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之旅(十七)伊斯坦布尔印象

孤帆远影

<p class="ql-block">摄 影:孤帆远影</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03694</p> <p class="ql-block">  伊斯坦布尔是一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她坐拥欧亚、遥指非洲,博斯普鲁斯海峡穿城而过。伊斯坦布尔有着太多值得讲述的历史,简言之,一座城市,三个名称。古希腊时期,她是文明之光拜占庭;东罗马时代,她是信仰之巅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她是圣城伊斯坦布尔。东西方在此汇聚,穆斯林和基督教在此地融合。所以,才有拿破仑所言:“如果世界只有一个首都,那一定是伊斯坦布尔”。图为独立大街上缓慢行驶的老式电车。</p> <p class="ql-block">  伊斯坦布尔是世界上唯一横跨两大洲的城市。在亚洲大陆最西端的黑海与地中海之间,有一条至关重要的“黄金水道”马尔马拉海,它把亚洲和欧洲大陆分割开来。而伊斯坦布尔就扼守着马尔马拉海。见图所示。</p> 参观多尔玛巴赫切宫 <p class="ql-block">  2月19日清晨6:15直飞航班落地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印象当天伊斯坦布尔阴雨转小雪,正担心天气不好不便游玩时,大巴将一行人一下子拉到了外地,路途中雨雪转换成晴天,从此,每天阳光明媚,一路无雨雪,真叫一个爽!可是,今天伊斯坦布尔多云了,蓝天白云失约了!</p> <p class="ql-block">  2月27日,游伊斯坦布尔的主要行程安排在今天。图为戴头巾的女警察与警车。</p> <p class="ql-block">  多尔玛巴赫切宫建于19世纪中叶,因与建于15世纪的托普卡帕宫类似,所以被称为新皇宫,而后者被称为旧皇宫。多尔玛巴赫切宫坐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欧洲沿岸上,宫殿建筑顺着海峡绵延600米,高大宽广,气势恢宏,隐约透露着曾经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的辉煌与富庶。</p> <p class="ql-block">  宫殿中拥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会客厅,犹如迷宫一般。所有的门、窗和天花板都经过精心装饰,有些地方还用黄金点缀。其中最的厅由56根圆柱支撑,吊着一个重达4.5吨,由750颗灯珠晶体构成的巨大枝形水晶吊灯,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赠送。宫殿内部还收藏了许多名家的画作,也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  新皇宫建筑风格独特,不同于传统的奥斯曼建筑,更多地采用了欧式宫廷设计,融合了巴洛克、新古典主义和奥斯曼传统风格。但在装饰上更体现了欧洲风格,如水晶吊灯、镀金楼梯和大理石柱等,展现了奢华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  宫殿室内禁止相机、手机拍照!违规,悄悄的拍了两张,以证明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  走出宫殿,直通海峡。</p> <p class="ql-block">  宫内草坪上的石狮,注意,这里的狮子雕像是写实,栩栩如生。而中国的狮子雕像则是写意,…</p> <p class="ql-block">  出宫殿后,遇上小学生也来此参观。孩子们天真活泼,十分开朗,冲着镜头张望。</p> 游博斯普鲁斯海峡 <p class="ql-block">  走出新皇宫不远就来到码头,登游艇看海峡。</p> <p class="ql-block">  多云天气,海峡风平浪静,但水面上能见度较低,仿佛有层薄雾…。这就是那座连接欧亚大陆的跨海峡大桥。</p> <p class="ql-block">  博斯普鲁斯海峡又称伊斯坦布尔海峡,是沟通黑海和马尔马拉海的一条狭窄水道,与达达尼尔海峡和马尔马拉海一起组成土耳其海峡(又叫黑海海峡),并将土耳其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隔开的海峡。全长30公里。图为欧洲区岸边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海峡最宽处3.6公里,最窄处708米。海峡两岸为坚硬的花岗岩和片麻岩,不易侵蚀,岸壁陡峭,水流湍急。博斯普鲁斯海峡同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连接,成为黑海沿岸国家出外海的唯一通道。</p> <p class="ql-block">  伊斯坦布尔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中南段的两岸,1973年筑成跨越海峡的博斯普鲁斯公路大桥,长1560米。之后又于1988年修建了第二座跨海大桥,两桥相距8海里。之后,2016年8月,第三座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悬索桥之一。</p> <p class="ql-block">  闲聊一下相关海域,马尔马拉海,又译马摩拉海,是世界上最小的海,面积11350平方公里。马尔马拉海东北端经博斯普鲁斯海峡通黑海,西南经达达尼尔海峡通爱琴海,土耳其领土将其包围,是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唯一通道。</p> <p class="ql-block">  伊斯坦布尔的冬季并不冷,站在游艇上两岸风光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亚洲区岸边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博斯普鲁斯在希腊语中是“牛渡”之意。传说古希腊万神之王宙斯,曾变成一头雄壮的神牛,驮着一位美丽的人间公主,从这条波涛汹涌的海峡游到对岸。海峡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苏莱曼尼耶清真寺在对岸</p> 逛大巴扎 <p class="ql-block">  卡帕勒市场,又称大巴扎集市,在伊斯兰语中,巴扎就是集市的意思。这个应该熟悉,因为在国内的新疆也称集市为大巴扎。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位于欧洲区老城中心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集市之一。图为大巴扎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  该大巴扎建于1461年,有近560多年的历史。它采用全封闭式的室内设计,占地30万平方米,共分有65条街道,经营着4400多家商铺,每天接待客人约在25万人次以上,十分据有土耳其特色。</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走进大巴扎如同走进谜宫,很容易转向而走错方向。