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数字化沟通泛滥的时代,家访是用脚步丈量教育的仪式。视频通话里永远照不见的细节在此刻显影。</p> 故事一:走进高望仁宇的家 <p class="ql-block"> 夕阳给小区的楼房镀上金边时,我和高望仁宇妈妈、高望仁宇一起回家。走到家门口时,高望仁宇快步走到最前面,拿出攥在手心里的钥匙,给我们开门。高望仁宇妈妈说:“仁宇已经养成习惯啦,每次都要抢着给我开门,按电梯。”我心里顿时一热,原来在班级照顾同学的高望仁宇在家里也是一个暖男。</p><p class="ql-block"> 客厅墙上贴满仁宇的奖状,书桌旁摞着整齐的错题本,连草稿纸都写得满满当当。“这孩子总说怕麻烦老师,有问题都自己闷头研究。”妈妈指着他工整却略显拘谨的字迹,“我们正一起练字,每天练完一页才肯休息。”</p><p class="ql-block"> 说起班级事务,妈妈立刻来了精神:“我们家长一定要紧密配合老师,这样咱们班才能越来越棒,刘老师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给我说,我非常愿意为咱们班做些什么!”</p> <p class="ql-block">和高望仁宇妈妈合影</p> 故事二:潘铭远的云端课堂 <p class="ql-block"> 推开潘铭远家的门,消毒水的气味混着阳光飘来。铭远半躺在沙发上,腿上打着石膏,平板电脑正播放着网课视频,手边摊开的课本写满彩色笔记。“他说不能让同学落下,每天都追着老师问作业。”妈妈笑着递来一杯蜂蜜水。</p><p class="ql-block"> 聊天时,铭远兴奋地说,虽然不能去学校,但他坚持参加班级的线上读书打卡。一天也没落下。妈妈眼里满是感谢,说太谢谢老师来看望孩子,还带来同学们的祝福。铭远争取半个月后就复课。</p><p class="ql-block"> 离开时,铭远隔着窗户挥手,阳光洒在他认真的脸上,仿佛看到他重返校园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和潘铭远妈妈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返程路上,晚风轻拂。那些在家访中捕捉到的细节,孩子的期待、家长的信任,都化作点点星光。教育从来不是独行,而是家庭与学校并肩前行的温暖旅程。期待下次相遇,能见证孩子们在爱的滋养下,绽放出更绚烂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编辑:刘冰杰</p><p class="ql-block">审核:车阿颖</p><p class="ql-block">终审:王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