盆景",石隙间探出的空气凤梨与石斛兰,在晨光里舒展着晶莹的脉络。 </p><p class="ql-block"> 转至新天地时,钢筋森林正与花艺装置进行着超现实的对话。石库门砖墙上,3D打印的藤本月季攀援出未来主义的曲线;玻璃幕墙前,永生花矩阵在光影中变幻着数字艺术的韵律。转角遇见以光纤编织的"夜光蒲公英",当暮色初临,整片广场便坠入了星河璀璨的梦境。</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有着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不忘初心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前,庄严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对党的纲领、章程的拥护与遵守,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纪律与保密要求,忠诚于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牺牲奉献精神与永不叛党的坚定立场。 </p><p class="ql-block"> 复兴公园的法式蔷薇廊道仍保持着百年风韵,但花匠们让古典与先锋在此握手言和。印象派画作般的混色花境里,智能控温系统正默默调节着花瓣的舒展度。老上海的市民们坐在梧桐树下的长椅上,享受着月季的芬芳与咖啡的醇香,回忆小时候玩耍的狂野,长大后的荷塘月色,氤氲成海派风情。 </p><p class="ql-block"> 行至思南公馆时,建筑大师邬达克笔下的Art Deco线条正与花卉装置跳着探戈。旋转楼梯间垂落的蝴蝶兰瀑布,在菱形窗格切割的光影中化作跃动的音符。周公馆的红砖墙下,策展人用永生苔藓复刻出1946年的庭院景致,当年周恩来总理亲手栽种的海棠,如今在智能温室的呵护下绽开了第79个花季。 </p><p class="ql-block"> 当暮色漫过复兴路的法桐,整座城市都成了流动的花艺展场。橱窗里的AI花艺师仍在不知疲倦地创作,而弄堂口的“万物在发光”的装饰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打卡。</p><p class="ql-block"> 在这场时空交错的芬芳盛宴里,科技让花卉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而岁月则赋予了它们更深的。身体虽然有些疲乏,但在精神层面上收获满满,不虚此行,非常值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