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未尽,校园的花树正在用开到荼蘼的绽放诉说这一季春天的精彩,春虽已渐行渐远,却有些许余韵如笔锋一般在空中高悬却不知如何落墨去开启夏日的年华。<br> 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认可,被重视,被信任,被包容。这些词语我们单单只是读过一遍就会觉得内心无比温暖。这就是情绪价值,但是有时候我们却在忙碌的日复一日里忘记了内心这些最真实和最需要的存在。作为成人的我们需要,而坐在讲台下的孩子们同样需要这样的情绪价值。<br>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泥土里最需要破土的种子,只是有的孩子是花的种子,有的孩子是树的种子,他们需要不同的力量让自己芬芳四溢或者顶天立地。而作为成人的我们却受困于标准化的答案用成人的评判标准去判决,有时候一朵艳丽的玫瑰,或者清雅的茉莉就在我们程式化的评判中枯萎了。<br> 班里最近出现了几个比较刺头的男生,比带刺的玫瑰还扎人。脾气执拗到让人无法理解,他们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对成人世界的评判,他们认为大人的评判对孩子都是不公平的,大人从来不会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替他们去想,或许我们确实应该深刻反思我们的管理模式,爱动爱跳,爱说爱笑的年纪我们为了整齐划一,却要求他们不苟言笑,像流水线上的产品,我们是不是有点苛责这些孩子们了。<br>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但是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们只会学习,只能学习,有时候适当的放纵一下孩子,也放纵一下自己,或许你会发现原来天边的晚霞,归巢的鸟儿,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只是因为忙碌,因为规则,因为要求,因为太多太多外在附加的东西,我们却忽略了孩子内心最真实的需要。让教育走向了程式化和模式化。<br> 心的事交给心完成,春天的事交给春天完成,童年的事应该有童年的精彩,我们不应该让这一季的童年走向暗淡。所有的生命都应该是闪光的,都应该是精彩的,给成长一点时间,让成长慢慢成长。<br> 花开花落的时间里,校园里的花草和孩子在告诉我们:生命最美的姿态不在于争奇斗艳时的绚烂,而在于每个季节都能活出自己的本色。不要因为成人的条条框框扼杀掉孩子最本真的天性,让生命的自由在这一季尽情肆意。<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