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贵州行——荔波(大)小七孔记

闲云野鹤蒋长华

<p class="ql-block">荔波小七孔景区如此名动天下,如果没去过或者是没在网页、媒介上阅读过,大家很可能会以为是某处神秘的自然景观,但当你懵懵懂懂的去了以后,则会颠覆你的三观。其实荔波小七孔是由一座建于清朝道光15年(1836年)的七孔古石桥而得名。它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景区面积46.4平方公里,在宽仅1.5公里,长19公里的峡长幽谷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那到底如何牛叉,不妨实地探寻一番。</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3日,起了个囫囵早,从兴义出发,打卡国内最牛天字号服务区,欣赏贵州黔南州平塘县横跨在槽渡河峡谷之上的“外星飞碟”、“天空之桥”(大桥全长2000余米、主塔呈钻石型结构、主塔高度达到332米}、悬崖边上停车看云海的现实版三体世界后,三个多小时到达荔波小七孔景区。</p><p class="ql-block">注:图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排队通过漫长等待的景区入口,景交车载着我们到了第一个下客点——卧龙潭。据线路牌指示,可直行,可右行,我则选择右行。马鞍形山道蜿蜒于林间,苔痕斑驳的石板与蕨类植物相映成趣。行至观景台豁然开朗,一汪翡翠色潭水静卧眼前——椭圆形的湖面将喀斯特峰林尽数揽入怀中,槭树与枫杨的倒影随涟漪碎成万点金箔,正应了徐霞客笔下"漱玉"二字的空灵意境。</p><p class="ql-block">潭畔船公撑篙而过,竹筏剪开琉璃般的水面,惊起数尾盲鱼摆尾遁入深蓝。这些因千年穴居退去双眼的生灵,此刻正用侧线感知着游人的惊叹,恍若穿梭在《山海经》传说中的秘境。我举起相机时,晨光恰好穿透树冠,在船夫斗笠上洒落星芒,快门定格了漂浮在碧波上的光斑、赭色竹筏与游人斑斓的衣袂,恰似打翻了的莫奈调色盘。</p><p class="ql-block">转身望向传说中的"瀑布",月牙形堤坝将潭水裁成两段,人工溢流形成的水帘虽不如黄果树磅礴,却在钙华岩壁上勾勒出鱼鳞状波纹。水雾漫过刻着"卧龙潭"三字的石碑,恍惚间竟真似有蛟龙潜行:那翻涌的白浪可是龙脊?那轰鸣可是龙吟?或许正如潭中盲鱼颠覆了视觉认知,这份人工与自然的交融,也正在重新定义着我对"奇迹"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景交车宛如一只灵动的甲虫,缓缓地穿行在那仿若绿野仙踪般的世界里。车窗外,满眼都是肆意蔓延的绿色,那层层叠叠的植被像是大地精心编织的绒毯,在微风的轻抚下,轻轻摇曳着,似是在低声诉说着自然的密语。</p><p class="ql-block">坐在车上的人们,心中满是对这片美景的沉醉与好奇。有人不禁遐想:前边是不是有七仙女下凡呢?那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本能期待,在这如梦如幻的景色里,仿佛任何神奇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p><p class="ql-block">就在这样的憧憬之中,很快,前方真的出现了令人惊叹的一幕。一丘丘湖泊如同散落在大地上的翡翠,纯净而剔透。那湖水的颜色,恰似刚刚被能工巧匠雕琢而成的翡翠,浓郁的绿中带着丝丝缕缕的蓝,蓝得澄澈,绿得欲滴。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像是无数细碎的钻石在水面上跳跃、嬉戏。</p><p class="ql-block">然而,这片美景中不仅仅有那如翡翠般的湖泊静谧而美好,而且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只见无数的人头在攒动,像是一群群欢快的鱼儿在翡翠的世界里穿梭。游客们或是漫步在湖畔,沉醉于眼前的湖光山色;或是兴奋地拍照留念,想要把这美好的瞬间永远定格;又或是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在这片绿色的世界里回荡。他们的身影与这大自然的杰作完美融合,构成了一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绝美画卷。</p><p class="ql-block">不远处翠谷瀑布恰似被山神揉碎的一匹银缎,自苍翠欲滴的峰峦间纵身跃下。60余米落差的瀑流并非垂直倾落,而是顺着钙华岩壁舒展成扇形,数十股清泉如银丝编织的网,时而交错成纱幕,时而散作珍珠帘。水雾携着凉意扑面而来,在午后阳光里幻化出七色虹桥,与金字塔状的山峰倒影在潭水中相映成趣。这方由响水河滋养的秘境,既有桂林山水的水墨意境,又带着楠溪江的野趣——人工堤坝将瀑流裁成三叠,让原本一泻千里的激流在石阶上跳起华尔兹,溅起的水花亲吻着游客的衣袂,又在深潭里沉淀成翡翠色的温柔。布依族船公的竹篙点破水面时,恍惚看见《跟着贝尔去冒险》里的探险者正攀越瀑侧藤蔓,而潭边五彩斑斓的游人,早已将手机镜头对准了这道山水与人文交织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我仿若沉醉在翠谷仙境那如梦似幻的世界里,不知不觉间,竟与队友们失散了。于是,我便错过那本应停驻的鸳鸯湖与天钟洞,独自一人坐上了景交车,向着未知前行。