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私语:扶苍山攀行录》

吴东华

扶苍山 <p class="ql-block"> 《扶苍山观杜鹃》</p><p class="ql-block"> 雾锁苍山花未藏, </p><p class="ql-block"> 千丛烈焰破云裳。 </p><p class="ql-block"> 风来忽卷胭脂浪, </p><p class="ql-block"> 散作人间四月香。</p> <p class="ql-block">这杜鹃花红得惊心,在雾里飘动着,宛如山中的灯笼。</p> <p class="ql-block"> 《扶苍山驴行记》</p><p class="ql-block"> 三十驴友踏歌行, </p><p class="ql-block"> 扶苍花海笑相迎。 </p><p class="ql-block"> 雾里争攀奇石险, </p><p class="ql-block"> 风中乱舞彩巾轻。 </p><p class="ql-block"> 路餐摊开云作毯, </p><p class="ql-block"> 相机举起景含情。 </p><p class="ql-block"> 莫问归途何所寄, </p><p class="ql-block"> 山顶骑士耀光辉。</p><p class="ql-block"> 腰身彤红人在耍,</p><p class="ql-block"> 暖风拂面景应眼。</p> <p class="ql-block">  扶苍山位于桂阳县西北处,山势雄浑异常,山体高大巍峨,海拔在1311米以上。扶苍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了高山杜鹃的理想生长地。每年四月份,这里的杜鹃花便进入了盛花期,红色的杜鹃花竞相绽放,如同给整个山林披上了一层红色的锦缎。游客们沿着山间小路漫步,可以欣赏到怪石嶙峋中杜鹃花海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生工。除了杜鹃花,扶苍山的云海景观也是令人叹为观止。当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山间,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  去扶苍山在民丰桥等司机和驴友们时,被秀丽清新翠绿打破了我的平静,写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春 景</p><p class="ql-block">翠嶂分波立,微风拂面新。 </p><p class="ql-block">水光摇野色,云影渡闲身。 </p><p class="ql-block">鹭点晴时雨,景移柳岸春。 </p><p class="ql-block">心随江浩荡,暂作远游人。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4月26日清晨六点,汝城的天空刚泛起鱼肚白,三十名驴友分6辆车,在汝城南集结,6点20准时向桂阳扶苍山驶去,大概9点半中到达上扶苍山起点,停好车,整理好随身爬行东西出发。徒步线路规划:扶苍山小环线。从丰城村经方杆竹一扶苍山一柑子田一梨木岭一丰城村止,全程约6公里,累计上升约560米,用时约6小时。 此行的目标很明确——看那漫山遍野的红杜鹃,赏那嶙峋诡谲的奇石,再痛痛快快地撒一回野。</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连着一块的梯田,田埂上长满嫩嫩的小草,看上去犹如一条条绿色飘带间隔在田与田之间。田里的水,在风中微微荡漾,波光粼粼的水面宛如无数面镜子,将天空的美景倒映其中,蜿蜒曲折的梯田小道,宛如一条自然的画廊。远远望去田埂上有农人弯着腰,在田间劳作。他的脊背像一张拉满的弓,汗水滴进泥土里,立刻就不见了。泥土是渴的,它贪婪地吮吸着一切养分——汗水、露水、雨水。</p> <p class="ql-block">  沿着山间小路开始今天的赏景之旅,路上散发着泥土香气,踩在上面舒适又柔软,似乎感觉不到累,有说有笑,边拍照边玩,两旁长满郁郁葱葱高大的松树和杉树,杜鹃花零星散在。走着走着漫山遍野的杜鹃花被惊艳到了所有人。山仿佛突然从沉睡中惊醒。那红,原是藏了一冬的。先是在枝头冒出些暗红的芽苞,像是未燃尽的炭,裹着一层毛茸茸的褐色外衣。待到春风一吹,便"啪"地绽开了,红得发亮,红得刺眼。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不是一朵两朵,不是一丛两丛,而是整座山都烧起来了。那红从山腰一直烧到山顶,又从这座山烧到那座山,连绵不绝,像是天上的晚霞落在了人间,又像是山上盖上一床红彤彤的被子。花瓣薄如蝉翼,却红得如此厚重,仿佛每一片都浸透了朱砂。花丛中偶有黄色杜鹃,倒显得格外突兀,像是火海中闪亮的黄光。我们在花间穿梭,一会蹲着,一会站着,一会趴在地上,一会儿这里,一会儿那里,在花海中时隐时现,一会摘上几束作为照相的道具,一会儿摘上几朵放在嘴里尝尝,喜形于色。