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意阑珊的夜晚,父亲往吃完饭的碗里倒了些开水,用筷子转着圈把碗内壁的饭粒融进水里,一仰头喝了个精光,然后咂咂嘴,轻轻地把碗放到餐桌上,这是父亲七十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我起身收拾碗筷时,发现母亲已疲倦地躺在沙发上,身体蜷缩成了一团……看着母亲弱小的身躯,我的眼眶湿润了。</p> <p class="ql-block"> 时光回溯到四十多年前,昏黄的煤油灯下,母亲在一针一线地缝着扣子,鼻头被煤油灯的袅袅烟雾熏黑了,眼角布满了三十多岁女人本不该有的清晰的纹路。四个孩子围在一周,眼里满是兴奋和期待,原来这是大年夜,每年仅有一次的穿新衣机会就要来到了!</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春节过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日子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模糊在了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一种岁月,书写着百折不挠的执着。在贫苦的日子里,父母如陀螺般日夜操劳,一年四季扎根在田间地头。他们节衣缩食,吃着粗茶淡饭,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裳,可日子依旧捉襟见肘。田地里产出的粮食,缴完公粮后,仅够一家人勉强糊口。一年养两头猪卖钱,成了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承载着一家人对生活的希望,也见证着母亲在艰辛岁月里咬牙坚守的身影 。</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庄稼赖以生长的肥料大都依靠人畜粪便,在农忙间隙,父亲赶着马车,拉着母亲到城里各个单位厕所找粪源、拉大粪。父亲掏大粪,母亲在附近拔猪草,一辆马车,两个人,一个干馍,一整天……有一次,母亲由于过度劳累,晕倒在路旁,是好心人送来救命之水,才让母亲转危为安,这样的经历不止一次,而回到家的母亲对孩子们只字不提,依然笑脸盈盈,围着灶台忙碌着,一天又一天!</p> <p class="ql-block"> 艰难的日子持续了好多年,为了改善生活,父母承包了村里山脚下六亩果园,历经修剪枝条、按量施肥、喷洒农药、看护果实等一系列实践,在摸索学习中成长为果园管理“专家” 。有一年苹果大丰收,父母却喜忧参半,因周围村庄果园太多,我家的富士苹果虽然色泽美、个头大、味道甜,依然滞销。初冬时节,土地要上冻了,父母不得不把苹果都拉回家里贮存起来。可家里没有冷库,长期存放便会逐渐腐烂。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二老又赶着马车上路了,挨村挨户地叫卖。有时二老凌晨拉着满满一车苹果抹黑出门,当暮色降临时,车上还有很多苹果陪爸妈逛了一天又回到了家里;有时苹果虽然卖光了,可由于价格太低,车上空空如也,囊中依然羞涩。后来父母种药材、种朝天椒,希望家能渐渐富裕起来,可当终于“撬开”上冻的土地刨回了板蓝根,春天联系好的销路突然杳无音讯,家里堆积如山的药材成了无用的“草根”;朝天椒辣度极高,对于过敏肤质的老妈来说,实在是一种极大的考验。老妈脸上围着毛巾、肿胀着双眼低头摘下那一个个鲜红诱人的朝天椒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每每想来,我都心痛不已。</p> <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一种岁月,诠释着为母则刚的坚韧。为了子女上学、儿子娶妻,她四处借钱早已成“家常便饭”;妹妹考上煤校后,面对学费难题,她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多方筹措、贷款,开学前一夜,甚至硬着头皮敲开平时交往不多的乡亲家门,才终于凑齐费用。为了省钱,又让年仅十六七岁、从未离开过县城的妹妹独自乘坐上开往省城的大巴……而对于被三叉神经痛折磨多年的“我”,在那年腊月二十八傍晚,母亲得知我仍在病痛中煎熬,毅然决然冒着漫天风雪,让哥哥骑摩托车载着她前往赵家山村,向口碑不错的中医为我抓来治病的中草药。母亲那弱小的身躯,在风雪中、在一次次为子女的操劳中,变得无比高大。原来,无论儿女走多远,永远都走不出母亲牵挂的怀抱。</p> <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一种岁月,承载着风雨同舟的深情。花甲之年,她在村里开起超市,十五年如一日操持生计。直到2023年6月,父亲确诊&&,生活的天平骤然倾斜。那段日子里,母亲的世界被撕裂成两半:白天,她强撑着打理超市;夜晚,她守在父亲病床前,擦拭、翻身、喂药。祸不单行,母亲患上带状疱疹,前胸后背布满血泡,连抬手都钻心疼痛。即便如此,她仍咬牙说:“你们顾好你爸,我能行。”带状疱疹好转后,她的腰再也直不起来,每一次俯身照料父亲,都伴随着无声的隐忍。如今,视频里总传来她匆忙的声音:“水快凉了,给你爸泡脚呢……”透过屏幕,我仿佛看见她佝偻着脊背,白发凌乱,却把所有温柔都给了病榻上的父亲。这两载的坚守,是五十年相濡以沫最动人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 母亲这辈子,就像一棵永远不会倒下的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回头想想,母亲把一辈子都给了我们,给了这个家。母亲把这些年的辛苦都熬成了日子里的光,她的每一个举动,都让我明白:母亲就是岁月,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也是这世上最温暖的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