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晋城第二十二集:怀覃会馆风采

松林书院得一

<p class="ql-block">解读晋城第二十二集:怀覃会馆风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晋城的城市脉络中,怀覃会馆犹如一颗明珠,闪耀着历史的光芒。这座位于城区南街的古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晋城与中原地区商业交流、文化融合的见证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历史溯源:豫商的泽州印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怀覃会馆修建于清代乾隆到嘉庆年间,由河南北部彰德、卫辉、怀庆三府的商人合力建成。彼时,晋城(古泽州府)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商贾云集之地,河南商人往来频繁。为了保护自身商业利益,方便同乡集会、旅居、娱乐,他们出资修建了这座行业性会馆 。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拜殿建成,到嘉庆七年(1802年)侧殿完工,历时近十年,凝聚了豫商的心血与智慧,也开启了它在晋城数百年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建筑风貌:明清古韵的精美呈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怀覃会馆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170平方米,由大小两个院落组成 ,整体格局保存基本完整,中轴线院落关系明晰。现存建筑有大殿、拜殿、东西耳房、东西厢房等,皆为明清时代风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七椽,采用八架前廊式梁架结构,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绚丽夺目。内壁存有壁画约45平方米,虽历经岁月洗礼,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美细腻,壁画内容丰富,涵盖了神话传说、市井生活等,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拜殿: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殿前有一对高约3米的砂岩石狮,气势威严。不同于常见的石狮子头向外摆放,这里的石狮子头向内,似乎寓意着招财进宝,体现了商人的美好祈愿。拜殿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孔雀蓝琉璃脊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檐下斗拱五踩双翘,雀替、梁架上的雕刻精美绝伦,飞檐下还有独特的木雕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在其他古建筑中较为罕见。殿内粗大横梁上,两条巨大金龙盘游其上,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令人叹为观止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功能用途:商业与生活的多元空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商业议事:作为行业性会馆,怀覃会馆首先是豫商们的议事场所。在这里,商人们交流商业信息、制定行业规则、协调商业纠纷,共同维护在晋豫商的利益。以面、布经营为主的豫商们,在这里商讨货物价格、运输路线、销售策略等,让商业活动得以有序开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同乡联谊:远离家乡的河南商人,在怀覃会馆找到了归属感。这里是他们集会、联络感情的地方,每逢节日或重要事件,同乡们相聚于此,共享家乡美食,畅谈家乡往事,缓解思乡之情,增强同乡之间的凝聚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旅居休憩:对于往来奔波的商人而言,怀覃会馆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旅居场所。疲惫的旅人可以在这里短暂停留,补充给养,恢复精力,为下一段行程做好准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文化传播与交流:晋豫文化的交融纽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商业文化传播:怀覃会馆见证了晋豫两地商业的繁荣与交流。豫商带来了河南先进的商业理念和经营模式,与晋城本地商业相互碰撞、融合,促进了晋城商业的发展。同时,晋城的特色产品也通过豫商的渠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进一步加强了两地的经济联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建筑文化融合:从建筑风格上看,怀覃会馆既有山西传统建筑的雄浑大气,又融入了河南建筑的细腻精巧。琉璃脊饰、斗拱结构等体现了山西建筑的工艺特色,而木雕、石雕中的人物、花卉等图案,则带有浓郁的河南地域文化色彩,是晋豫建筑文化融合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民俗文化交流:河南商人将家乡的民俗风情带到晋城,如河南的戏曲、民间艺术等,丰富了晋城的文化生活。同时,他们也吸收了晋城当地的民俗文化,这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促进了两地文化的交流与传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怀覃会馆不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书。它见证了晋豫两地商业的兴衰,文化的交融,承载着先辈们的奋斗与梦想。如今,作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怀覃会馆正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继续讲述着那段辉煌的历史,成为晋城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p> <p class="ql-block">图片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得一,闫红瑞编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