我们像是一叶叶小舟漂在红色的海上,摄影师们大显身手,各显神通,把我们这些演员在山中的美刻画的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花海怒放,红云坠地,女孩子们尖叫着扑进花丛,男士们则忙着找角度给我们拍照。对着花海连连按下快门,嘴里念叨:“这颜色,绝了!”</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扶苍山的石头也是一绝。有的如巨兽蹲伏,有的似利剑指天,最奇的是“仙人棋盘”——几块平整的巨石错落分布,宛如天神对弈的残局。这些天然石头以它那不加雕饰的质朴与沧桑,诉说着亿万年岁月的故事。它们躺于山林间或矗立与峭壁之巅,经受风雨雷电的洗礼,菱角被风化成柔和的曲线,却依然坚韧不拔,如同守护山川的古老卫士,见证了无数季节的更迭和星辰的变换,薄雾缠绕在它们身上,有如细腻温婉的丝绸包裹 ,每一处细节都蕴含自然界的鬼斧神工。驴友们生龙活虎,爬上爬下,或倚或卧,恨不得把每一块怪石都摸个遍,尤其是我们的开路先锋何进飞身手却矫健得像个少年,就像飞毛腿,见他三两步窜上一块又一块牛石,身子一矮,竟在那不过尺许见方的石尖上稳稳立住。山风猎猎,吹得他衣襟翻飞,他却浑似脚下生了根,反倒张开双臂,最顶上给我们拍照。其他一些驴友也不示弱,却灵巧得像只山羊,踩着石缝间的突起,三蹿两跳就上了高处。最绝的是我们这些女驴友,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却也不肯认输,每上一块,必要摆个姿势——或金鸡独立,或白鹤亮翅,摆好姿势,手舞足蹈地找摄影师,比正经爬山时还要灵活三分。石头本是死物,经这些人一闹,倒像是活了过来。他们攀过的石面,似乎还留着温度;他们踏过的石棱,仿佛还在微微颤动。这满山的石头,平日里冷着脸,今日却也被这群生龙活虎的驴友,逗出了几分生气。</p> <p class="ql-block">这石头一层一层,一块一块就像人叠上去的一样,真是巧妙绝伦。</p> <p class="ql-block"> 山顶的云雾,时而如轻纱漫卷,时而如巨浪翻涌,人在雾中行,花在雾中隐,恍惚间竟分不清是现实还是仙境。真有像西游记孙悟空上天庭的感觉,云里雾里,浪漫潇洒,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的常委,矫健的身影一跃而起,石头都被他感化,静静等待着他去抚慰。</p> <p class="ql-block">远远听山上引擎轰鸣,到山顶看见数辆摩托车呼啸而至。车上的骑士一身劲装,头盔下的眼神锐利如鹰。他们一个漂亮的甩尾,稳稳停在山崖边,摘下头盔的瞬间,露出张扬的笑容。“这路你们也敢骑上来?”我们是想都不敢想,对于这些骑士来说“这可能不算什么?更陡的他们都闯过!”看到油门一拧,摩托车如离弦之箭冲了出去,在崎岖的山路上划出一道潇洒的弧线。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半晌才爆出一阵喝彩。</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下石庙的视频,下石庙的时候手脚并用,沿着陡峭的石壁缓缓而下。粗糙的石面硌着掌心,每一步都得踩实了才敢挪动。我在下的时候,有一处总是找不到着力点,不敢轻举妄动,驴友们在上面的、在下面各式各样的指挥。岩缝里魔石刺尖刮过裤腿发出细碎的嘶啦声。最险处石壁几乎垂直,整个人贴在上面,能听见自己心跳撞着胸膛的闷响。最后勇气战胜困难,安全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  山上怪石嶙峋,巨石奇绝,全部为硬度很高的花岗岩。山顶依托团山石而建一寺庙,全寺由石头构成,石头砖,石头墙,石头瓦,石头屋顶,构成一个富有天然意味的全石质建筑。石屋里面据说冬暖夏凉,有石神位和石碑,在某些石头上可见当年捐赠扶修寺庙的人名。</p> <p class="ql-block">  下扶苍山时,石径渐缓,草木渐深。忽见路旁处长着散在嫩蕨,拳曲如小儿握紧的指节,青里透紫,煞是可爱。便蹲身去掐,指尖触到蕨茎的刹那,凉津津的汁液便渗出来,染得指腹微微发黏。艾草倒是泼辣,东一丛西一丛,到处可见,银白的叶背翻着,稍一碰就漾起那股子清苦的香气,直往人衣襟袖口里钻,大家忍不住纷纷搞起了采艾活动,归时衣兜鼓胀,满手都是山野的腥气与芬芳,恍惚觉得自己也成了半株植物,根须里还沾着扶苍山的土腥。</p> <p class="ql-block">  暮色四合时终于踏上山脚的平地,鞋底还黏着扶苍山的碎泥和草屑。背包带勒出的汗渍未干。裤管上横七竖八全是荆棘勾出的细线,倒成了这趟徒步的另类纹章。摸出手机给家人报平安,消息还没有发出去,胃里突然咕噜一响——这才想起晌午吃的干粮,早在三小时前就化成了山风里的能量。于是大家到桂阳一个小镇吃过晚饭,晚上9点多钟个个安全到家。又渡过一个愉快的周末,非常感谢摄影师、司机们、操心组织者、驴友们,有你们才有我的快乐,有你们才让我有题材写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