</p><p class="ql-block">当我来到断桥飞瀑之处,刹那间,一幅绝美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只见一股清泉宛如灵动的丝带,蜿蜒着从山上潺潺流下,一路欢歌奔向山脚。而后,它像是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不再肆意地在马路上漫延,而是顺着建设者精心规划的路径,乖巧地朝着山体悬崖延伸出的岩石奔涌而去。</p><p class="ql-block">那山水像是得到了某种神秘的力量加持,在岩石上奔腾跳跃,而后借着岩石的坡度,如千军万马般轰鸣着冲下山坡。在下落的过程中,它似银练当空舞,又像银河落九天,最终重重地砸落在响水河上。那巨大的轰鸣声,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最雄浑的交响曲,震耳欲聋却又令人心醉神迷。</p><p class="ql-block">我抬眼望去,那悬崖延伸出的岩石恰似一座折断的桥体,孤独而又倔强地横在那里。也许,它曾经完整地横跨在天地之间,见证过无数的岁月变迁;又或许,它在岁月的侵蚀和风雨的洗礼下,断裂开来,却依然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存在着。而那飞泻而下的瀑布,就像是它断裂后流下的悲伤泪水,又像是它对世间展现的最后壮丽景色。这便是断桥飞瀑,一个充满着诗意与力量的地方,每一滴水珠都诉说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一丝声响都仿佛在吟唱着古老的歌谣。</p> <p class="ql-block">踏上小七孔峡谷的木栈道,仿佛走进了一座流动的水晶宫殿。从这里开始,真正的视觉盛宴才拉开帷幕:1.6公里长的峡谷被68级瀑布串成一条银链,每走几步就能遇见截然不同的水之舞——有的像新娘的头纱轻柔垂落,有的似千万颗珍珠同时蹦跳,最神奇的是某些石缝里会突然喷出清泉,像是山神藏在岩层里的喷水机关。但我更认为连跳68级台阶的跌水瀑布,每一阶都像被山神调过音高的琴键。最妙的是第23级“月牙湾”,环状岩壁把水流拧成螺旋状;第45级“碎玉滩”布满蜂窝状溶蚀孔,泉水从千百个孔洞中滋出,宛如众神在石头上插满水晶吸管。记得我在下午三点左右到达第37级“光之阶”,西斜的太阳恰好让钙华池变成流动的琥珀。</p><p class="ql-block">据当地老人说,这条峡谷是龙王醉酒后甩出的玉带化成的。而科学告诉我们,千万年前大地缓慢抬升,河水像不知疲倦的雕刻师,在石灰岩上刻出了这些阶梯。最窄处仅30米宽的峡谷,却藏着350米深的垂直落差,难怪每级瀑布都充满个性——有的台阶宽如篮球场,水流温柔得像丝绸;有的窄如窗台,水流便暴躁地翻起白浪。</p><p class="ql-block">《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不知咋的,68级跌水瀑布的水也有七十二变 。</p><p class="ql-block">如果从七孔入口处的涵碧潭开始溯溪而上,惊喜会层出不穷:第5级瀑布像梳子梳过青苔石,分出几十条晶莹发丝;第17级突然变得豪迈,整面山崖挂起三叠水帘,水雾能打湿十米外的相机镜头;走到第28级千万别眨眼,水流撞上凸起的岩石炸成漫天水星,晴天时总能看见彩虹从水雾里生长出来。最魔幻的是雨季,藏在山体里的暗河会从各处石缝探出头,让人分不清是山在流水,还是水在造山。</p> <p class="ql-block">荔波小七孔景区确实是一个以水和瀑布为特色的世界级自然风景区。如果你将黄果树瀑布比作一幅宏伟的画卷,那么小七孔的瀑布则是其中细腻而富有变化的笔触,一条接一条,潇潇洒洒,同样令人震撼。</p><p class="ql-block">小七孔的瀑布群犹如一群灵动的精灵在山林间嬉戏。响水河上,拉雅瀑布像是从山上倾泻而下的银河,它紧贴着崖壁奔腾而下,那磅礴的水势似千军万马呼啸而过,溅起的水花如同碎玉洒落在脸上,带来丝丝凉意。水与石相互碰撞、交融,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p><p class="ql-block">水上森林中的瀑布更是别具一格。树木扎根在水中的石头上,在瀑布的环绕下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那涓涓细流从树根间穿过,与飞泻而下的瀑布相映成趣,人在其中行走,犹如置身于童话世界里的仙境。</p><p class="ql-block">小七孔的瀑布虽然没有黄果树瀑布那种一泻千里的壮阔,但它却以独特的秀丽、多变和灵动,征服着每一位游客的心,让人沉醉在这山水之间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下午三点半左右,我终于到达这个景区的灵魂所在——荔波小七孔。在看到荔波小七孔的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那荡漾的碧水像是大地的眼眸,清澈而又神秘,古木探入湖中的姿态仿佛是岁月老人在温柔地抚摸着这面镜子。古老的桥横在湖上,七个桥洞随风舞动,就像灵动的音符在奏响一曲无声的乐章。我满心都是对这美景的惊叹与热爱,这种情感如同潮水一般在心底汹涌澎湃,只想沉醉在这如梦如幻的画面里,永远不被唤醒。我坐在湖边的石头上,静静地看着那七个桥洞在风中晃动。微风拂过我的脸庞,带来一丝凉爽,也撩动着我的思绪。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那些关于岁月和自然的诗句,此刻,我仿佛与这景色融为了一体。