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占地面积31.7平方公里,现存2345座佛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皇家石窟寺遗存,也是世界上造像数量最多的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等方面的资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是石窟寺艺术中国化的完成之地和集大成者,不仅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还承载着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p> <p class="ql-block">前两天,我和朋友们开车到洛阳旅游,住在龙门石窟附近的民宿。虽然大都看过龙门石窟,但听说景区开展了夜游项目,还是饶有兴趣的又去看了一次。</p> <p class="ql-block">晚上五点半左右,景区内的灯光陆续亮起,而灯光秀的观赏时间,则是晚上六点半开始,待全部灯亮应该是七点左右。</p> <p class="ql-block">石刻主要分布在伊河的西岸,我们乘坐摆渡车进入景区,傍晚时分,游人不多,顺便拍了几张石窟内造像照片,然后就向最大的卢舍那大像龛走去。</p> <p class="ql-block">陈抟碑,为五代北宋时期著名隐士陈抟手书墨宝的摹刻。碑石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意即要像开天辟地奔赴天边的神马,要像老子一样与众不同,成为人中之龙。此联原为陈抟华山隐居期间书写并留存华山,北宋真宗年间被盗,清代同治年间洛阳陈肇镛得其手摹卷,请龙门僧智水将其刻于石碑,并镶嵌龙门崖壁。</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崖壁上的小佛窟里透出了淡淡的灯光。</p> <p class="ql-block">卢舍那大像龛,开凿于唐高宗时期,咸亨三年(672年)皇后武则天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675年)功毕。</p> <p class="ql-block">梵语“卢舍那佛”,即光明普照、光辉普遍之意,源自古代日神崇拜的太阳神信仰。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是唐高宗李治为父皇李世民做功德而建,相传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卢舍那大佛在夜晚灯光的映衬下,他(她)那穿越时空的微笑,比白天又多了一丝神秘。</p> <p class="ql-block">卢舍那佛高17.14米,头高4米,丰颐秀目,依表堂堂。弟子迦叶持重、阿难温顺,二菩萨盛装艳服,天王雄伟、力士勇猛,是中国唐代佛教雕刻艺术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6日拍摄于洛阳龙门石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