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高级中学青少年书法社❤️第129期❤️美文欣赏(三)‖中国哲学之我见(作者:宋翰儒)

岐山高级中学青少年书法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哲学在本土文化中发挥与西方宗教类似的效用,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宗教,给中国人提供了精神支持和引导。不论门类,中国哲学从诞生开始所讨论的主要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即如何作为人而存在的问题。对做人问题的研究从官学流传至民间,中国哲学也就从“官家”分化成了诸如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百家,以“百家争鸣”为伊始,展开了千百年冲突、融合、进化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提到中国哲学思想,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儒家思想。孔子是儒学的师祖,他所提出的“仁”“义”“忠”“恕”和“正名”“知命”等思想为儒学的发展展开了蓝图。孔子的各思想之间相辅相成,想要做到爱人(仁),尽自己应尽之事(义),需要推己及人(忠、恕),明白自己的位置(知命),进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正名)。这些系统的观点,被继承者们做了细节的拆分和重点的重组。孟子用基于猜想的描述回答了孔子没有回答的为什么要做“人”的问题,拓展了“仁”的概念,作出支持“人性本善”的“四端”的论断,同时用上天认可的“养浩然之气”对人们做出鼓励。虽然都认为人人可为圣,但荀子认为这是因为人有智。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宋明理学和陆王心学也为儒学的发展博采众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墨子算得上是孔子的对手,他主张的“兼爱”与儒学推崇的区分社会关系的观念相悖。“天志”“明鬼”是墨学对信奉者的约束,虽然在墨学里没有信仰鬼神的理念。曾颇具影响力的墨家学派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属实可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道家思想从杨朱到老子到庄子,再到后世融入主流思想的蛛丝马迹,都体现着道法自然,全生避害的特质。“无用之用”“反者道之动”和合道同一等都是道学家总结的一些规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外,中国哲学的绘卷中还有研究法律、用人之术、组织领导之术的以韩非子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思想-法家,探索宇宙的结构和阴阳五行规律的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本土化外来宗教的产生了禅宗的佛学等亮眼的色彩,非常具有深入学习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哲学的真正价值并非指导人做事的方法论,而在于内化于心的能够影响人处事态度和选择的价值观,或者说人对某个哲学思想的个人思考最重要。尽管情况是类似的,发展是有趋势的,效法前人未尝不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过基于不同的环境、动态对象,仍然有很多种可能性需要考虑。人在思维上的惰性不可避免,如果有一种方便解决问题的为人屡试不爽的方法,我想我也会乐意去用。这或许可以称为是潜在的经验主义,毕竟人类作为社会性的动物,趋从和模仿是一种本能。如果有人对某个哲学思想深信不疑奉为圭臬,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他能成为一名好的宗教徒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思考者。批判性的思考可以说是哲学出现的契机,因为新的哲学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解决已有哲学没有解决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而诞生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抽象的哲学可以具体成我们熟知的客观概念,人的精神世界的成长过程就是至少两种哲学思想在交互杂糅的演化过程。人一出生就浸泡在某种以家庭为框架的哲学体系中,潜移默化地继承很大一部分长辈的哲学观念,之后在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知识的过程中衍生出个人的思想和价值观。有了确定的阵营,就会遇到盟友和对手,经过长期的吸收,冲突,修缮和重构,人的人生哲学就愈加完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从哲学的视角观察一个人的一生,那这个人的一生就是千人千面的“哈姆雷特”。能够从哲学的不同角度看问题,可以说是非哲学研究者可以接收到的最大润泽。站在儒学角度可以看到人是否重视修养和道德,注重社会关系和角色。站在道家学说角度可以看到人是否实现精神自由。站在法家的角度可以看到人是否尊重功利和权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支持“多言有失”的观点,我认为在小范围的交流比如朋友、同学团体的交流中输出太多自己的言论一方面可能破坏交流的平衡,另一方面可能因为不能兼顾所有信息接收者的情感诉求而损坏交流关系;在大范围的交流比如网络交流中过度分享自己的观点可能引发争论,或者说不论是说我的观点收获了很多支持者,我成为了舆论力量的一方领导,还是说我的言论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我成为了舆论暴力的牺牲品,我后续的言论自由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还会受到多方的压力。所以我通常情况下不会主动承接话题或发起话题,无所为可以给自己留出更充足的观察和思考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不认为对外界做出善的干预会破坏道的秩序。老子所说的修善更多的是个体的修养和自我的管理,我认为行善事只是个人内化的智慧和境界在道中的融合,就像汇入大江的溪流,是修缮大道的一部分。有道是,善因结善果,我认为善不会发展到极端的程度,道家的善是与天然规律的柔性接轨,善会延续出善的新循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在我看来道家思想不是劝人不作为,而是教人说服自己在喧嚣的世尘中守住心,不被瞬息万变的得失乱了生存和生活的分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哲学本身就是修心的过程,每一种修习的方向都有其在某些着重点成立的合理性,可以让我在深化自己的认识的同时三省吾心。</p>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宋翰儒,男,20 岁,2022年毕业于岐山高级中学,共青团员,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岐山高级中学青少年书法社第六届第五副社长,岐山高级中学青少年书法社新媒体工作室编辑。曾参与 “我和我的祖国” 岐山高级中学青少年书法社优秀书法作品展、2020 年全校庆七一活动师生书画展、2021 年 “颂党恩、跟党走” 学生优秀书法作品展;作品入展兰州西安水墨丹霞书画联展。书法作品被《岐山书法作品锦集》收录。文章“秦声不绝,山河永续”收录于《潇阳文学社选集第一期》一书。</p> 书法作品欣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本期主编:唐开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来源: 陈俊杰、李荣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本期投稿联系手机:15332278972</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微信号与手机号同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欢迎关注 欢迎点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终 审:杨宗敏、冯建科、李军强、</p><p class="ql-block"> 张晓春、乔建新、李箫、</p><p class="ql-block"> 颉晓峰、唐润弟</p><p class="ql-block">初 审:赵雪婷</p><p class="ql-block">名誉总编:侯 浩</p><p class="ql-block">总 编:金 帅、唐 浩</p><p class="ql-block">主 编:赵雪婷</p><p class="ql-block">第一副主编:王晓鹏、唐家晔</p><p class="ql-block">副主编:杨 卓、高 宇、张昊楠</p><p class="ql-block">美 编:李含笑、唐开宇</p><p class="ql-block">编 辑:令心怡、席卓力、许浩东、</p><p class="ql-block"> 雷佳洁、陈思睿、史睿乾、</p><p class="ql-block"> 王 鑫、宋翰儒、王佳乐 、</p><p class="ql-block"> 赵怡阳、祁杨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