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森堡大公国的文化遗产

兵姐姐

<p class="ql-block">卢森堡,这个袖珍小国,以其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被誉为全世界第二富有的国家。这里,WiFi和交通都是免费的,地铁和公交车可以随意乘坐,让游客可以轻松地探索这个美丽的国家。</p><p class="ql-block">卢森堡的街道非常干净,游客相对较少,这得益于其发达的经济和现代化的建设。作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卢森堡大公国的大公宫(Palais Grand-Ducal)现在仍然有持枪的卫兵守护,增添了一份庄严与神秘。</p><p class="ql-block">卢森堡的小镇给人一种童话般的感觉,非常值得一游。无论是漫步在市中心,还是穿梭在古老的小巷中,都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哲学是复杂的多面镜,不仅能照见事物的正面、侧面、反面,还能反射人的内心世界!</p><p class="ql-block"> 一一康桥</p> <p class="ql-block">《哲学家小镇的春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石板路泛起光泽时,我知道又是海德堡的雨季到了。这座在内卡河谷里的小镇,总爱用细雨将哲学家小径泡得发亮。北半球的四月春雨与悉尼秋雨不同,它带着嫩芽顶破表土的腥甜,混着历代哲人遗落的只言片语,渗进每一道砖缝。</p><p class="ql-block"> 雨水正顺着新艺术风格的铁门滴落。1904年的某个雨天,马克思.韦伯(社会学奠基人)是否也凝视过同一片雨帘?那时他正在撰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檐角的水珠坠落在手稿边缘,晕开成资本主义精神最初的涟漪。此刻我的衣领沿也沾着雨滴,像同一组微型星座在闪烁。</p><p class="ql-block"> 雨转过圣彼得教堂的尖顶阴影,忽然密起来。黑格尔故居的黄墙在雨中格外醒目,1796年那个贫困的私人教师,大概就蜷在阁楼窗前看雨。当他写下"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时,是否注意到雨水正把庭院里的七叶树洗成墨绿?此刻我鞋尖踢起的水花里,也跳动着辩证法最初的微光。</p><p class="ql-block"> 雅斯贝尔斯故居的紫藤被打落满地。1946年的春雨中,这位被迫沉默七年的哲学家终于重新执笔。雨水冲刷着战后的瓦砾,他在《论真理》里写道:"暴雨过后的澄明,恰是思想应有的状态。"如今他的青铜半身像在花园里淋雨,石质眼睑上水痕蜿蜒,如同未干的泪迹。</p><p class="ql-block"> 十八世纪的鹅卵石路面,此刻泛着青黑的光,当年荷尔德林与黑格尔散步时,雨水是否也这样浸透他们的羊皮靴?那个患忧郁症的诗人后来在致友人的信里说:"每一场雨都是诸神用银线编织的裹尸布。"而此刻的雨丝正把游客的喧哗过滤成沙沙的白噪音,像时间在翻阅泛黄的手稿。</p><p class="ql-block"> 哲学博物馆的玻璃幕墙布满雨痕,与展柜里叔本华的雨伞产生奇妙的共振。1851年那个阴郁的雨天,这位悲观主义者在《附录与补遗》中写道:"雨声是自然的形而上学。"他的黑伞现在像只收拢的蝙蝠悬在展柜里,仍在滴水——或许是从十九世纪一直滴到现在的哲学残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雨幕突然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内卡河对岸的哲人小径。</span></p><p class="ql-block"> 雨势渐弱时,对岸海德堡城堡的断墙在雾中浮动,几个世纪以来,多少哲人在这雨中沉思?他们的思想像雨滴落入内卡河,有的激起浪花,有的无声消融。而此刻的春雨仍在冲刷着哥特式窗棂,把洛可可浮雕洗出忧郁的阴影。</p><p class="ql-block"> 这场浸润过无数伟大头脑的雨,此刻也正渗入我的衣衫。当第一滴雨水顺着后颈滑进脊背时,我突然理解了本雅明的话:真正的思想就像雨水,既要集体坠落,又要独自渗透。</p> <p class="ql-block">金色女人像</p><p class="ql-block">(Gelle Fra)又名金色女子像或金色少女像,是卢森堡大公国的珍贵文化遗产1</p><p class="ql-block">,被视为卢森堡的国宝,由著名的卢森堡艺术家克劳斯·西托(Claus Cito)于创作,是和平、自由与国家主权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金色女人像雕像于1923年创作完成,以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卢森堡志愿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纳粹占领时期,金色女子像被纳粹侵略者推倒并部分损毁。</p> <p class="ql-block">二战结束后,雕像的残存部分也不知所踪,直到1981年才被再次发现。为了重塑雕像,一场全国性的募捐活动自发兴起,1985年,金色女人像修复并重新矗立在卢森堡市宪法广场上。每年10月10日卢森堡国家纪念日当天,卢森堡的国家元首,亨利大公殿下都会亲临金色女人像前瞻仰。</p> <p class="ql-block">2010年4月9日下午,金色女人像在严密的安保护卫下到达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园区开始安装4</p><p class="ql-block">。这是该雕塑自创作以来,第一次离开卢森堡,并经过9755公里的路程来到上海。</p> <p class="ql-block">2010年4月28日,金色女人像在上海世博会卢森堡馆前揭幕,金色女人像在整个上海世博会期间被安置于卢森堡馆入口处一根高3米的钢柱上,以此来欢迎前来参观卢森堡馆的游客。卢森堡议会副议长莉迪亚·穆奇(Lydia Mutsch),上海世博局顾问王秀宝,卢森堡驻华领事代表和卢森堡馆设计师出席了揭幕仪式,并共同为金色女人像揭幕。</p> <p class="ql-block">卢森堡英雄纪念碑,1923年完工,是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阵亡的3,000名卢森堡士兵而建。1940年被纳粹毁坏,二战之后重建,因此就具有了双重的意义。纪念碑有12米高,是一座方尖形建筑,碑顶上站立着象征胜利的胜利女神像,女神像出自本地艺术家克劳斯之手。纪念碑和胜利女神是卢森堡的国宝和国家象征。</p> <p class="ql-block">"雨声是自然的形而上学</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思想就像雨水,既要集体坠落,又要独自渗透。</p> <p class="ql-block">蜀道难,难于上青天!</p><p class="ql-block">哲学小镇的路,难于上蜀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康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