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坝河:岁月流转 美丽重生

晚晖

<h1> 我抵京已近三载,栖身于坝河之畔。身为坝河居民,我亲眼目睹了这条昔日默默无闻的河流,华丽蜕变为城市中一道璀璨夺目的风景线。每当悠然漫步于河堤之上,那份源自自然深处的清新与蓬勃生机便油然而生,沁人心脾。尤值一提的是,今年随着改造工程的渐臻完善,坝河焕然一新之姿,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赞叹不已!</h1> <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北京坝河简介(AI)</b></p> 一、历史沿革<br> 坝河是元代开凿的漕运河道,古称“阜通七坝”,由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修建,曾是元大都(今北京)连接通州的重要粮运通道,采用“逐坝卸粮、换船倒搬”的漕运方式,年运粮量最高达30万石。明清时期随着通惠河兴起,其功能逐渐转为排水干渠,沿岸形成“坝河十八村”等历史地名。<br><br> 二、地理特征<br> 水系脉络:属北运河水系,主河道全长21.63公里,流域面积158.4平方公里,西起东直门护城河,东入温榆河,串联北小河、亮马河等支流。<br> 生态基底:历经4次系统治理,2024年完成15公里航道清淤(清淤量12万立方米),水质提升至IV类标准,防洪能力达50年一遇。<br> 三、现代发展(2025年)<br> 游艇通航<br> 2025年底开通北京首条游艇航线,起点为颐堤港湾码头(占地1.8万平方米,含4000平方米停泊水域),航线全长15公里直通城市副中心北运河,形成“水陆双轨”交通新模式。<br><br> 滨水空间<br> 酒仙桥路至郎园段2.3公里滨水空间已开放,包含:<br><br> 景观体系:80米钢结构弧形栈道、300㎡挑空观景平台、百米亲水长堤。<br>生态修复:保留100%原生树木,打造“春花长廊”(山桃、碧桃)与“秋色油画带”(水杉、茶条槭)。<br> 四、文化底蕴<br> 历史遗存:现存元代船闸遗址、明清纤夫道及“坝河粮道”碑刻,光熙门段保留古代石砌驳岸。<br>文化展示:新建发光文化墙展示漕运历史,悬日桥、律动桥等景观桥梁融入数字导览系统。<br> 五、经济与社会效益<br> 作为朝阳区“两河一带”世界级滨水经济带核心,预计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带动周边商圈增值超15亿元,同步推进亮马河22公里航线与五大商圈联动发展。</h1> <h1> 从我栖居东坝河畔。每日推窗是水,行路皆绿——滨河公园的垂柳、将府深秋的鎏金银杏、郎园文化创意园区的秀丽,皆被一脉清波缝入生活褶皱。春夜听雨涨新萍,冬晓踏碎玉寻鸦迹,河像一卷未完的诗稿,日日添改着城市的韵脚。偶有白鹭掠过楼影,恍然惊觉:此身所在,原是水墨与钢筋的私语处。每天,我都徜徉在这由东坝河水系串联起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之中,感受着坝河的每一次细微变化。</h1> <h1> 今年刚竣工的颐缇港,颐堤港湾码头是坝河游艇航线的起点,计划2025年底开通15公里航线,游客可乘船直达北京城市副中心(北运河)。</h1> <h1> 码头设有80米长的弧形钢结构栈道、300平方米挑空观景平台和百米亲水长堤,方便游客欣赏河景。<br> 沿岸打造“春花秋景”两片景观区:春季以山桃、碧桃为主,秋季则以水杉、茶条槭等营造秋色。</h1> <h1><br></h1> <h1> 颐堤港购物中心是五星级商业综合体,包含商场、写字楼、酒店及开放式公园。码头与商圈无缝衔接,未来可提供观景、游船、演出等多元体验。</h1> <h1> 我们的小区依偎于坝河臂弯,举目是鳞次栉比的摩天楼群,垂首见碧波潋滟的蜿蜒河道。两岸葱郁的林木如绿云绵延,将府公园与滨河公园被这条翡翠缎带悄然串联。抬眼间,京哈高铁列车若银龙凌空,划破天际的刹那,恍若时光与自然的交响。</h1> <h1>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5年4月初将府公园繁花似锦</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野鸭湖秋景</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朗园</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将府林荫大道</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将府美景</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将府二月兰花海</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将府高尔夫球场</h1> <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亲眼看着坝河换新颜——从历史水道到现代风景线的华丽蜕变</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p><b> 在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交织的城市中,隐藏着无数见证岁月变迁的河流,其中,坝河便是这样一条承载着丰富历史记忆与现代活力的水体。开挖于元代,坝河曾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见证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与辉煌。它不仅是京城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接南北、促进物资交流的重要漕运通道,一时间,坝河之上帆影憧憧,商贾云集,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br>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汇通河的开通,坝河逐渐失去了其作为主要漕运通道的地位,昔日繁华逐渐褪色,它从一个繁忙的运河水道转变为城市边缘的一条排水沟,默默承载着城市的雨水与生活污水,其生态环境与景观价值一度被忽视。<br> 但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歇,进入21世纪,随着北京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环保意识的觉醒,坝河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机。城市管理者与民众开始重新审视这条古老河流的价值,一系列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工程相继展开,旨在恢复坝河的自然生态,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br> 经过精心规划与改造,坝河焕然一新,它不再是那条默默无闻的排水沟,而是成为了一条串联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绿色生态走廊。河岸两侧,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步道蜿蜒,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更重要的是,通过水质净化与生态治理,坝河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重新焕发了生机,吸引了众多水鸟栖息,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br>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加速推进,坝河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成为连接中心城区与副中心的重要水上通道。年底,游客将有机会乘坐游艇,在坝河上乘风破浪,直达北运河,一睹运河新貌。这一变化,不仅是对坝河历史价值的现代诠释,更是北京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br> 坝河的华丽蜕变,是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完美例证,它告诉我们,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记忆与故事,让我们期待这条古老河流在未来继续书写更多美丽篇章。</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