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寒山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 - 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代高僧寒山、拾得曾到此,后改名为寒山寺。唐代诗人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让寒山寺名扬天下。此后,寒山寺历经多次兴废。历史上多次毁于战火,又多次重建。现存的寒山寺是清末重建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寒山寺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具有典型的江南佛教寺院特色。寺院的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建筑。大雄宝殿是寺院的核心建筑,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佛像庄严肃穆,两侧还有十八罗汉像。藏经楼是存放佛教经典的地方,也是寺院重要的文化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寒山寺的钟楼是其标志性建筑之一。钟楼内悬挂着一口大钟,据说这口钟是按照唐代的样式铸造的。钟声浑厚悠扬,每当夜半时分,钟声响起,仿佛能穿越时空,让人联想到张继诗中的意境。</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