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春暖花开,4月的生机盎然带来的不只是复苏的土地,还有土地上扛过了寒冬依然屹立挺拔的草木。在4月,海川中学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家长进校园月”,像灿烂芬芳的花朵,像迎着海平线升起的朝阳,孩子们在晨光里向我走来,整齐的方队排列在操场上,威严的仪仗队等待着一声令下,当国歌响起,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所有人唱着熟悉的旋律,目送着红旗上升,重温这一刻,眼含热泪,看着朝阳下的孩子们,幸福是他们这个时代的专属,时代在进步发展,爱国教育永远不变,这是血脉的传承,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家国、国家,我们融为一体!</h3> <h3>早会上,高校长的发言让我们家长感触很深。教育工作不是保守捆绑于“985”“211”,而是一个人的综合培养,大学虽是必经之路,但要成才才是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需要,什么是成才?成才不拘泥于你的文凭,大学只是一个渠道,是一个知识储备期,大学的知识和经历的累积能为后面成才打好基础,成才更重要的是一个高贵的坚强的品质。一个学生不塑造自己的意志和品行,在社会上难立足,更难给家庭和国家做贡献!如《礼记》记载: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门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给学生塑造好的品质才是教给学生的最大的知识点。很庆幸学校有这样一位带头人,给教育做了如此深刻的定义。读书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修养,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知识,为以后的事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品质很重要,读书便是塑造品质的一个过程。考试便是一个总结,总结你的品质是否体现在了你的学习过程中,读书同时也更深层次的提高了人的修养。</h3> <h3>看孩子们庄严的举起右手,宣誓的声音响彻全场。2025年了,一个新的篇章,学习需要同学们自己的毅力和坚守,更需要创新和改变。孩子们坚定的眼神,和在这个大集体中受到的正能量的教育,让他们有努力奔赴山海的毅力!</h3> <h3>传统教育教我们上课正襟危坐,当春天带着困意坐在下午的课堂上,思绪模糊不清,看黑板重影,坐着早已沉沉睡去。在我们海川的课堂上,看不见打瞌睡的同学。包容的课堂原则,同学们有坐的,有站的,不影响别人,困了可以站起来到后面听讲。活跃、包容,一切以听进去、听得懂为准!</h3> <h3>带着问题来,学习才有成效。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课堂上,老师的及时解答给予了同学们信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点的印象,这也更好地体现了学校三自教育的思想。小班制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海川中学的整个师生面貌都是积极向上的,师生互动性强,像午间一首歌同学们唱的《我爱你中国》的歌词一样,“每当我感到疼痛,就想让你抱紧我,就像你一直做的那样,触摸我的灵魂,每当我迷惑的时候,你都给我一种温暖,就像某个人的手臂紧紧搂着我的肩膀。”世间的爱值得歌颂的有很多种,老师对学生的付出是无私的,不需要形容和描写,老师是知识的传承更是品行的榜样!</h3> <h3>王校长的家长交流会在下午5点开始,我们在校园一天的行程也要结束了,对于学校,家长只有感恩,平等包容式教育,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培育高尚的品质是教育的真正含义。这一天我们也体会了老师们的辛劳,学校领导还是想让家长提出宝贵的建议,正视不足,能及时调整。领导的态度说明了是这个学校用心办学的决心。家校联手对孩子从书本知识,心理建设,家国情怀,亲情温暖等方面做结合教育,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h3> <h3>4月底,“家长进校园月”活动结束了,但同学们的学习永远都不会结束,人的一生都在学习,现在是有老师的,毕业以后自己就是自己的老师,海川的“三自教育”思想将延伸至每一个海川学子的一生。真正的教育是让学生们受用一生的。看现在如火如荼的基建现场,校园扩容,给师生提供最好的环境和师资,软硬件同步改善发展。海川的今天在奋发图强,海川的明天将灿烂辉煌,祝福海川迈开步伐,昂首挺胸前进!前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