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武夷山春茶形势的挑战与应对

武夷茶人“闲夫”

<p class="ql-block">  2025年武夷岩茶的春茶采制已于4月25日全面开始。</p><p class="ql-block"> 今年因多重气候的灾害影响,武夷岩茶面临着严峻挑战。</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2024年9月以来,武夷山地区遭遇持续干旱,导致茶树根系水分吸收不足,新梢生长缓慢,叶片厚度和内含物质积累均受到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而2025年春季的“倒春寒”来势汹汹,更是雪上加霜,低温侵袭导致部分早芽品种(如黄观音、金牡丹,黄玫瑰)的嫩芽受冻,致使茶叶有所减产,据采收反馈,大部分山场的茶青产量较往年下降约20%-30%。</span></p><p class="ql-block"> 由于气候影响使得青叶长势不均,高高低低,提前开面,出现大面积的蝴蝶叶,春茶开采时间较往年也推迟了8一10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家品种水仙、肉桂的采摘亦推迟5天左右。茶青成熟度不足,青叶太嫩,直接影响萎凋、做青等制作工艺的习惯性和稳定性,使成茶香气与滋味的协调性很难把握,工艺难度明显加大,但由于青叶偏嫩,今年的成茶折率较往年要高,达七折以上。</span></p><p class="ql-block"> 自然现象的影响,给茶叶采制加工造成许多困难,采制难度加大,单位面积的种植与加工成本居高不下,采制负担明显加重。</p><p class="ql-block"> 再则大环境经济不景气与茶叶市场疲软的困扰,从而以自然现象引发了对武夷岩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尽管2025年春茶季遭遇气候影响,但全体人员遵循“看天做青,看青做青”的制茶原则,全力以赴,聚精会神,努力提高生产精细化程度, 尽量降低因气候敏感性造成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当然,气候灾害的影响,揭示了我们传统茶业靠天吃饭的脆弱性,但武夷茶人勤奋努力的坚强韧性,执着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努力将自然规律的不良因素与人的科技应对手段深度融合,因症施变,得心应手,使“岩骨花香”非物质文化传承制作技艺不断发扬光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