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绍兴之行:艺术雅聚,共叙篆刻情长》</p><p class="ql-block">之一</p><p class="ql-block">《府山脚下篆韵浓》</p><p class="ql-block">篆刻非遗入黉堂,灵文焕彩韵悠长。</p><p class="ql-block">刻镂民族千秋魄,浸润童心一脉香。</p><p class="ql-block">府岭葱茏添秀色,翠枝蓊郁映韶光。</p><p class="ql-block">绿叶扶花培俊彦,艺苗茁壮谱华章。</p><p class="ql-block">之二</p><p class="ql-block">昨日上午10点,我与夫人驱车启程,驾驶着那辆大众途观SUV,一路向绍兴进发。车轮滚滚,带着我们对这场艺术之约的期待,驶向那座充满文化底蕴的江南水乡。</p><p class="ql-block">临近12点,我们抵达嘉绍服务区稍作休憩。简单吃了几个包子当作午饭,稍作能量补充后,便又匆匆上路。下午一点多,我们顺利抵达绍兴饭店。这绍兴饭店由清华金克郎集团精心打造,十多年前我曾来过此地,旧地重游,心中满是感慨。</p><p class="ql-block">刚到饭店前台大厅,便与韩天衡先生的女儿韩因之女士不期而遇。久别重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热情寒暄,办理好入住手续后,便回房间稍作休息。</p><p class="ql-block">说来也巧,上海韩天衡美术馆首任馆长朱晓东先生也到了绍兴。朱先生不仅是上海市篆科专业组的专家顾问,更是我们编纂《篆刻》校本教材的主编,我们相识多年,情谊深厚。他询问我所在之处,恰逢下午有些空闲时间,我们便相约一同前往绍兴饭店旁的府山公园漫步。</p><p class="ql-block">府山虽不高,却别有一番韵味。山上绿树成荫,枝叶交错间,仿佛每一片叶子都在释放着清新的负氧离子。我们沿着蜿蜒的小径拾级而上,边走边聊。回忆起过去共同推进篆刻进校园工作的点点滴滴,那些为了将传统艺术带入校园而奔波忙碌的日子,如今想来仍历历在目;也谈到了编纂《篆刻》校本教材时遇到的难题与突破,每一个字符、每一幅插图都凝聚着我们的心血;更探讨了当下篆刻进校园工作的进展与成果,以及未来如何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让更多学生领略到篆刻艺术的魅力。</p><p class="ql-block">从府山上下来,我们在山脚下的咖啡馆落座。点上几杯香浓的咖啡,正惬意间,韩因之女士的爱人周敬先生也赶到了。周先生是我的甘肃老乡,此次专程从天津参加完另一个展览后赶来绍兴。大家围坐在一起,话题依旧围绕着篆刻与书法。从传统技法的传承到现代创新的探索,从过去的辉煌成就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畅所欲言,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p><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我们在绍兴饭店享用自助餐。在这里,我又遇到了韩天衡美术馆的第二任馆长张炜羽先生。张先生是《篆刻》校本教材的主要编者,也是上海篆刻界的专家,曾为上海市众多美术老师开设过专题课程,在篆刻教育领域颇有建树。我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上海篆刻进校园的工作情况。从课程设置到师资培训,从活动策划到成果展示,每一个话题都让我们兴致勃勃,相谈甚欢。</p><p class="ql-block">此次绍兴之行,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出行,更是一场与艺术挚友的雅聚,一次对篆刻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深度探讨。在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城市里,我们因艺术而相聚,因热爱而畅谈,共同期待着篆刻艺术在新时代的校园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p><p class="ql-block">王立强2025年4月28日下午于上海家中补记</p> <p class="ql-block">绍兴府山公园概况</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6%8A%E5%9F%8E%E5%8C%BA/6016310)府山横街270号,地处绍兴古城西隅,山下是热闹的仓桥直街,与西小路相邻。</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4:30 - 16:30,全年开放。</p><p class="ql-block">门票:免费,无需预约。</p><p class="ql-block">面积规模:占地25公顷,规模较大,是绍兴古城内的主要名山。