我的快乐、我的宁静都融入到了这荔波小七孔的山水之中,成为了景色的一部分,而景色也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灵魂深处。</p><p class="ql-block">小七孔古桥——位于景区之首,景区之名由桥而得。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七孔古石桥,桥长25米,桥面宽4米,拱高4米,建于清道光15(1836)年,昔为沟通荔波至广西的重要桥梁。桥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古色古香的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两岸古木参天,巨大的虬枝沿着桥伸臂,宛如巨伞撑在桥上。</p><p class="ql-block">这座漂亮的古石桥有四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现择一以博君一笑)</p><p class="ql-block">传说远古时候有一个名叫阿吉的瑶族的小伙子,他的右手只有一个指头,但是这个独指却有神奇的威力,能把坚硬如钢的岩石戳成烂泥一般绵软,更奇的是,过上一夜岩石又能恢复其坚硬本性。</p><p class="ql-block">阿吉的寨子有七位天仙一般美丽的姑娘。</p><p class="ql-block">阿吉和七位姑娘看见乡亲们为涵碧潭所阻,不能到对岸去赶场和耕种,便决心在涵碧潭上合力修建一座石桥。</p><p class="ql-block">他们来到板崤山下,阿吉用独指戳石头,姑娘们便用变软的石头捏砌成桥,一个姑娘负责砌一孔。他们戳呀堆呀捏呀,一口气干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堆捏成了一座七孔石桥。</p><p class="ql-block">因五里之外另有一座大七孔石桥,本桥遂名小七孔桥。</p> <p class="ql-block">在小七孔游玩之后,离下午五点的集合还有一段空闲时光,我便决定乘坐景交车前往大七孔一探究竟。</p><p class="ql-block">当踏入大七孔景区,那股清新的自然气息扑面而来。我购买了40元的观光船票,怀着满心的期待登上了小船。船缓缓离岸,在平静的湖面上划出一道道涟漪,就像一把剪刀剪开了绸缎一般。这片湖水宛如小三峡般秀丽迷人,两岸的悬崖像是被大自然用巨斧劈开一般,高高地耸立着。崖壁上植被茂密,那深深浅浅的绿色仿佛是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有翠绿的松柏像是忠诚的卫士挺立着,也有墨绿的不知名藤蔓蜿蜒缠绕,偶尔还能看到几簇鲜艳的野花从缝隙中探出头来,像是在向人们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船慢慢前行,我的心也沉浸在这美妙的景色之中。不知过了多久,船靠岸了。我踏上岸边,一座铁索桥横跨在眼前。走在铁索桥上,桥身微微晃动,脚下是潺潺的流水,这种感觉既惊险又刺激。过了铁索桥后,没走多远,就看到了天生桥。</p><p class="ql-block">当我站在天生桥前时,那一瞬间,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也许是命运对我的特别眷顾,在这个不经意的时刻,恰好有一缕夕阳的光线如金色的丝线般照进了天生桥的拱门之中。那拱门高大而雄伟,岩石的纹理像是岁月镌刻的痕迹,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夕阳的光线在拱门内交织、散射,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氛围。我急忙在周围寻找可以帮助我的人,在不远处发现了一位游客,赶忙请他为我拍照。随着相机快门的“咔嚓”声,这难得的机缘被永远定格了下来。</p><p class="ql-block">站在天生桥下,我久久不愿离去。我抬头仰望着这座天然形成的石桥,想象着在漫长的地质变迁过程中,它是如何历经风雨、地壳运动才得以形成的。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却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美。那缕夕阳的光线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我准备的礼物,让我在这个平凡的日子里,遇到了如此不平凡的景色。</p><p class="ql-block">这次大七孔之旅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惊喜。从观光船上的惬意荡漾,到铁索桥上的惊险漫步,再到天生桥前与夕阳余晖的美妙邂逅,每一个瞬间都像是一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我这段难忘的记忆。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游玩,更是一次与大自然亲密对话的机会,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当我离开大七孔的时候,心中满是不舍,但我知道,这片美丽的景色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我记忆中一抹难以忘怀的色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