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诗玛杯”石展记

乾 宇陈 俊

<p class="ql-block">  在春意盎然的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七日,我们迎来了备受瞩目的“阿诗玛杯”即:首届云南石文化博览会、第三届石林彩玉文化旅游节石展,这不仅仅是一场石头的盛会,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和艺术的盛宴。展览的地点选在了石林汇展中心,来自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陕西、甘肃、西藏、广西、浙江、江苏等全国各地的石文化爱好者、艺术家、专家学者及参展商500余人齐聚一堂,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石玉文化之旅。</p><p class="ql-block"> 展览的筹备工作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始。策展团队精心挑选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奇石,如:天然大理石画、宝玉石、陨石、化石、砚台石、盆景、根雕、文玩艺术品 、古玩收藏、书法、祖母绿、南红、石林彩玉、黄龙玉、建材石、海洋玉髓、矿晶等,它们形态各异,色彩斑斓,每一块石头都蕴含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一件入选展品都代表了其产地的独特地质历史和文化背景。 </p><p class="ql-block"> 开幕式当天,会展中心的大厅里人头攒动,各界名流和媒体记者纷纷到场。云南省政协原常务副主席孟继尧,云南省原副省长梁公卿,云南省军区原副政委李继才将军,云南省文联原主席郑明,云南省民政厅原副厅长、西部开发促进会会长胥廷义,云南省自然资源厅机关党委副书记、人事处处长和廷军,云南省自然资源厅机关党委(人事处)一级调研员李忠元,石林县副县长马玲,云南省武警森林总队原政委、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党支部书记赵晓强等领导嘉宾悉数亮相。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会长牛元周在致辞中深情展望:“本次博览会不仅是石文化的展示窗口,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孵化器。我们期待以石为媒,搭建起连接古今、贯通四方的文化桥梁。” 云南省军区原副政委李继才将军在贺辞中赋予活动更深内涵:“石林彩玉是天地共酿的琼浆,是云南递给世界的文化名片。愿此次博览会成为石文化传承的里程碑,让‘石魂玉魄’的精神在军民共建中绽放新彩!”贵阳市观赏石协会会长董学军以“百瀑争流”诗作贺,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副会长杨海军则从赏石艺术的美学高度,解读奇石美玉中蕴含的文化密码。</p><p class="ql-block"> 开幕式当日,举行了授牌仪式,象征着石文化传承的接力棒正式交托给新一代守护者。仪式后,全体领导、嘉宾与参会代表在石林标志性景观前合影,镜头定格下这一石文化史上的璀璨瞬间,掌声与欢呼声交织成文化的共鸣。当日下午,石林汇展中心会议室,张世涛、陈学凤专家为石友们举行了《石林喀斯特地貌:三亿年的地质史诗》、《宝玉石色彩:光的魔法与矿物交响曲》两场学术盛宴,获得石友们盛赞:“既涨知识又养眼”。</p><p class="ql-block"> 本次参加2025“阿诗玛杯”首届云南石文化博览会暨第三届石林彩玉文化旅游节石展的奇石作品有近400方左右,开幕式当天上午组委会举行了颁奖仪式,评委们严格按照中国观赏石协会制定的鉴评标准。为参加本次博览会获奖团体和个人作品颁发了奖牌、证书,评选出最佳优秀团队组织奖20个,“阿诗玛杯”赏石艺术名石奖26个,金奖28个,银奖56个,铜奖84个。</p><p class="ql-block"> “阿诗玛杯”石展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展览,它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这些石头,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还能够了解到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历史。展览结束后,许多参观者纷纷表示,这次石展不仅让他们大开眼界,更激发了他们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我们期待着“阿诗玛杯”石展能够成为每年一度的艺术盛事,继续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展览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石头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为普通观众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审美体验。它不仅展示了石头的自然之美,更展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未来,我们希望“阿诗玛杯”石展能够继续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和收藏家参与,推动石头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我们也期待通过这样的文化活动,能够激发更多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播。</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阿诗玛杯”石展将带来怎样的惊喜,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愿石头艺术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心灵,愿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永远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文:陈俊 图:石友)</p>