</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因山形似卧龙,古称“卧龙山”;越大夫文种葬于此,亦称“种山”;后因康熙(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B7%E7%86%99/130006)南巡时改名“兴龙山”,又因旧绍兴府衙门设在山的东南麓,得名“府山”。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承载着古城2500多年的历史,山上保留有许多遗址遗存。</p><p class="ql-block">园内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 1. 越王台与越王殿</p><p class="ql-block"> • 越王台:原建于会稽山(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C%9A%E7%A8%BD%E5%B1%B1/1515156),为越王句践招贤纳士之地,现台为重建后之貌。台下部分为砖砌结构的越王台基座,系宋代建筑遗址,基座中间有一高7米的拱形大门;上部分为宫殿式建筑,现为“越国史迹陈列”厅,以图片和实物展示二千五百年前的越国历史。1939年,日军军机轰炸绍兴,越王台被炸毁,1980年根据南宋嘉定十五年绍兴知府汪纲所建越王台遗址重建。</p><p class="ql-block"> • 越王殿:位于府山南部山坡的高处,殿依山而建,飞檐高墙,颇具气派,又富有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越王殿几经兴衰,抗日战争时期又一次被毁于日本飞机的轰炸,现有殿宇为1982年按原样重建,与越王台之间有石板路与石台阶相连接。</p><p class="ql-block"> 2. 文种墓:文种是越王的谋臣,与范蠡共立功勋。灭吴后,文种因功高自恃,称病不朝,被句践赐剑自刎。现墓为1938年重修,近处建有三蓬亭。从越王台向西拾级而上,登临府山主峰,过望海亭后,顺着越王殿西侧石板台阶山路往上走,经过一座三角形的小息亭继续往上约三十米,右侧有一石板小叉路往西北,又二十多米可见文种墓。</p><p class="ql-block"> 3. 清白泉与清白堂:北宋(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5%AE%8B/396063)大文学家范仲淹(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C%83%E4%BB%B2%E6%B7%B9/176112)知越州时的遗迹。宋宝元二年(1039年),范仲淹因遭贬黜,徙知越州,在越任职一年有余。范在龙山时,发现山岩间有一废井,井中有泉,使人清理之后名为“清白”,并写有《清白堂记》,还在井上建“清白亭”,住处凉堂亦命名为“清白堂”。</p><p class="ql-block"> 4. 飞翼楼:位于府山之巅,是春秋末叶越大夫范蠡受命所建,寓意“以压强吴”,现楼为1997年仿春秋建筑风格重建。爬上飞翼楼只需约20分钟,三楼的视野非常开阔,可以俯瞰大半个越城区(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6%8A%E5%9F%8E%E5%8C%BA/6016310),以及西小路历史文化街区的青砖白墙黑瓦,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p><p class="ql-block"> 5. 唐宋摩崖石刻:顺着文种墓前小路继续向西北行走三十米左右,遇到石板路向西南往上折回,即可见摩崖题刻。自唐代开始,陆续有人在此崖壁题刻,保存较为完整的题刻是“动静乐寿”四字,系绍兴历史上很有名气的三江大闸水利工程建造者、绍兴太守汤绍恩所作。</p><p class="ql-block"> 6. 风雨亭:为纪念秋瑾烈士而建,以烈士绝笔“秋风秋雨愁煞人”命名。</p><p class="ql-block"> 7. 龙头古柏:据传此树为南宋宋高宗赵构亲手所植,树形似龙头,故名。</p><p class="ql-block"> 8. 革命烈士纪念碑:具有教育意义,是绍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绍兴市党史教育基地、绍兴市廉政教育基地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游览建议</p><p class="ql-block"> 1. 推荐游览路线:大门入口 → 越王台 → 龙头古柏 → 清白堂 → 清白泉 → 越王殿 → 文种墓 → 飞翼楼 → 风雨亭 → 西大门。</p><p class="ql-block"> 2. 交通方式:绍兴地铁1号线城市广场站出站后步行15分钟可达府山公园;公园有四个门,任意一个都可以进入,若先游览西小路,可从北门进入;若先游览仓桥直街,可选择东门或南门进入。</p><p class="ql-block"> 3. 注意事项:公园内没有补给点,建议带一瓶水补充体力;周边有许多必逛景点,如西小路、阳明故里、仓桥直街、徐渭艺术馆、青藤书屋和绍兴博物馆等,步行都在10分钟左右,可合理安排行程一并游览;餐饮可在仓桥直街附近或劳动路附近解决,劳动路的餐饮选择多且价格实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