</p> <p class="ql-block">  由于没有购物需求,在大巴扎转一转,就走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  在大巴扎附近的街道转悠,随手拍下街景。</p> <p class="ql-block">  在土耳其的其他城镇旅行多日,没遇见非洲人,在伊斯坦布尔遇见了,可见这座城市的包容性。</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一座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再次来到大巴扎的门口</p> 参观蓝色清真寺 <p class="ql-block">  老城区的街道、建筑物还是有点陈旧,给人以历史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  据统计,在伊斯坦布尔共有大大小小的清真寺5000多座,但这座城市的人口中同时存在有穆斯林和基督两种信仰,这也是独一无二的。</p> <p class="ql-block">  走进蓝色清真寺,这是整个伊斯坦布尔最美的清真寺,且没有之一。该寺名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17世纪初由伊斯兰著名古典建筑师设计建造,因清真寺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瓷砖装饰故名,是伊期坦布尔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伊斯兰教建筑风格与基督教建筑风格二者除高高的穹顶有相似度之外,其它风格迥异。</p> <p class="ql-block">  照明的吊灯与基督教堂也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  蓝色清真寺大圆顶直径达27.5米,并配有4个略小的圆顶,尖塔高43米,周围的6根宣礼塔象征着伊斯兰教六大信仰。蓝色清真寺被誉为世界十大奇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当天走进清真寺的游客众多,比较拥挤。</p> <p class="ql-block">  关于在伊斯坦布尔看清真寺有一段子:看清真寺就看柱子(即宣礼塔)的数量,6柱的清真寺(如蓝色清真寺)一定要去;4柱的清真寺(如苏莱曼尼耶清真寺)可以挑选着去;2柱的清真寺,在门口拍拍照就行了(如奥塔科伊清真寺);至于1柱的,请直接走过。另外,伊斯坦布尔所有的清真寺都不需要门票。</p> 参观圣索菲亚大教堂 <p class="ql-block">  圣索菲亚大教堂现改为博物馆,所以,进去参观是需要收门票的(25欧元)。</p> <p class="ql-block">  圣索菲亚大教堂于公元360年落成,直至1453年期间都是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的大教堂。在公元1204年至1261年曾成为拉丁帝国的大教堂。1453年5月29日被转为清真寺,直至1934年被世俗化,后改为博物馆。该教堂被誉为是一幢“改变了建筑史”的拜占庭式建筑典范。</p> <p class="ql-block">  走进教堂内,果然气势恢弘,内部空间广阔,结构复杂。由于收门票,参观的人要少许多。</p> <p class="ql-block">  由于后转为清真寺,伊斯兰风格的装饰使教堂内部已改观。</p> <p class="ql-block">  索菲亚大教堂的名字源自希腊语(即上帝的智慧)及拉丁语。并以一名为索菲亚的圣人而命名,因此称为“圣索菲亚”。在1519年以前,一千多年的时间,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  奥斯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将大教堂转变为清真寺,并将钟铃、祭坛、圣幢、祭典用的器皿移去,用灰泥覆盖基督教镶嵌画。日后又逐渐的加上了一些伊斯兰建筑,如米哈拉布、敏拜尔及室外的四座叫拜楼。</p> <p class="ql-block">  随着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该教堂失去了其宗教意义。1935年2月1日,这座建筑物重新以博物馆的身份对世人开放。</p> <p class="ql-block">  随着博物馆的成立,许多被泥灰覆盖的镶嵌画也渐渐地被重新揭开“面纱”,得以重见天日。</p> <p class="ql-block">  由于圣索菲亚大教堂内的镶嵌画并没有被铲除,仅是以泥灰覆盖,所以得以完好保存。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既有基督教的内容,又有伊斯兰教的影响,真切使人感受到不同信仰之间的互相冲击和相互融合。…</p> <p class="ql-block">  不得不说,参观一地一景,还是人少点好。</p> <p class="ql-block">  1985年,圣索菲亚大教堂及所在的伊斯坦布尔文化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p> 古罗马竞技场 <p class="ql-block">  2月27日的最后一个景点应叫君士坦丁堡赛马场,也称古罗马竞技场,现在已是个露天广场,主要看点就是埃及方尖碑而已,附近的展览馆并没安排参观。图为埃及方尖碑。</p> <p class="ql-block">  这座方尖碑原竖立在埃及卢克索的卡纳克神庙,被狄奥多西大帝将其切割成三块,运回君士坦丁堡的。该方尖碑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依然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  10世纪,君士坦丁七世皇帝兴建了另一座方尖碑。最初碑身覆盖着镀金的铜饰,但在战争中被拉丁军队洗劫并熔化。可见这座方尖碑上没有文字,石块外裸。</p> <p class="ql-block">  古城墙的残垣断壁</p> <p class="ql-block">  后记:伊斯坦布尔既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也是土耳其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全球一线城市排名第23位,领事馆数量全球第4位,国际机场繁忙度全球第6位,地理位置排名全球第一。这是查询资料所看到的,让人不得不服。最后一图为路拍,在老城区一道路旁折断的大理石柱仍留在原地,可以联想这里曾经是一座辉煌的宫殿。明天上午将告别土耳其、告别伊斯坦布尔,10天的行程看到一个历史悠久的、山海壮丽的、人居环境良好的国度,祝土耳其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 游览拍摄于2025/02/27</p><p class="ql-block"> 图文编辑于2025/04/28</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谢谢朋友们欣赏与关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